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智”來蓉 成都再添兩個海智計劃工作基地

2020年11月18日07:45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引“智”來蓉 成都再添兩個海智計劃工作基地

  成都國際人才城

  17日,中國科協2020年海智計劃工作會在成都召開。會議圍繞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助力打造“科創中國”品牌,對下一步引才引智新特點、新規律展開研討,探索新形勢下海智工作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新方式。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吳凱出席會議。

  引“智”來蓉,此次會議上,為2020年新聘海智計劃特聘專家頒發了聘書,舉辦了新都區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工作基地和成都國際鐵路港工作基地揭牌儀式,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發展。

  “海外智力為國服務行動計劃”是由中國科協與35家海外科技團體共同發起,旨在發揮中國科協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海外華人科技團體的聯系,充分發揮海外科技人才作用,為海外人才回國工作、為國服務搭建平台。近年來,海智計劃積極引進海外原創項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數百個海外項目落地國內,形成產業成果,在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科技經濟融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搭建四大平台建立四個資源庫

  開幕式上,為2020年新聘海智計劃特聘專家頒發了聘書。記者了解到,2020年新聘海智計劃特聘專家由專家推薦,經過中國科協審議批准,2020年新產生39位專家。

  成都再添兩個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活動現場,新都區現代交通產業功能區工作基地和成都國際鐵路港工作基地揭牌成立,助力成都經濟融合發展。近年來,新都區加大對海外人才和海外回國人才的招引力度,緊扣成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對高端人才之需,圍繞軌道交通、航空、現代物流等主導產業,依托新都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創新創業的產業基礎、政策環境、支撐保障,成功創建了中國科協海智計劃成都工作基地。

  作為國家重要的開放口岸,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在現代物流產業方面已集聚一批高層次戰略人才和高端技術型人才參與港區冷鏈物流、城市共同配送、供應鏈管理、新零售等現代物流產業鏈建設,正進一步助力高品質“科創空間”建設,推動海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引領產業功能區高質量建設和區域創新發展。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中國科協海智計劃成都工作基地授牌儀式舉行。中國科協海智計劃成都工作基地將積極探索更為靈活開放的國際化招才引智模式和創新創業體制機制,重點圍繞軌道交通、航空、現代物流等重點產業發展,大力整合各級各類高層次科技人才資源,搭建起“海外人才推薦引進平台”“科研和技術項目合作平台”“境內外學術交流平台”“技術決策咨詢平台”四大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海智專家資源庫”“海外科技團體資源庫”“海智項目資源庫”“企業需求資源庫”四個資源庫,積極開展服務海歸創業、服務海歸企業、服務科技創新等各種活動,持續推動成都科技經濟融合發展。

  高新區已建設41個海外離岸基地

  如何打破時間、地點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成都通過建立中國科協(成都)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開啟探索“區內注冊、海外孵化、全球經營”的雙向離岸“柔性引才”模式。活動現場,成都高新區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副局長王磊帶來了成都高新區海外人才離岸基地最新進展。

  據悉,獲批試點的5年時間裡,成都高新區以海外人才離岸雙創基地為依托,打造海外科技成果產業化通道,逐步形成了“210”做法。所謂“2”,就是雙向離岸,在海外建立孵化培育站點,在國內建立孵化培育園區。所謂“1”,就是一路孵化,在海外站點提供前置孵化服務,海外人才項目入駐海外站點即開啟孵化之路並一路轉化,形成海外預孵化、到岸再孵化、加速器產業化的海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所謂“0”,就是零差待遇,海外人才入駐海外站點即視為落地國內園區,享受與引進人才等量同質的政策和服務。

  “我們將符合條件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或留學歸國人才認定為成都高新區‘急需緊缺人才和高端人才’,對其創辦的企業給予最高500平方米創業空間支持、5套以內的人才公寓購買資格,並按照股權融資額的1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啟動資金支持,解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的關鍵急需。”王磊表示。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建設海外離岸基地41個、國內離岸基地園區4個,柔性引進諾貝爾獎得主(團隊)6人、海外高層次人才600余人,落地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137個、“海歸派”企業89家,海外人才數量比2017年翻了一番,海外人才佔從業人員比例由2016年的0.66%提高到2019年的1.24%。

  聲音

  海智計劃特聘專家代表、雙創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宋彬:

  研發世界級尖端設備填補國內空白

  宋彬在現場首先提到掌握核心技術才能有所創造,“公司研發了世界首個四擺線輪結構減速機,將運行精度提高一倍,並且積極使用專業設備解決加工難題,填補國內空白。”同時,雙創時代科技有限公司還研發了900倍減速的薄型減速機、桌面三坐標測量儀,實現現場精密測量的自動化。

  宋彬認為,要與專業廠合作解決生產問題,用創新幫他人解決問題。“近年來,雙創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和富士康達成了合作關系,並且積極研發機器視覺,攻克了技術難題。”

  聚焦於公司的未來,宋彬展望了接下來三年的發展規劃,“下一步,我們將致力於實現年產五萬台減速機的目標。同時將積極推出專利產品,例如動力盒子,打造標准動力的解決方案。此外,還要利用‘雲腦’通過物聯網賦予產品無窮能力,構成設計者和使用者的生態環境。”(蒲嬌 成都日報記者 宋妍妍 吳怡霏 成都高新區供圖)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