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發展不能落下任何一個人”

——成都市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黨總支書記高德敏先進事跡

2020年11月26日17:39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高德敏是成都市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黨總支書記。1993年至2002年,連續被唐昌鎮人民政府評為先進生產者、優秀財務工作者﹔1997年至2002年,連年被唐昌鎮黨委評為優秀黨員﹔2002年進入村兩委班子,至2016年,多次被鎮、縣評為“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務工作者”﹔2013年被中國創意農業協會評為“2013中國農村創意榜樣”﹔2014年被四川省委評為“農村優秀黨組織書記”﹔2015年被全國“村長”論壇主委會評為“2015年十大杰出村官”;2018年獲得成都市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成都市“優秀共產黨員”、第五屆成都市“道德模范”“2018四川省杰出村官”等榮譽稱號。2019年被四川省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今年11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高德敏自2002年被全體村民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后,為了盡快掌握村情,他走東家串西家,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見他的身影,可以說戰旗村的每家每戶都有他的腳印。不懂村務管理,他就虛心請教老干部、老黨員,很快就掌握了村上基本情況。為了少走彎路或不走彎路,他還經常到全國很多優秀村庄去學習取經,總結了許多經營村庄的經驗。他常說,“我們經營村庄不能像經營企業一樣,要像經營家庭一樣經營村庄,村庄發展不能落下任何一個人。”2010年他當選為戰旗村黨總支書記,戰旗村的發展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他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勤勞勇敢,好學善思,敢想敢干,用經營村庄的理念,來推動村庄的發展.

堅持抓黨建促發展。在村庄發展和村庄治理中,要求全村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實績﹔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要求黨員做好六個方面的帶頭(帶頭宣傳黨的政策、帶頭顧全大局謀長遠、帶頭樹立契約精神、帶頭遵守公序良俗、帶頭做好自家衛生、帶頭創業增收致富)。通過不懈的努力,使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堅持發展村集體經濟。通過“一統、兩制、三集中”,統一村庄的規劃﹔建立村庄發展和村民的利益聯系的兩種機制﹔村上集中劃定宅基地、村上集中土地所有權、村上集中土地的管理經營權,努力帶領全村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堅持抓農村改革。把中央、省、市、區的農村改革政策變成真金白銀。2006年實施全村土地規模化流轉﹔2007年抓住國家土地增減挂鉤政策,實現了全村的集中居住﹔2011年抓住產權制度改革的政策機遇,完成了全村土地的權屬調整和確權頒証﹔2015年實施了村集體經濟股份制量化改革,在戰旗村成功敲響四川省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第一槌。

堅持抓村庄治理。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政治引領功能,帶動自治組織、集體經濟組織、便民服務組織、社會組織協同配合,建立“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機制,制定了戰旗村村民自治章程,形成了戰旗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辦法,制定了戰旗村集體資源資產管理辦法及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辦法,促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同向發力,形成了友善淳朴、守望相助、開放包容和諧的村風村貌。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關閉了集體磚廠、復合肥廠、預制廠、鑄造廠等5家污染企業,引進了媽媽農庄、第五季香境、藍彩虹公司等鄉村旅游項目,建成鄉村十八坊、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等綠色文旅項目,帶領戰旗村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把為村民致富、謀福為己任,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黨性要求,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結合戰旗實際,在產業上堅持走農、商、文旅融合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

“胸懷滿腔戰旗夢,想方設法找出路”是高德敏的座右銘。自從他到村上工作以來,凡是要求黨員做的事他都首先做,凡是要求干部辦到的事他都第一個辦。堅持黨性、廉潔自律,時刻不忘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義務。在抓發展、促致富的工作中無處不呈現出他的好學善思。在他的帶領下,戰旗村各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從一個普通的農業村庄發展為全國聞名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四川省總工會)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