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委的“書記夢”

2020年11月19日14:3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引 言

王學文,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人民法院法警大隊原政委,自2018年7月10日參加嘉陵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動員及業務培訓之日起至今擔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大興鄉萬山寺村第一書記。

從外貌看,王學文,個頭中等,給人印象很和善,精干,全身充滿活力。兩年多來的第一書記工作筆記,近十萬字,厚厚的一摞,給筆者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材料。

走訪了民情

2018年7月16日到村報到后,第一周的工作時間裡,與前任村第一書記工作交接、學習四川省扶貧攻堅五個一內容、深入學習駐村第一書記工作職責、與村支書、村主任等村委班子成員碰頭會,王學文對於基層村班子運行以及扶貧工作難點、重點已是了然於胸。

王學文決定,帶領工作隊在萬山寺村村委班子的支持下,走訪每一戶村民,他採取“先急后緩,先老后幼,先遠后近”的走訪工作方法。

剛上任村第一書記時,村裡還有兩戶未脫貧的村民,王學文選擇了最困難的一戶任雲貴家作為第一家走訪農戶。七旬的任雲貴體弱多病,老伴因病去世多年,現與身患尿毒症的兒子任丹平相依為命。該戶貧困的根源在於尿毒症沒有合適腎源根本解決的情況下,隻能靠透析維持生命,這是其一﹔其二,任丹平,八年前在廣州打工結識一,未到婚齡的女孩,同居非婚生下兩個女兒,都十幾歲了,因同居女孩后來沒有與任丹平結婚,人也不知下落,兩個女兒本由任丹平撫養,可任丹平現根本無力撫養,該戶如何脫貧?值得深思。

走訪另一戶未脫貧的村民任榮具,任榮具與其妻郭長芳均年近八十,身體多病,長期依靠藥物維持生命。雖有子女五個,但大兒子患有心臟病,需長期吃藥治療﹔二兒子離異,長年在外務工收入微薄﹔三兒子文化程度低,在外務工隻能解決自己生存,兩個女兒外嫁忙於自家根本無暇顧及。兩位老人的家庭如何脫貧?同樣值得深思。

王學文認為,走訪,隻有用腳步一戶一戶的去走、去訪,才能發現真實的情況。通過實地兩家的走訪,他對走訪的效果很認同,接下來,他走訪的腳步更加堅定。

走訪村民馮一淑家﹔

走訪村民黃英家﹔

走訪村民黃中勝家……

一家、兩家、三家……數十家。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全村在家農戶79戶,王學文硬是用腳步每家每戶走訪完。終於,全村的情況,13個村民小組,333戶,1015人,男女勞動力525人,在家農戶79戶,在家村民282人,幅員面積1.25平方公裡,耕地829.5畝,自然蓄水塘口12處,隻要問王學文,他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通過走訪,王學文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他始終堅持“先走特困戶,后走貧困戶,再走非貧戶﹔先走老領導,后走老黨員,再走普通人﹔先走公路沿線,后走便村通道,再聯異地村民”的工作思路。

通過走訪,王學文發現,二百多村民對於吃低保,思想上存在不同的情況。

走訪村民楊金元家,其妻患有嚴重氣管炎病,幺女是弱智,由於家裡在城裡購買八十多平方米的商品房。楊金元反映家庭經濟其實很困難,想吃低保,但是根據低保政策,楊金元家不符合,因為按照低保待遇認定政策,在城裡買商品房或者買了車,就說明家庭經濟不困難不能享受低保待遇。王學文與村民深入交談后了解得知,現在貧困戶待遇好,政府很重視,村民想吃低保的不少。

走訪村民楊華明家,楊華明現年五十,有兩個女兒都在上學,楊華明的妻子在兩個女兒兩三歲時就因家庭經濟困難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但是,即使家庭經濟困難,楊華明雖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也從不提出要吃低保,而是靠自己在本地打短工,方便天天回家陪伴孩子。與楊華明交流時,他告訴王學文,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可有的村民卻以能吃低保為榮,實際上就是不要臉,而他不一樣,堅決不給國家政府添麻煩,再困難,也要自己去克服,他堅信隻要勤勞付出發家致富是遲早的事。

