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緣何登陸央視《國家寶藏3》?

2020年11月20日07:13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三星堆緣何登陸央視《國家寶藏 3》?

  青銅大立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夢琳 攝

  ●坐擁4件“永久禁止出國展覽”國寶

  ●雄踞西南的三星堆是中華文明中重要的區域文明,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體現

  12月6日,央視現象級綜藝節目《國家寶藏》又將重啟大幕。繼前兩季邀請陝西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重量級博物館登陸節目以后,本季節目將目光瞄准了600年的紫禁城、930年的西安碑林、1000年的蘇州園林、1300年的布達拉宮、1700年的敦煌莫高窟、2200年的秦始皇帝陵、2500年的孔府孔廟孔林、3200年的三星堆以及3300年的殷墟。

  在國內博物館或文化遺產中,新近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良渚遺址,以及出土海量文物的海昏侯博物館等都堪稱網紅,三星堆何以能夠從一眾頂流中突出重圍?

  記者了解到,在確定《國家寶藏3》入選博物館時,節目組曾耗時一年多赴全國踩點。最終,節目組專家團認為,雄踞西南的三星堆是中華文明中重要的區域文明,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體現。三星堆出土文物獨特、神秘的氣質和王都風採,是中華文明色彩斑斕的鮮活例証。就此,三星堆脫穎而出,成為我省繼四川博物院之后,第二座登陸央視《國家寶藏》的博物館。

  1

  神秘獨特的氣質

  國內罕見

  三星堆從考古發掘的過程到器物造型,無不籠罩著神秘的色彩。

  “中國文物在海外的展覽,最受歡迎的有兩個,一個是秦始皇兵馬俑,一個就是三星堆文物。”這是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王巍感嘆三星堆文物吸引力時,常說的一句話。青銅神樹造型瑰麗,青銅大立人神秘肅穆,金杖光彩奪目,太陽輪形器更是宛如外星文明產物……寶藏般的三星堆,神秘獨特的氣質國內罕見。

  34年前,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的發現,完全是一場意外。當年主持發掘的領隊陳德安回憶,那是1986年7月18日,三星堆的農民在一片土堆取土燒磚。突然,在距地表約2米深的地方,幾件玉器隨著刨起的泥土露了出來。此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正在三星堆的磚廠宿舍整理春季發掘材料。“老遠就聽到有人喊,陳老師,出東西了!”大家把手裡的東西一放,趕緊跑到現場。露出來的玉器有玉戈、玉璋等,感覺像是王公貴族用的東西。他們以為挖到古蜀王的墓葬了,激動萬分,就此展開搶救性發掘。這是一號祭祀坑的發現。一個月后的8月16日,他們又在30米外的地方,發現了二號祭祀坑。

  造型獨特的文物,考古專家一開始無法確認其性質。

  7月30日,一號祭祀坑正在連夜趕工發掘。凌晨1點左右,一塊金黃色的東西從坑內骨渣中露了出來。“陳老師,這裡好像有一條魚!”清理泥土的農民工大喊。值夜班的另一位考古領隊陳顯丹趕忙用竹簽和毛刷剔掉上面的泥土,果然露出了魚鱗紋。漸漸,魚“越長越長”,一根略帶扭曲的金器露了出來。“我們之前以為一號祭祀坑是墓葬,這根金杖出土時是扭曲的,大家都以為是蜀王的金腰帶。”陳顯丹回憶,他克制著內心的激動叫來陳德安。陳德安立刻動身回成都匯報,另一路則趕到廣漢申請武警支援。盡管當天要求消息不要聲張,結果第二天,“發現蜀王金腰帶”的消息仍然不脛而走,數千人從周圍趕到現場,考古工地四周人山人海,比過年還要熱鬧。這根“金腰帶”,就是后來被確認的金杖。

  體量巨大的青銅大立人、青銅神樹等文物,均出自二號祭祀坑。那些振奮人心的場面,至今還烙在陳顯丹的腦海,“青銅縱目面具最先露出來。開始,大家還以為是一件‘銅椅靠背’。等到清理結束,才發現是一個巨大的青銅面具,僅一隻耳朵就有28.5厘米。”緊接著,大家看到滿坑的象牙,象牙中間,一隻巨大的手伸了出來,這是青銅大立人的一隻手。青銅大立人埋在祭祀坑的第三層,斷成兩截。好幾位考古人員一起將它抬出來,一量高度,連座262厘米。青銅神樹斷為三截,樹枝斷成十八截,其余的鳥兒、果實碎片層層疊疊散落一坑,多達上千片。文物修復專家用了10年時間,通過用鉚釘拼接等現代骨科手術方式,才讓神樹重新“站”了起來。

  2

  4大國寶

  永久禁止出國展覽

  最讓人驚嘆的是,修復后的三星堆出土文物,一舉擁有4件永久禁止出國(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介紹,三星堆文物出土后,曾在1995年遠赴歐洲展覽。在德國的首站,時任德國總統赫爾左格參加了開幕式﹔在英國展出期間,英國女王及王室成員和許多要人參觀了展覽。不過,從2002年開始,三星堆文物中的4件,被國家文物局永久禁止出國(境)展覽。因為這些文物“出差”,有遭受損害的可能性。

