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女孩”羅景楊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了上億條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媽媽”“蚯蚓女孩”。
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人畜糞便、農業秸稈、園林樹枝、有害植物……這些都是蚯蚓們的“口糧”,它們每天要吃掉近百噸“垃圾”,生產出蚯蚓糞用於生態種植,實現了經濟與環保雙贏。
逼出來的“新農人”
家裡種植枇杷虧損 她產生了養殖蚯蚓的念頭
12月13日,在西昌市高草回族鄉諶堡村的蚯蚓糞生產基地內,不時傳來一陣陣氣味,大棚內的養殖床一壟一壟的,形式大小統一,羅景楊扒開陰暗潮濕的泥土,密密麻麻的紅色蚯蚓不斷蠕動。
整日與泥土、糞便、秸稈打交道的羅景楊盡管一身工人裝,也掩蓋不了她身上“新農人”的身份,“你別看蚯蚓小,但它們渾身是寶,生態經濟效益好,還能帶動父老鄉親致富。”談起自己的事業,羅景楊頗為興奮。
20多歲的羅景楊是涼山州德昌縣人,大學畢業后在成都從事美容行業的工作,月薪過萬,生活穩定。2018年,她放棄了安逸的生活,辭掉成都的工作回到家鄉涼山,選擇在西昌市高草回族鄉諶堡村養殖蚯蚓創業。
羅景楊介紹,回鄉養蚯蚓創業,主要是受家人影響。2014年,羅景楊一家人在德昌縣種了300多畝枇杷,預計四年能豐產盈利。但到了2018年,枇杷樹上結的果子不僅產量少,而且口感差。追根溯源,是土壤常年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的問題。
“豐產盈利”的夢想破滅了,一家人辛苦四年卻虧損了300萬元。看到父母為此一籌莫展,羅景楊很著急。為了幫助家裡走出困境,她每天在網上查閱大量資料,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說“世界上除了蚯蚓糞粒別無沃土”。所以,她產生了養蚯蚓生產蚯蚓糞改良土壤的念頭。
創業遇挫折
20多萬元蚯蚓苗因高溫一夜死光
羅景楊繼續查看了很多關於蚯蚓糞的信息,並走訪了中國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昌學院的行業專家,希望通過科學的方法解決家裡的種植難題。在走訪過程中,羅景楊對蚯蚓糞的了解更多了。
“蚯蚓糞不僅可以給植物提供很好的養分,讓土壤形成團粒結構,疏鬆透氣,保水保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化肥的用量。” 羅景楊了解到,利用蚯蚓的食腐性能,可以把農業秸稈、畜禽糞便、生活污泥混合發酵后,用蚯蚓吞食,變成蚯蚓糞。
在家人的支持下,羅景楊很快找到了合作人,一同成立了西昌千丘潤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在西昌市委、政府及高草鄉領導的支持下,在西昌高草鄉租用了104.5畝土地,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幾乎沒有一個人的創業路是平坦的,羅景楊也是如此。她和表姐跑了幾個省,購買回第一批價值20多萬元的蚯蚓苗,興沖沖地投入養殖,卻沒想到一夜之間全部死光。“我們把糞便、秸稈混合泥土后,就把蚯蚓放進去了,后來才知道第一步就錯了。因為這些東西混合后會產生高溫,蚯蚓是很脆弱的,受不了高溫就死了。”
在繼續學習的過程中,羅景楊經常請教專家,經過不斷試驗和改良,因地制宜得出了一套適合西昌的蚯蚓養殖技術,去年迎來了第一批蚯蚓糞。為了証實蚯蚓糞的效用,羅景楊並沒有急著投入銷售,而是在自家的枇杷果園裡做起了試驗,“枇杷樹的生長情況明顯好轉,果子產量明顯提高,口感也很好”。
在養殖基地內,放著一堆堆秸杆和樹枝、枯草,工人操作下的機器發出轟鳴聲。羅景楊告訴記者,這些秸杆和樹枝被加工后,混合一些人蓄糞便、生活污泥、泥土等發酵,堆成養殖床用於蚯蚓養殖。
變廢為寶
每天吃掉上百噸“垃圾”
產出蚯蚓糞再種農作物
羅景楊表示,“蚯蚓工廠”主要原料來自農村禁止焚燒的秸稈、城區的園林修剪的樹枝、化糞池的人蓄糞便、自來水廠的污泥等,“邛海瀘山景區的枯枝雜草、水葫蘆、水花生等有害植物,景區不好處理,都拉到我們這裡,我們加工后變廢為寶”。目前,公司用蚯蚓已經處理各種糞便3萬噸,園林綠化樹枝秸稈2萬噸,年創收數百萬元,實現生物資源循環利用,利用其糞便拓展種植養殖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融合。
“蚯蚓的胃口很好也很大,能吃掉它們體重一二十倍的東西,養殖床要保持疏鬆透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機器鬆土,不然蚯蚓可能出現死亡。”站在蚯蚓養殖床旁,羅景楊告訴記者,養殖床開始有80厘米高,蚯蚓要吃掉一半的高度,“它們幾個月走完一生,這裡大約有上億條蚯蚓,每天要吃掉上百噸‘垃圾’”。
目前,蚯蚓生產出的蚯蚓糞已用於石榴、藍莓、葡萄、辣椒等農作物種植。諶堡村村民段春英種了1.7畝辣椒,最近一段時間都在採收,她告訴記者:“蚯蚓糞比普通的肥料更好,畝產增加約四分之一,且種出來的辣椒外形、口感更好,批發價要高一些,一畝的產值可以達到七八萬元。”
如今,羅景楊不僅把蚯蚓糞賣到了西昌多個鄉村的種植戶手中,還吸引了涼山以外的農戶和企業前來購買。西昌市高草回族鄉黨委書記陳琪介紹:“這是我們引進的一家環保企業,蚯蚓糞對於改良土壤土質效果比較明顯,減少了土壤板結現象,種出的農產品口感好,優質綠色的農產品有利於帶動農民增收。同時,利用蚯蚓進行秸杆處理,有利於環保。”
在當地,很多人都稱羅景楊“蚯蚓媽媽”或“蚯蚓女孩”。“很多女孩子見到蚯蚓就會起雞皮疙瘩,你天天與糞便、蚯蚓這些東西打交道,不怕臟不怕累啊?”也有人問過她這樣的問題。不過,羅景楊表示:“雖然創業很辛苦,但要踏踏實實地做,隻要自己用心付出了,所經歷的臟累苦都會成為一輩子的財富,我覺得奮斗的青春最美。”(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