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涼山:會東挑花繡 游走於針尖的民間藝術

2020年10月16日09:01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會東挑花繡 游走於針尖的民間藝術

刺繡是我國民間傳統手工藝,歷史悠久。會東縣位於川滇交界處,在不斷吸收周邊技藝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刺繡風格。

會東刺繡裡最特別的是挑花,挑花技藝始於唐宋,成熟於明末清初。其技藝在秉承漢族挑花技藝特點的同時,吸收了彝族、苗族的挑花風格,並自成一體,在會東縣新街鎮一帶尤為盛行。挑花工藝通常不繪圖樣,而是在挑花者心裡構圖后直接數紗用針,以底布經緯線形成的“十”字為坐標,以對角插針成“X”形為最小單位,再把這些最小單位連續起來,延伸開去,組成齊整美麗的圖案。

會東挑花按技法分為明挑和暗挑。明挑,是底布正面朝上,從正面行針,於正面出花,這種技法簡單易學,比較普遍。暗挑,是底布反面朝上,而於朝下的底布正面出花,能使圖案背面顯示出脈絡清晰的行針路線,畫面更加整齊美觀,富於變化。

會東挑花以顏色分為素色挑花和彩色挑花。素色挑花,以白色或藍色平布為底,用青線或白線挑繡,圖案多為花鳥、家畜形象。彩線挑花,以青色或其他深色布料為底,用彩色絲線挑繡,採用厚重的滿挑方式,這種技法圖案豐富,構圖嚴實飽滿、繁而不亂,色彩華麗。

會東刺繡中還有一種常用的技法叫補花繡,又叫貼布繡,是一種將其他布料剪貼繡縫在服飾上的刺繡形式。其繡法是將貼花布按圖案要求剪好,貼在繡面上,也可在貼花布與繡面之間襯墊棉花等物,使圖案隆起而有立體感。

在會東縣新街鎮一帶,繡品處處可見,常見的有被單、背帶、圍裙、衣褲、鞋襪、錢包、香袋等。許多以動物和日常生活為題材的挑花,充分反映了當地人獨特的節慶和婚嫁習俗。(王德婧 李珂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勤華 整理)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