  根據地方文物部門以及相關專家的意見,國家文物局從2002年1月開始公布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其中多為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價值不可估量。三星堆青銅神樹、祭山玉璋被納入首批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2013年公布的第三批名單中,青銅大立人以及金杖名列其中。

  三星堆青銅神樹,修復完成后高達395厘米,是全世界已發現的最大單件青銅文物,造型奇美。神樹分為三層,九枝樹枝柔和下垂,綻放出花蕾與累累果實,樹上棲息著神鳥,樹干一側有四個橫向的短梁,將一條身體倒垂游動的龍固定其上。專家們認為,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商周青銅神樹,形象再現了上古美麗的“十日神話”,以及古蜀人對鳥、太陽及神樹的崇拜,是不可多得的孤品。

  青銅大立人像,是世界上同期現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銅立人像,被譽為“東方巨人”,他既可能是一位蜀王的形象,也有可能是一位擁有至高權利的巫師。金杖,則極可能是古蜀王國某一位王的權杖。專家認為,戴冠人面應該就是金杖的主人,結合魚、鳥圖案,他可能就是古蜀王中的“魚鳧王”。而有專家則認為,頭戴五齒高冠的人應該是蜀祖蠶叢。他把代表蜀王的金杖交給魚鳧,圖案上羽箭貫穿鳥和魚頭的形象,是直觀表現當時王位的禪讓制度。

  三星堆的4件禁止出國文物中,祭山玉璋應是公眾最為陌生的一件,僅公開展出過幾次,直到去年才重新展出。陳顯丹介紹,祭山玉璋的珍貴之處在於,在54.5厘米長的玉璋表面,刻下兩組圖案。圖案上下對稱布局,每一部分都有人有山。最上面一組站立3人,雙手作抱拳狀﹔他們的下面是兩座隆起的小山,山外側有大手從天而降。另外一組圖案中同樣有3人,他們的穿著和手勢與第一組相同,但雙腿呈跪拜姿勢。學術界認為,這些圖案反映了古蜀人在祭壇上舉著玉璋祭祀天地和大山的情景,定格了三星堆神權國家社會生活的一個生動場景,價值不言而喻。

  3

  向世界展示

  中華文明的五彩斑斕

  三星堆以其獨特、神秘的氣質和王都風採,實証了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和色彩斑斕。然而,最終從國內一眾文化遺產中勝出,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國家寶藏》停播的一年多來,節目組一直被網友花式催更。2019年下半年,開始籌備第三季的《國家寶藏》節目組,將目光對准了三星堆。2019年11月23日,於蕾率領節目組一行13人從北京飛赴三星堆。節目組在青銅館看到高大肅穆的青銅大立人、造型奇特的縱目面具、神似外星文化的太陽輪形器等三星堆標志性青銅器,拍了大量的照片,索要相關的文字材料后,客氣告別。

  《國家寶藏》從來沒給三星堆博物館承諾必上。他們曾委婉表示:《國家寶藏》節目關注度太高,究竟選擇哪些博物館也是挺難的一件事兒。“我們認為三星堆的價值上節目完全足夠,剩下的工作就是讓節目組盡量感受到這種價值。”三星堆博物館黨組書記朱家可表示。

  今年5月,節目組再次聯系上三星堆博物館,希望能夠聯系幾位專家請教一些相關問題。最終,將根據文物的重大價值以及呈現出的故事性等因素,綜合評判三星堆能否登陸節目。曾經主持發掘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的陳德安,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長雷雨、副站長冉宏林,以及當年曾經負責修復青銅神樹的文物修復專家楊曉鄔等,被紛紛邀請進了三星堆的微信群。

  導演組有備而來,提了很多細節性的問題。“三星堆的年代上限究竟是距今4800年還是距今5000年?”“三星堆新發現的祭祀坑,下半年會不會有新的成果?”“當年修復三星堆一號神樹,究竟有哪些攻關細節和難忘瞬間?”……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董靜回憶,導演組和專家們聊了兩個多小時仍意猶未盡,他們甚至還找到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杰,咨詢當年三星堆文物赴美國展覽時究竟如何火爆。“這時我們就感覺應該有戲了!”博物館綜合文物價值等多層因素,將4件禁止出國展覽文物和縱目面具、太陽輪形器、人首鳥身像、大石璧、戴金面具以及三足炊器推選出來。

  2020年11月9日,《國家寶藏3》正式啟動,官宣的9座博物館中,三星堆博物館名列其中。

  “不過到現在為止,究竟哪三件文物上節目還需保密。”董靜為不能“劇透”不無遺憾。據介紹,對節目組而言,三星堆文物的神秘氣息,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溝通過程中,《國家寶藏》導演組提出既需要價值重大的文物來實証中華文明的燦爛多姿,也希望文物能有吸引公眾關注的特質。

  據介紹,在12月6日復播的《國家寶藏3》中,9處文化遺產將根據年代由短到長排列,而三星堆將在倒數第二期中出場亮相。(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鈴)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