成都地鐵5條新線有何創新?有何特色?你想了解的都在這裡

2020年12月18日17:27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12月18日電 (郭瑩)今日,成都一次性開通運營5條新的軌道交通線,線網運營總裡程突破500公裡,達到558公裡。

這5條軌道交通線分別為地鐵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以及6號線一二、三期。記者了解到,5條線路各具特色,在車站裝飾、設備安裝、運營服務方面均有創新。

6號線一二、三期:連接南北 採用“三交路”模式運營

成都地鐵6號線線路走向。成都軌道集團供圖

成都地鐵6號線一二、三期工程全長68.88公裡,線路貫穿成都7個行政區,是國內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站點數最多的地鐵線路。其中,6號線一二期途徑郫都區、金牛區、成華區、錦江區、高新區,設車站38座﹔6號線三期全長約22公裡,起於觀東路站,止於蘭家溝站,呈“L”型走向,全線設站18座。

值得注意的是,6號線三期是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的“骨干線”。該線路由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線路串聯起了新川科技園片區、萬安組團、天府CBD片區、國際博覽城片區及釣魚嘴濱河商務區,同時與現有5號線在回龍站換乘,與1號線、18號線在西博城站換乘。線路促進了成都中心城區與天府新區的縱向聯系。

行車組織方面,6號線首次採用“三交路”運營模式。列車採用望叢祠站-蘭家溝站、望叢祠站-張家寺站、尚錦路站-張家寺站的大小交路運行,並按照2:1:1的比例開行,減少客流密集區域乘客在站候車時間,提高共線區段運營服務水平,最大限度常態化滿足沿線乘客的出行需求。

6號線列車採用A型8輛編組,載客量較1號線、7號線分別提高69%、33%。列車座椅首次採用“凹坑”設計,符合人體工學,乘客乘坐更舒適。

8號線:打造特色音樂線路 站內設施細致貼心

成都地鐵8號線線路走向。成都軌道集團供圖

成都地鐵8號線採用A型6輛編組車輛,車體採用輕量化鋁合金材質,是目前成都地鐵最輕的A型車輛,可有效節約運營成本。車站亮點打造方面,8號線一期車站裝修以“音樂地鐵、國際文創”為主題,以中外樂器造型作為主體設計風格,切實展現成都打造音樂之都的美學魅力。

8號線填補了航空港、龍潭寺兩處區域的“地鐵空缺”,串聯起四川大學兩個校區和成都理工大學,形成了全新的出行方式,帶來了區域交通的深刻變革。

9號線一期:全自動運行線路 處處都是“黑科技”

成都地鐵9號線線路走向。成都軌道集團供圖

成都地鐵9號線採用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GoA4信號系統,是我國第三條全自動運行線路,也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首條全自動運行線路。線路具備自動喚醒、自動運行以及遠程控制等功能。

線路列車車身擁有近6000個傳感器,能提供實時監控,列車設置60多種場景預案,可確保乘客安全出行。9號線列車採用開放式司機室,乘客可進入司機室觀看列車運行全過程。列車每節車廂內均設有乘客緊急報警裝置,緊急情況下可與工作人員聯系並尋求幫助。

17號線:溫江出發去城南 更加省力省時省錢

成都地鐵17號線線路走向。成都軌道集團供圖

地鐵17號線一期,西起溫江區金星站,東至武侯區機投橋站,全長約26.14公裡,共設車站9座。該線路是進入溫江的第二條地鐵線。它串聯了溫江、雙流與武侯區,進一步加強了外圍組團與中心城區的快速聯系。通過這條線路,溫江方向的乘客可以在機投橋換乘地鐵9號線,更快更方便地前往城南。

18號線:接駁天府新機場 滿足乘客多樣化出行需求

成都地鐵18號線線路走向。成都軌道集團供圖

成都地鐵18號線全長約66.8km,共設置12座車站。線路起於火車南站,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經環球中心、世紀城、麓山至天府新區博覽城,之后穿龍泉山向東,最后抵達天府國際機場。

該線路是國內首條時速140km/h的市域線兼機場線,復合了機場快線和市域快線功能,採取“站站停”“跨站跳停”以及直達的混跑模式,兼顧市區通勤、遠郊及機場快速直達的多樣化出行需求。

在設計時速140km(預留160km/h運行條件)下,乘客乘坐18號線,從火車南站到新機場最快僅需33分鐘。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