走訪村民胡榮照家,他反映說自己就是對低保政策執行有意見,他五十多歲了還單身,但不能吃低保,不過自己生活一切都能自行解決,他沒有怨言,可他看不慣有些村民吃著低保就理所當然,比以前更好吃懶做了,巴不得長期吃低保。所以,他認為,要吃低保都吃,不吃低保都不吃,低保政策得好好利用。

走訪胡裡成、青承鬆等村民,與他們深入談心,真正了解民情,特別是村民對扶貧脫困的想法。王學文發現,在這個村裡雖然有個別村民等靠要思想突出、有個別村民好吃懶做自身不致力脫貧,但是,村民普遍對國家脫貧致富奔小康充滿信心。

第一次走訪完村民79戶后,這兩年多來,王學文反反復復又多次去走訪。他感覺到,農村村民最關注對的是將來養老和看病。他想,如果國家政府能全額解決看病產生的醫療費,解決養老問題,農村居民的幸福指數一定會大幅度提升。

實地辦實事

面對全村的實情,怎麼辦?作為一名從部隊就入黨的共產黨員干部,王學文拿出了部隊當軍官時的干勁。他認為,為民辦實事,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是駐村工作隊義不容辭的一項光榮使命。走訪完全村農戶兩遍后,他發現急需要解決的村民現實問題,一是石油隊鑽探放炮震鬆土質,導致村民開掘的自流井飲用水流失﹔二是飲用水使用管理不當,導致設備損壞嚴重﹔三是村民用電的電線裸露經過長期風刮雨淋,老化甚至已經斷線﹔四是富余農產品上市交易困難﹔五是社道公路建設工程款久不到位,糾紛紛起﹔六是村民之間交流少,老弱病殘及鰥寡孤獨者,溫暖關注度不夠等等,王學文一一看在眼裡,想在心上。

為了讓辦實事落到實處,王學文協調村委班子與駐村工作隊聯合首先成立為民服務全程民事代辦工作網點,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面對村民飲水存在的問題,王學文積極爭取取得了自己工作單位南充市嘉陵區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法院以定點幫扶的形式專款幫助,用於村民飲用水自流井的改造和新建,飲用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村民用電線路問題,在安全排查的基礎上,王學文向村所在的大興鄉政府反映,結合政府實施的“三改五建”政策,制定計劃,一家一家逐一去解決。2019年年底,村民用電安全得到根本保障。

節假日慰問,特別是村民生日的慰問,村民嫁女娶兒媳的當日,總能看到王學文的身影。

王學文充分整合資源,積極發動真情慰問活動。一方面,他帶領工作隊密切協作幫扶單位,大力開展“走基層,送溫暖”活動。給村民送去大米、洗衣粉、餐巾紙甚至液晶電視,據統計,僅僅2019年一年裡,王學文發動全院干警,為該村無償提供幫扶資金五萬余元。

就王學文個人,參加村民的生日祝福,參加村民嫁女娶兒媳禮節性往來,一年就高達伍仟元以上。村民胡雲坤、周國瓊子女結婚,他無償當主持、証婚人。

走訪、辦實事,王學文與村民打成一片,村民無一不把王學文這個駐村第一書記當做朋友的﹔慰問,禮節性往來,王學文與村民的感情一天一天在增長。王學文與村民之間的關系,不僅僅是干群關系那一種,更多的是真正的朋友關系。

“快遞”助消費

駐村不久,發現村民富余的農副產品,村民都想變現成幾個錢,可在家的村民基本是年老體弱者,難以自行出門,王學文決定自己帶頭啟動“消費助扶”活動。

於是,生豬消費助扶、大米消費助扶,雞、鴨、鵝蛋消費助扶,南瓜、絲瓜消費助扶等等,隻要是村民富余的農副產品,王學文都一一用筆記本記得一清二楚的。然后,他建立了“助農快樂”微信群,群裡,有自己單位工會的全體會員,還有嘉陵區老體協的會員,還有自己愛好的羽毛球隊的隊伍,還有同學、戰友、社會朋友,王學文每天在群裡為村民富余的農副產品吆喝、代賣。

