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賦能 零跑腿入學

——山東日照創新義務教育招生

本報記者 張保淑

2020年11月23日09: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大數據賦能 零跑腿入學

掌上瞬間辦完

家校獲得感滿滿

“那天在單位上班,工作間隙,我拿出手機輸入身份証號注冊登錄,驚奇地發現關於我的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房子地址等都立刻自動‘跳’出來了。我根據入學政策,點中選項並提交了聯系方式,隻動幾下指頭,系統就提示“報名成功”啦。當時還真有點不敢相信。”回憶起8月初給孩子報名入學的過程,坐在本報記者對面的沈玉琪還記憶猶新:“很快就收到審核結果,孩子成功就讀我們日照東港區第五小學。真是太便捷了,感覺給孩子報名入學就像網購下單那麼方便!”

感受到孩子今秋入學便捷的還有張輝。“我的孩子今年小升初,對比幾年前辦理幼升小入學報名,流程簡便到不可思議,不僅完全免去了到學校現場登記填表和提交戶籍証明、房產証明等手續,而且隻需在手機上注冊登錄,根據提示點擊選項,輸入手機號就完成了。當年遭遇的報名入學‘拉鋸戰’ ‘持久戰’完全沒有發生。審核結果很快就下來了,孩子順利升入田家炳實驗中學。我們雖然生活在山東日照這樣的小城,但是從掌上瞬間辦理孩子入學,深切感受到生活變化之大、時代進步之快。”張輝感嘆道。

“零証明”“零跑腿”,家長獲得感滿滿。對於日照的中小學來說,入學方式變革何嘗不是一場“空前大解放”呢?田家炳實驗中學副校長李偉和東港區城西小學副校長張杰介紹說,校方承擔入學資格審核責任,往年招新季,他們有“三怕”:一怕丟証,家長提交的是個人和家庭的重要証件原件,學校要逐一登記造冊,妥善保管,生怕有任何閃失﹔二怕假証,學校收到的可能有假証,工作人員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練就火眼金睛,精准識別﹔三怕人情,人工審核難免會碰到有人請托,學校招新人員必須頂住這方面壓力,做到公平公正。為了核實確認信息,招新人員不得不化身“偵探”,深入街道、社區明察暗訪。即便如此,學校招生工作還是很難做到讓各方滿意。

一談到今年秋季招生,兩位副校長的語調立刻變得歡快起來。他們告訴記者,有了強大、權威的數據支撐平台,學校的“三怕”可謂一掃而空。工作人員可迅速核對家長提交的信息並作出及時妥當處置,同時接受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時時在線監督。“大數據入學”不僅高效、精准,而且堵塞了可能的漏洞,把公平公正入學真正落到了實處,大家都叫好!這是李偉和張杰最深刻的感受。

倒計時攻堅

入學方式根本變革

中小學報名入學和招生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由於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落實公平公正的入學政策往往意味著復雜的程序和繁瑣的証明事項,由此也增加了審核的工作量和難度,對此,各方都望而生畏、苦不堪言。日照依托大數據技術,在全國率先成功探索的 “零証明”“零跑腿”入學新路徑無疑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闖出這條路並不容易。日照東港區教體局副局長潘維增經歷了整個過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介紹說,日照是摸著石頭過河趟出來的。以他所在東港區為例,2017年,區教體局開始嘗試“互聯網+義務教育招生”,設置了網頁版招生平台,著眼於匯總統計轄區內各校的實際招生數據。這是“網絡招生1.0版”。在此基礎上,區教體局在接下來兩年上線了具有証件材料網絡提交功能的2.0版,但操作上傳繁瑣,再加上網傳証件材料照片像素、清晰度等不夠且難辨真偽,后台審核難度極大,很多情況下依然需要家長提供証件材料原件,難以實質性脫離傳統招生模式。終於,今年秋季入學,包括東港區在內的整個日照城區邁出“一大步”,跨入“網絡招生3.0版”,也就是推出大數據支撐下的“零証明”“零跑腿”入學報名系統。為了展示該系統的特點,潘維增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向記者現場模擬演示了注冊、登錄、信息核對和選取直至最終提交入學申請的全過程。“雖然是模擬,但系統自動呈現出來的關於我的相關信息都來自日照市公安、自然資源規劃局、人社局等,絕對真實、准確。”潘維增說。

