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貧在行動·四川篇(二)

“非遺+扶貧” 跑出脫貧奔康“加速度”

王軍

2020年11月11日09:22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近年來,四川省非遺保護碩果累累,目前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139項、省級611項。在精准扶貧路上,四川各地充分利用非遺資源,通過建立合作社、“互聯網+”、鼓勵傳承人創業等形式,引導群眾脫貧攻堅,在文化傳承中致富,成效顯著。

傳承一門手藝,發展一個產品

羌繡,原本叫扎花,擁有最原始古朴的技法:以白色粗布為底,在布上勾勒圖案或貼上剪紙,再用棉線、絲線或麻線繡制。羌繡這個名字首次提出是在1980年,取名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羌繡傳承人李興秀。

正在繡花的羌族婦女。人民網 王軍 攝

“我覺得‘扎花’涵蓋不了這門藝術的全部內涵,所以我稱其為‘羌繡’,這個說法漸漸為人接受。”在茂縣非遺傳習所內的工作室,記者見到了李興秀。她的工作室,也是羌繡展廳,作品既有裝裱的羌繡山水畫,也有五顏六色的羌繡服裝以及各式各樣的羌繡香囊等小飾品。

“把羌繡一代代傳承下去,是我最大的心願。”三十多年前,李興秀靠著一塊紙板、一支圓珠筆和三尺粗布,組成簡陋的繡花台,開啟羌繡傳承之路,收受徒弟傳授羌繡技藝,最終她也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累計培訓學員24000多人次,傳承42個徒弟。

李興秀是繡娘,更是羌文化的傳播者。她帶著精湛的羌繡繡品出現在國際商品博覽會上,讓羌繡獲得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如今,羌繡已從大山中走出,羌繡商品銷往了全球各地。

北川老臘肉是羌族的傳統美食,因其肉質紅亮、咸鮮適度、香味獨特而久負盛名,其歷史可追溯至大禹治水時期。這種古老的食物保存技法,在數代羌族兒女的手中傳承發揚,循環往復,已有千年之久。

北川老臘肉。人民網 王軍 攝

1989年,王華祁隨父做起了祖傳的手工老臘肉,因深得真傳和精髓,他家的臘肉深受客戶歡迎。幾年下來,王華祁成為北川手工老臘肉制作能人。

作為“北川老臘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華祁多次到臘肉產地,遍訪名師,拜師學藝,兼收並蓄,傳承與發展北川老臘肉的制作技藝。

在傳承古法傳統臘肉制作技藝的基礎上,王華祁成立了公司,主動適應市場對傳統食品的質量需求,引進低溫脫水和高低溫交替烘烤設備,模擬北川高寒地區風霜吹刷和低溫發酵環境,實現了北川老臘肉加工與現代科技的結合,黑豬臘肉成為其公司拳頭產品。

培育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百姓

2017年,王華祁的公司參與了北川壩底鄉通坪村的扶貧攻堅,承擔“川藏黑豬”新品種引進農業科技扶貧項目。公司投資800萬元,新建3600余平方米川藏黑豬母豬繁育場,形成年產仔豬5000頭規模。同時,與5個基地村簽訂生豬代養協議,建立了以壩底鄉通坪村為重點的成片高山生態黑豬代養基地,形成北川禹珍生態黑豬產業化聯合體,培育了一批代養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

其公司與養殖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或養殖大戶簽訂養殖合同,由公司墊支仔豬、仔豬飼料,全程進行技術指導和防疫服務,農戶養殖達標后,公司按合同訂單回收產品,除去公司墊支的費用,農戶每頭豬勞務費收入約1000元,雜糧轉化收入800元。

2019年,公司共生產仔豬3880頭,各基地代養3000余頭,農戶養殖黑豬訂單收入1567. 70萬元以上。其中建卡貧困戶80余戶,增收885. 32萬元。2020年,公司通過代養、贈送的方式,帶動縣內外6個貧困村預計增收1280余萬元。

在非遺保護傳承中開辟脫貧致富路。和北川老臘肉一樣,羌繡產業也在助力群眾脫貧攻堅。

在李興秀所在的茂縣,當地一方面依托民族傳統手工藝重點企業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一方面通過組建協會將分散的群眾組織起來,利用農閑或業余時間,開展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民族傳統手工藝生產活動,實現增收致富。以家庭經營自產自銷為主的家庭作坊及個體生產戶,部分也通過雇工、訂單等形式帶動周邊群眾生產增加收入。

學會一門手藝,全家有望脫貧致富。綿陽市安州區桑棗鎮的花廟土陶始於南宋前期,已有800年的歷史。綿陽市級非遺花廟土陶傳承人鄧忠華告訴記者,這種採用當地陶土制作的土陶產品,全年能帶來800萬左右的產值,其中土陶泡菜壇等產品較受消費者青睞。

綿陽市級非遺花廟土陶傳承人鄧忠華展示花苗土陶制作。人民網 王軍 攝

“目前,當地有70人在我的工坊工作,其中有20多位來自貧困戶家庭,10多位殘疾人。”鄧忠華稱,其中一對啞巴夫妻通過制作花廟土陶,月收入已達到1萬元。

建設一批工坊 探索一種模式

鄧忠華的工坊是政府推進建起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也是扶貧車間的重要形式。

從2018年7月以來,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超過2000所,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增收。四川在貧困地區全面推進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推動非遺助力精准扶貧。目前,全省共有百多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其中大部分工坊所在地區為國定貧困縣。

為全面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切實提高工坊非遺產品銷量,四川省以非遺購物節為契機,與各大電商平台合作,廣泛發動相關市州,組織非遺扶貧工坊積極入駐各電商平台,並開設了四川非遺購物節網絡服務平台、制作發布《四川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上線指南》,及時更新相關動態、培訓資料、電商政策等,對工坊網店運營工作進行具體指導。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實現了全部線上展示展銷。

“非遺+扶貧”跑出了脫貧奔康“加速度”,這是在文旅融合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以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非遺與現代商業無縫對接,實現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一種扶貧模式。

8月27日至28日,全國非遺助力精准扶貧經驗交流活動在四川北川舉行。會議強調,各級文化旅游部門要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高度,認識非遺助力精准扶貧的重要意義,大力推動非遺助力精准扶貧工作。

會議提出,各地要鼓勵全國范圍內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並為其提供必要支持﹔要加大培訓的覆蓋面和針對性,優化培訓形式和內容﹔要幫助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對接網絡市場銷售需求,拓寬非遺產品的市場渠道﹔要及時總結經驗、宣傳典型、推廣先進,營造關注、支持和參與非遺助力精准扶貧和鄉村振興的社會氛圍﹔要探索建立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實現扶貧就業、產業發展、文化振興共贏。

當前,四川正在穩步推進各項工作。

【相關閱讀】

文化扶貧在行動·四川篇(一):挖掘民族文化富礦 助推旅游產業發展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