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藍天保衛冬季戰役怎麼打?“作戰”方案出爐

2020年11月13日13:2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11月13日電 為切實做好成都市2020-2021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控,強化重點時段顆粒物污染管控,持續改善成都市空氣質量,近日,成都市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印發《成都市2020-2021年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今年的藍天保衛戰冬季戰役是推動“十三五”圓滿收官和“十四五”良好開局的關鍵一戰,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方案》明確,2020-2021年冬季戰役期間,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要力爭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三五”空氣質量目標任務﹔2021年1月1日至2月,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0%,優良天數率同比上升。

總體來看,《方案》全面圍繞“六穩”“六保”大局,按照“精准、科學、依法”工作要求,以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常態化減排為核心,全面落實工業源、移動源、面源污染防控措施,強化科技支撐、監督幫扶和協同聯動,積極應對冬季重污染天氣。

關鍵詞一:精准

《方案》明確以綠色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突出時間、區域、對象、問題、措施“五個精准”,全面落實差異化管控措施,統籌推進經濟發展與大氣環境保護工作。實施工業企業分級分類管控,對考核合格的磚瓦窯、砂石廠、家具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綠色調度,不納入冬季戰役錯時避峰作業范圍。組織1200家重點行業企業完成重污染天氣“一廠一策”編制,在重污染應急期間落實“一廠一策”應急減排措施。加快推進綠色鈑噴中心和維修企業打造、綠色標杆工地打造,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對綠色標杆工地、綠色鈑噴汽修企業實行豁免政策。

《方案》針對工業源、移動源、面源“三大”污染源明確了精細化的管控措施。

工業源污染治理方面:鞏固“散亂污”工業企業清理整治成果﹔加快推動工業鍋爐、爐窯升級改造以及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組織72家大中型企業試點開展VOCs深度治理“一廠一方案”編制,組織對前期小微工業企業“義診”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企業限期整改。

移動源污染治理方面:突出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聯合執法檢查,加密施工現場非道路移動機械抽查頻次﹔在重點區域劃設機動車嚴管區﹔完成200台非道路移動機械、3000台重型柴油車(郵政、環衛、園林、混凝土和渣土運輸等單位)OBD診斷儀安裝工作。

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強化揚塵監管執法,每月組織開展至少3次工地揚塵管控專項整治行動,提高重點區域道路“洗、掃、沖、收”機械化作業頻次﹔開展裸露地面防塵覆蓋和綠化覆蓋綜合整治﹔加強冬季落葉、垃圾、大春秸稈焚燒監管,對春節前后煙花爆竹燃放、宗教祭祀、臘肉熏制等面源污染行為,分別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關鍵詞二:科學

《方案》明確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加強預測預報和監測預警。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組建重污染天氣應急會商小組和專家團隊,建立冬季戰役期間的定期會商制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全面落實各項應急響應措施。加強科技支撐。充分利用成都市數智環境系統、智慧工地平台、揚塵在線等信息化平台和VOCs走航觀測、衛星遙感監測技術手段實現污染源精准管控,強化電力數據的研究與應用,對重點行業企業安裝電力監控設備。加強治氣技術應用。加大多尺度噴霧(淋)除霾技術、汽車尾氣淨化裝置、餐飲油煙淨化裝置等科技治氣技術的推廣應用,適時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關鍵詞三:依法

《方案》提出將加大冬季戰役期間的監督幫扶力度,依法查處、嚴厲打擊相關環境違法行為。開展專項督查行動。配套制定冬季戰役督查方案,充分發揮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控調度指揮中心力量,組織力量分片區、分階段、分行業開展冬季戰役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督查,嚴厲打擊偷排漏排超排等環境違法行為,對違法企業進行信用懲戒。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以日常巡查發現問題較多區域和企業為重點,加密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執法檢查頻次,嚴厲打擊不落實應急減排措施、超標排污等違法行為。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在重污染應急期間,組織成都平原經濟區各市,針對交界區域工業源開展聯合執法,針對交界區域排放檢驗機構、主要貨運通道開展聯合檢查,針對交界處工地開展聯合督查。(王波)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