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淺海 燕啼大洲

2020年10月19日09:12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魚躍淺海 燕啼大洲

大洲島的沉船。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萬寧大洲島的內灣。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編者按

位於萬寧市東南部的大洲島,是環海南沿海線上最大的島嶼。自唐宋以來,扼守航線要道的大洲島便一直舟楫如梭,后又因盛產燕窩,引得周遭漁民頻繁登島作業,以至於海島海洋生態系統變得岌岌可危。人鳥相爭,大洲島的命運何去何從?

自1990年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大洲島國家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以來,越來越多的漁民選擇退場,一張覆蓋海陸空的立體防護網也越織越密。

從竭澤而漁到自發保護,再到與自然和諧共處,如今,大洲島上一隻隻金絲燕、一株株龍血樹肆意生長,成為海南著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生動注腳。

一切都是為了回到最開始時的模樣。

兩嶺三峰枕海壁立,一條長800米、寬40米的弓形銀色沙洲橫貫其間,由此構成陸地面積4.36平方公裡的大洲島全貌。

大洲島是環海南沿海線上最大的一座荒島。說是荒島,這裡卻從不缺少故事。

自唐宋以來,扼守航線要道的大洲島便一直舟楫如梭,一艘艘貿易商船自廣州、泉州、揚州等通商口岸通往東南亞島嶼諸國時,總會選擇在此寄泊、避風或補給,后又因盛產燕窩、魚貨,成為周遭漁民最鐘情的天然漁場。

匆匆過客如雲煙,來了又走,他們帶走一些東西,也給大洲島留下歷史的印跡。

扼守海絲之要道

無人機緩緩升起,澄澈如鏡的大洲島海域幾乎將整個航拍畫面溢滿。調轉鏡頭角度,會發現其島嶼輪廓看起來像船,像豬,又像象,由此也收獲獨洲(舟)山、獨珠(豬)山、象石(山)等諸多古稱。

海南方志與航運著作中,大洲島及其古稱出現的頻率頗高。

“廣州東南海行,二百裡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又南二日行,至象石,又西南三日行,至佔不勞山……”唐代地理學家賈耽在《皇華四達記》一書中,曾對“廣州通海夷道”即廣州至馬六甲、馬六甲至斯裡蘭卡的路線有詳細記載,其中所提及的“象石”,正是大洲島。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章佩嵐認為,唐代以來,我國海上貿易蓬勃興起,以“廣州通海夷道”最為重要。可見,大洲島從那時起已扼守海上交通之要道。

此后的數百年間,往來於南海海域的中外貿易商船更加頻繁,盡管航線屢有變化,大洲島卻從未淡出過往來商船的視線。

清代洪亮吉《乾隆府廳州縣圖志》所載:“獨州山在州(指萬州)東南海中,周六十裡,又名榜山,海舟多泊灣於此,南番諸國人貢,視此山為表。”清代康熙時期《萬州志》也稱:“(獨洲)嶺在海中,周圍六十余裡。南番諸國進貢,視此山為准。”被不遠千裡而來的異國商船視為華夏大地之標志,大洲島在中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作用可見一斑。

翻閱《鄭和航海圖》,海南東部海域僅有一句注釋:“獨豬山艮針,五更,船用艮寅針,十更,船平大星。”可見就連鄭和七下西洋,也是以大洲島作為航標。

環海南島近海島嶼不在少數,往來舟楫為何偏偏鐘情於大洲島?“大洲島兩嶺夾一灣,是船舶躲避風浪的天然屏障。再加上距離陸地最近不過五六海裡,商船上岸補給十分方便。”在萬寧本土作家鄭立堅看來,大洲島為過往船隻提供避風、補給場所,扮演的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驛站”角色。

良巢引得燕來棲

過往商船青睞於大洲島的港闊水深,一群群金絲燕則看中島上陰暗狹窄的天然裂縫和洞穴,紛紛選擇在此安營扎寨。每到繁殖期,這些小家伙的大舌下腺大量分泌粘性膠狀液體,所凝結而成的巢便稱之為燕窩。

