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忠山賞菊花吃花糕 瀘州人這樣過重陽

2020年10月23日10:28  來源:瀘州新聞網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重陽]登忠山賞菊花吃花糕 瀘州人這樣過重陽

說到重陽節,很多人會想起唐代詩人王維那首著名的詩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四句28個字,說出了唐代重陽節的三種節日習俗:登高,身佩茱萸,與親人團聚。

瀘州地方民俗學者陳鑫明表示,在瀘州,重陽節也有登高、賞菊、吃花糕等習俗。

孝親敬老

農歷九月初九被稱為“重陽節”,這個名字的由來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數字崇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是個很特別的數字。古人認為“九”代表著“極大”“極盛”“全部”,九月初九被人們看做是一個大吉大利、值得慶祝的節日。同時,在《易經》中,數字“六”被定為陰數,數字“九”被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有兩個“陽數”,因此被稱為“重陽節”。

1989年,我國政府將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將傳統與現代和諧地結合起來,使這一傳統佳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新式節日。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有文體、書畫、歌詠等多種活動。”陳鑫明說,如今,每到重陽節,瀘州開展的各種孝老敬親活動越來越多。

登高遠眺

重陽節登高是由來已久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登高遠眺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陽之佳,在於秋高氣爽,風霜高潔。”在陳鑫明的記憶中,兒時每逢重陽必登高,而登高首選之地就是忠山。除了忠山,五峰山也是瀘州人重陽登高的一大去處。登臨峰頂,縱目遠眺,沱江、長江匯流,煙波浩渺,江中舟揖如織,風景異常優美。加之瀘州產好酒,登高時飲酒,飲酒后賦詩,也成為文人們的一大雅事。

舉家賞菊

說到重陽節的文化內涵與傳統習俗,與菊花不無關系。可以說,重陽節首先是一個關於菊花的節日,中國歷來就有賞菊花、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古稱“長壽酒”,有養肝、明目、延緩衰老等功效。

在瀘州,重陽節前后,正是野菊花盛開的時候,登高途中採上一束黃色的野菊花,是一大樂事。陳鑫明形容彼時場景:“舉家賞菊去,人奉一束歸。”而採集的野菊花,自然也是有用處的,“做成菊花枕頭,清肝明目”。

除了賞菊採菊,陳鑫明還記得,兒時澄溪口有家朱氏醫館,每到重陽節,醫館的女主人就會煮上菊花茶,免費提供給過往行人飲用。而在小市,有酒館會賣黃花酒(菊花酒)、香花酒(桂花酒),很多人都會前去買來飲用。重陽糕(花糕)也是人們必吃的,九層重陽糕意喻步步登高、萬事俱高。

佩戴茱萸

象征重陽節的植物,除了菊花,還有茱萸。

“男女老少折茱萸插頭上,不僅美觀好看,而且表示以度重陽之節。”陳鑫明介紹,茱萸香味濃,有驅虫去濕、祛除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除了隨身佩戴茱萸,人們還會將茱萸懸挂屋內,用以驅虫辟邪。有水井的人家,還會在井邊種上茱萸,“葉落井水中,此水無瘟疫”。

除了這些習俗,在瀘州,人們還有江灘放紙鳶、吃羊肉湯等習俗,可謂是“玩轉重陽,多姿多彩”。

川江都市報記者 劉明霞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