同時,王學文自己變身成一個“快遞小哥”,村民常見,每周周一早上,王學文開著做生意的家人為他購買的豪車奔馳來到萬壽山村村委辦公室自己的單身居室,然后周一這一天,他一家一家逐個向代賣的農戶辦理代賣富余農產品的款項結算。接下來,王學文又開始了富余農產品信息收集工作。駐村的日子裡,除了駐村工作隊的常規工作,王學文想到的事是如何解決村民最現實的問題。而每周周一、每周周五,是王學文最常規的內容。到了周五回城時,奔馳車裡,除了王學文本人,不是大米,就是雞蛋、鴨蛋、鵝蛋,或者其他農產品。周末,王學文根本沒有閑著,他忙著為支持他快樂助農的朋友同事送產品呢。

王學文消費助農活動上了“四川學習平台”,媒體記者以《助農增收第一書記“跑腿”帶貨忙》為標題作了【愛心助農】專題報道。是的,王學文還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他的“助農快樂”微信群還異常的活躍著呢。

戰“役”不怕累

2020年2月7日和15日,王學文組織召開兩次就所駐的萬壽山村如何開展扎實有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題研討會,並邀請大興鄉黨委副書記丁昌果到場指導,及時成立了以村支部書記任海為組長的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王學文根據大興鄉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安排,結合本村實際,制定並落實了著實有效的“四隊一站”工作方法。

王學文是政工干部出生,他深知宣傳的重要性,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到位,能為有效落實打下基礎,於是,他指導村委班子,迅速成立“一支疫情防控宣傳隊”。由村支書任海任隊長,村班子成員為隊員,主要依據各上級指示、命令和安排,宣傳黨和政府對新冠疫情防控的基本方針、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廣播每天輪番播放,同時還親帶隊員深入每家每戶口頭宣傳,以達戶戶、在家村民人人皆知的效果。同時,安排隊員按組分片包干進行走鄉串戶式宣傳。

村民任郁明夫妻倆空閑時間最喜歡邀約村民打雙扣、斗地主,看熱鬧圍觀群眾眾多,疫情期間,王學文第一時間上任郁明家勸導。同時,他第一時間協調村委班子,迅速成立“一支疫情防控巡邏隊”。由村主任青本均任隊長,帶領隊員,晝夜不間斷在本村內開展巡邏工作。逐一排查異地返村人員情況﹔檢查制止聚眾賭博、聚眾喝茶、聚眾吃飯扎堆現象﹔勸返想出村辦事、走親訪友等人員宅家。

當疫情嚴重到“封村”時,解決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成了當務之急。王學文決定,迅速成立“一支黨員義務跑腿隊”。由村監委主任趙德明任隊長,帶領隊員,具體負責統計全村村民每天所需日常生活用品,並堅持根據村民所需,為村民採購日常生活用品,保証村民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響。村民任華章夫婦,年紀均在90歲以上行動多有不便,封村期間,其有三個兒女均不在身邊因疫情不能來照料,王學文與黨員輪流前往照料。

農村村民總愛養些雞鴨鵝豬等,大多村民也愛將雞、鴨、鵝蛋等農副產品拿上場鎮上去交易,可疫情期間,集市也暫時關閉了。王學文沒有忽略這個問題,他考慮自己有在城市裡工作生活多年、人脈廣的優勢,就迅速成立“一支黨員推銷隊”,並由自己親自擔任隊長,帶領隊員,負責利用適當機會,收集全村村民急需銷售的如雞、鴨、鵝蛋等農副產品,然后他不遺余力地向鄉幫扶單位、自己聯系的區老體協、市羽毛球隊、親朋好友等單位和個人推銷,保証村民農副產品不因疫情而滯留、而腐爛,保証村民的經濟來源不受影響。