“獨洲嶺,一名獨珠嶺,南海中風帆半日可到,峰勢插天,周圍三十裡,有田數畝,鳥獸蕃息,近產燕窩。”早在明萬歷年間,《瓊州府志》便有大洲島產燕窩的記載。而在《咸豐瓊山縣志》中,也稱“萬州海島中石岩陡絕處亦產之(海燕窩)”,且“較洋燕窩售自番舶者更佳”,可見海南自古以來就有金絲燕活動。

據生活在大洲島附近的漁民反映,大洲島歷史上曾有多個洞內有金絲燕棲息,金絲燕最大種群達到200多個巢。

究竟是誰最先發現它們,當地人莫衷一是。這一謎題或許已無法知曉,卻讓大洲島自此開啟了長達數百年的燕窩採摘史。

採燕窩是個高難度的活計。金絲燕多在懸崖陡壁的隙縫裡營巢,離水面十到二十米高,洞外荊叢藤蔓蕪雜且遮天蔽日,洞內扑朔迷離又迂回陰森,當地漁民往往會帶上竹梯、蠟燭、手電筒泅水而入攀岩作業,不是行家,難有收獲。

只是由於利欲的誘惑,濫採偷採嚴重,致使金絲燕生息的環境被人為破壞,種群數量逐漸減少。至20世紀80年代,大洲島金絲燕僅剩不到10巢,均棲息在島上一個叫“南羅燕洞”的洞穴內。直到1990年,大洲島成立國家級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濫採燕窩的行為得到制止,金絲燕的種群數量終於趨於穩定,目前約有30隻。

攀著高聳的崖壁往上爬,如今在大洲島南羅燕洞外,依舊可見有人斗折蛇行,但那不是採摘燕窩的漁民,而是為守護金絲燕不惜以身犯險的科研工作者。

“要保護金絲燕,首先我們得了解它。”在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劉國琪看來,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和恢復工作的逐步推進,讓他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恢復這一種群。

耕海牧漁奏新歌

盡管是環海南沿海線上最大的島嶼,大洲島依舊小到可以一眼望穿。

小雖小,位置卻剛剛好。因處於瓊東上升流顯著海區,附近又有太陽河等入海徑流,使得大洲島海區富含大量的有機營養物質,吸引大量海洋生物群落棲息於此。循著一尾尾滋味鮮活的海魚而來,附近村庄的世代漁民在此耕海牧漁,墨魚、烏賊、馬鮫魚或各種蝦、貝、藻類,便都成了衣食之源。

生活在萬寧市東澳鎮新潭村的村民們還記得,20世紀40年代,萬寧東部沿海地區出現飢荒,是物產豐富的大洲島在危難之際給族人帶來了一線生機。

這當然不是大洲島第一次為附近漁民提供庇護,數百年來的靠海吃海,讓新潭人將大洲島海域視作“祖宗海”,甚至在島上搭建起3座宗廟。每次出海,漁民們都會備足供品,入廟祈禱出海平安,滿載歸來。

“一般都是早出晚歸,但要是碰上風浪,還得在島上躲避幾日,為求方便,漁民們便在島上搭建了簡易油布棚臨時居住。”回憶起半個世紀前第一次登上大洲島時的場景,68歲的新潭村村民劉亞林至今記憶猶新,“除了兩嶺間的沙洲,整個海島上幾乎遍地是樹,不時還看到穿山甲、蜥蜴和蟒蛇竄出,簡直就是一個原始荒野,美極了!”

只是再美的大洲島,也抵不住延續數百年的人類捕撈活動干擾。

1990年,大洲島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4.2平方公裡島嶼陸地及周邊65.8平方公裡海域內被禁止各類生產活動。隨著一項項保護政策和舉措的實施,濫採燕窩、砍伐毀林等嚴重破壞生態資源和金絲燕棲息環境的行為得到制止,島嶼與海洋生態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如今,新潭村漁民們在政府的幫扶下轉場至遠海作業。而另一邊,得到喘息機會的大洲島海域,也正重現著久違的魚躍景象。(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