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變腦電波 聽音樂不隻陶冶情操,還能治病

2020年12月15日09:04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聽音樂不隻陶冶情操,還能治病

  如今,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睡前、學習等需要靜心的場景下收聽療愈音樂。喜馬拉雅發布的《2020療愈音樂收聽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超過8300萬人在喜馬拉雅收聽療愈音樂,晚10點后幾千萬人會在療愈音樂裡入眠。截至今年11月底,療愈音樂的相關專輯就被播放超25億次之多。

  療愈音樂是什麼?為什麼音樂會起到療愈的效果?科技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療愈音樂什麼樣

  在很多人的固有認知中,所謂療愈音樂就是莫扎特、巴赫、貝多芬等音樂家創作的古典音樂作品。這是一種誤解,療愈音樂是一種全新概念,有其特殊之處。

  武漢科技大學藝術治療與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音樂治療專業學者張勇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療愈音樂指在音樂治療師與患者共同參與下,根據不同患者的治療需求,因人而異選用的治療音樂。而當下人們關注比較多的療愈音樂(用於減壓、放鬆的音樂),則是節拍在60—70、頻率在8—14Hz范圍內的α腦波音樂。這類音樂的特點是旋律舒緩、節奏簡單、音量適中,有些還配有流水、海浪等聲音,以強化冥想、催眠效果。

  “大腦可產生α、β、θ和δ類腦電波。人在完全放鬆的狀態下會產生頻率為8—12Hz的α腦電波,這與療愈音樂的聲波頻率較為吻合。因此聆聽療愈音樂會誘發人腦出現類似α腦電波的狀態(借由聲波的震動頻率可以誘發大腦的腦波產生同化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使人達到放鬆狀態、改善睡眠的效果。”張勇解釋道。

  據喜馬拉雅耳界沉浸式聲音療愈團隊相關負責人(以下簡稱喜馬聲音療愈團隊)介紹,在喜馬拉雅平台上,用戶常聽的療愈音樂包括3D腦波音樂、大自然實錄白噪音、治愈鋼琴曲、古風禪樂等。在他看來,“療愈音樂是舒緩、平靜、不復雜的,音色需要柔和,避免過於沉重的低頻,也不具有刺激性的高頻,目的是營造一種輕鬆的氛圍感。這種音樂一般沒有完整的音樂結構,只是一些簡單的旋律,有一些模糊和不太明確的情緒表達,但是讓人聽了之后會感到非常放鬆,同時又不被旋律所干擾。”

  音樂真的能治病

  事實上,不光是療愈音樂,所有的音樂都有治療的效果。

  現代神經生理學研究表明,音樂能對對人體內臟及軀體功能起主要調節作用的神經系統產生直接的影響。

  由於每首樂曲的節奏、速度、音調、音色不同,因此可以表現出鎮靜、興奮、鎮痛、調整心率和降低血壓等作用。通過對心電、肌電、皮膚電反應的研究,科學家發現音樂能減輕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對緊張的生理反應,降低冠心病病人的心率和血壓,降低術后和帶呼吸機病人的呼吸頻率,也可減少健康者和術前緊張病人體內的皮質醇水平,增強病人的免疫力,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近期的研究還表明,在聽音樂的時候,人的腦垂體會分泌出一種名為“內啡肽”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之后,人就會感到歡欣和愉悅。

  不過具體什麼樣的音樂對什麼樣的病人有效,還需要治療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治療目標選用有針對性的音樂。

  張勇指出:“不同個體會對不同音樂產生一定的共鳴,同一首音樂會引發不同人不同的生理、心理效應,這與人的音樂愛好程度、文化背景、年齡層次等都有一定關系。因此,沒有通用的音樂處方,因人、因病、因樂而異,是開展音樂治療臨床實踐遵循的基本原則。”

  不僅用於醫學和心理學領域

  記者了解到,人們對於音樂在臨床醫療中價值的系統研究是從20世紀中期開始的。由於留聲機的誕生,人們可以把音樂錄制下來並反復播放,使音樂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於是一些醫院開始使用音樂來幫助病人睡眠,減少病人在外科手術過程中的緊張和焦慮,並用於麻醉和止痛。

  “音樂治療的應用對象相當廣泛。”張勇指出,包含心理治療領域中的心理減壓、焦慮症、抑郁症、恐懼症、各類人格障礙等﹔醫療領域中的各類生理疾病康復治療、疼痛控制、臨終安寧、老年安養及各類精神疾病患者﹔特教領域中的各類身心障礙者如智能障礙、學習障礙、情緒行為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語言障礙等﹔近年來由於一般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音樂治療的運用也拓展至壓力紓解、個人成長及自我探索等領域。

  喜馬聲音療愈團隊負責人進一步補充道,現在音樂治療不僅僅用於醫學領域和心理學領域,也可以在學校教育、社區活動、公司團建和刑事司法等領域使用。隨著醫學的發展以及音樂治療研究的深入,音樂治療的應用范圍還將進一步擴大。(科技日報記者 唐 芳)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