為防鄰村、鄰鄉確診新冠病例輸入,迅速成立四個固定“進出口檢查站”。聘請在家、未能及時外出務工的青壯年為隊長和隊員,不分晝夜,嚴防死守。王學文經過了解得知,村民任白均四十一歲、年富力強,常年在外務工,在疫情爆發前回鄉,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但該村民頭腦靈活,熱心公益事業,還有責任和擔當,於是王學文主動與其溝通交流,提出讓其全面負責檢查站的工作,任白均爽快同意。任白均放棄了很多自己休息時間,連家都很少顧及,每天對四個檢查站跟進巡查。當發現隊員村民楊華明在無故離崗一小時后,第一時間及時匯報,同時,多方查証楊華明離崗期間有無進出人員,如有進出人員,必掌握其行動軌跡,最終沒有造成什麼后果。

正是扎實有效的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發揚不怕累的精神,王學文所駐的村從未發生一例新冠肺炎。

新思路解訴求

在川東北的農村,青壯年絕大部分外出務工去了,留在農村老家的,基本是老年人以及為了孩子教育留守的婦女,每一個農村家庭都有著不同的實情,故而在扶貧奔小康的過程裡,村民的訴求既有相同的、也有不相同的。作為村干部,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如何去解決不同的訴求,確實需要創造性的開展扶貧工作。

王學文在兩年多的駐村工作中,總結出了十七字解決思路,他說“合理訴求解決到位,不合理訴求解釋到位”,實踐中,他這是這麼做的。

譬如村民楊海兵家,楊海兵現年49歲,老婆離家出走,三個孩子,兩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楊海兵隻好外出務工掙錢供孩子上學,三個孩子姐姐帶弟弟妹妹,而楊海兵的大女兒也是未成年。家中,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像楊海兵這樣村民戶不少,他們都在大興鄉場上租房居住生活了,這樣的家庭由於實際沒在村裡經常居住了,走訪中,王學文認為,這些家庭,沒有主動要求享受低保等扶貧待遇,但是,作為村委,也應關注,讓孩子們上學有保障,所以,當這些家庭中有提出就孩子上學需要幫助時,就是一種合理訴求,應盡力去幫助解決。

2019年初夏,任天龍家的雞鴨鵝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十余隻,他懷疑可能被人毒死,要求村委干部出面給予解決,王學文一方面支持其報警,一方面聯系有關專業人士對其死亡原因進行分析。積極幫助任天龍家解決家畜死亡后的善后問題。

2019年秋,貧困戶白素清家雞鴨鵝被盜,報警后公安機關因農村沒有安裝監控,經多日偵查沒有破案。眼見白素清家,失去因靠養殖雞鴨鵝獲取唯一經濟收入的來源,白素清很是悲傷,王學文自己同時發動身邊朋友捐資,白素清最終沒有因為被盜之事影響生活。

2020年4月,貧困戶任雲南發現自己家房屋漏水嚴重, 向村委反映,王學文立即啟動政府農村房屋排危工作,經過村鄉區三級聯動工作,王學文發揮在法院工作法律資源豐富的優勢,及時找到法律實務專家寫好房屋維修改造合同 ,將幫扶責任人、村委、工作隊三方以甲乙丙名義明確各方責任,保証了任雲南問題的根本解決,得到了任雲南的充分滿意。

村民任華康,本身年齡63歲,因為二十幾年前 談朋友將年齡改小十一歲,其戶籍檔案年齡52歲,考慮其沒有文化,基本沒有經濟收入,村委為其申辦了低保,但任華康以自己實際屬於老年,又未婚為由又要求吃五保,經常找政府也找村委提出訴求,情緒十分激動。王學文多次上門對任華康做思想工作,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任華康最后思想通了,還與王學文成了好朋友。

還有前面提到的貧困戶任丹平家,確實特殊,其提出吃低保、大病醫療求助等訴求都是合理的,針對這戶村民,王學文還專門為其購買二手摩托指導其考駕照,以便最小成本去醫院為尿毒病透析。

為了奔小康,必須消除絕對貧困,從中央到地方,對於脫貧都有標准。“兩不愁、三保障、四有以至五有”都能落實到位,結合“回頭看,大排查”活動的持續開展,王學文告訴筆者,他對中國消除絕對貧困充滿十足的信心。

 

【作者簡介】

馮雪峰,男,四川嘉陵人,執業律師,四川京蜀律師事務所主任,業余作者,中國致公黨黨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