日照能夠實現這“一大步”跨越在於該市近年來持續大力推進大數據發展戰略。該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周彬彬告訴記者,2019年7月,日照市政府印發《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全市大數據發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確提出“促進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流通”和“推動大數據應用示范”等重點任務。去年底和今年5月,大數據發展局開展了兩次“數據歸集、數聚賦能”專項行動,通過集中辦公會戰方式,全面整合各級各有關單位數據資源。

主要領導親自推動是大數據賦能義務教育入學惠民生得以實現的重要保障,日照市教育局總督學潘明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市委書記張惠對此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今年的中小學入學工作一定要實現信息化,不能讓家長再跑腿。”為如期完成任務,今年6月,日照市教育局會同大數據發展局協調推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公安、住建、人社、市場監管等5個部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常住人口信息、交易網簽合同信息、租賃備案信息、個人參保信息、個體工商戶登記信息和企業法人基本信息等7項數據資源全部接入義務教育招生系統,徹底消除了數據提取環節的技術障礙,大力支持建成義務教育“無証明入學”平台。據統計,今秋入學季,全市城區通過該平台實現義務教育入學報名超過4.17萬人,佔報名總人數近97%。

繼續探索完善

“大數據+教育”潛力大

對利用大數據變革義務教育傳統招生報名方式的重要意義,各地顯然都有清晰的認知,並且一些地方也進行了有益嘗試,然而知易行難,像日照這樣迎難而上,取得實實在在突破,著實難能可貴。該市沒有停留在簡單的“互聯網+入學”初級階段,而是敢啃數據歸集“硬骨頭”,一口氣疏通數據共享的堵點、難點,義務教育入學迅速躍升到以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的“零証明”“零跑腿”辦理階段,真正實現了最大限度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不跑腿,既方便群眾和學校,又更好地保障了入學公平公正。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地級市,日照在全國率先進行的成功探索,不僅為自身進一步推進大數據發展戰略,而且為廣大中小城市推進大數據應用尤其是在民生領域應用取得突破,積累了豐富經驗。因此,大數據賦能義務教育入學“零証明”“零跑腿”的“日照實踐”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中國教育報》《大眾日報》等中央和山東省內媒體進行了報道。今年10月下旬,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派人專程到日照開展相關調研工作並給予充分肯定。

成績可喜,但畢竟是第一年實施,實踐中也發現了諸多待完善之處。潘明福將其總結為3方面。一是招生平台以區縣為單位建設,尚未實現全市招生工作統一監督管理和統計查詢﹔二是平台功能單一,僅限於招生報名,還未和學籍平台對接﹔三是平台數據仍不健全,目前,婚姻登記數據和小產權房、居住証等部分數據尚未接入。這些不足之處無疑是該市下一步發力的重點方向。

“大數據對招生工作的變革遠不止於便捷,通過挖掘和利用招生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可以為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這是我們在推進大數據技術應用於招生工作過程中的另一個重要收獲。”潘明福舉例說,比如,通過深度挖掘歸集的人口大數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更好掌握適齡兒童的區域分布、生源來源、區域生源流動等信息,提前預判未來若干年招生趨勢,為招生片區調整、新建學校布局、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統籌發展等提供科學支撐。

談及推動大數據應用於招生工作應該注意的問題,潘明福提醒說,在著力推動大數據應用,強調掌上辦、網上辦的同時,還要關注沒有網絡或者網上操作不便的家庭,切實保障其適齡兒童的入學權益。“日照各中小學都設置了接待家長現場辦理入學事宜的服務台,確保傳統報名渠道暢通。據統計,今秋有約3%的孩子通過傳統渠道報名入學。今后,我們將繼續做好線上線下中小學入學服務,做到便捷高效,確保公平公正。” 潘明福表示。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1月23日 第 09 版)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