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錦江學校率先探索用數字教材賦能課堂

2020年11月20日19:0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11月20日電 (郭瑩)數字教材正在讓傳統課堂變得更為生動有趣。今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的“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數學課例展示活動在成都錦江區開展。課程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的17個課程改革實驗區,近200個學校的教研員和教師,通過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台觀看直播,進行互動交流,錦江實驗區數學學科約300位老師參加現場研討。

成都天涯石小學進行《正負數》課例展示。郭瑩 攝

此次活動旨在集中展示數字教材教學的應用案例、交流教學成果、分享先進經驗,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推進“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實施。活動中,成都市天涯石小學展示了課例《正負數》《看圖找關系》,成都市七中育才教育集團水井坊校區展示了課例《一元一次方程》《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四節課程從不同視角出發,介紹了數字教材在真實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展示了“互聯網+教育”建設以來,錦江教育緊跟世界科技信息發展的潮流,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取得的優秀成果。

2020年6月,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和首都師范大學牽頭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等6家單位,成立教育部數字課程教材研究中心,以推進數字教材標准體系研究、運用及相關平台建設。8月29日、30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在錦江實驗區舉行了“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教師培訓活動,對錦江區10所項目實踐學校進行了現場指導培訓。

記者了解到,本次課例展示中運用的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台涵蓋多種教學資源全面豐富。該平台按照教育資源標准體系進行建設,集納多方資源,形成優質教育資源池,實現數字教材與各類教育資源的無縫對接。通過該平台,各級教育部門和廣大師生可自主選擇多元優質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提升了教學質量,實現“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與會專家就數字教材應用進行探討。郭瑩 攝

“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台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智慧教學平台。平台圍繞課標要求提供了有序的、多層次、多維度、高質量多媒體資源,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各類適切的素材,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成效。”成都市天涯石小學的駱洪亮老師這樣評價中教雲數字課程教材雲平台。

錦江區是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五育並舉”人才培養實驗示范區。目前,成師附小、天涯石小學、鹽道街小學、鹽道街小學東區、成師附小萬科分校、七中育才學道分校、成都十七中、師大附中、七中育才集團已被納入中小學數字教材實踐研究項目學校。未來,成都錦江還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數學數字教材實踐應用的本土經驗,為中小學數字教材建設,為在線教育探索更多新路、創造更多經驗。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