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啊,我聽見/谷穗堆,風在吹/星星在,家的北”四川大涼山音樂人吉胡這一首抒情色彩比較濃的民謠音樂,以“長子”視角描述一個彝族男子的成長故事,感動了無數人。記者昨日獲悉,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正式發布,四川音樂人原創的《長子》《大涼山上卡沙沙》和其他10首歌曲成功入選。2014年起,“中國夢”主題歌曲創作推廣組委會遴選出了《光榮與夢想》《時間都去哪兒了》等“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在神州大地廣為傳唱。
記者了解到,第八批入選的12首歌曲中,有抗疫歌曲《堅信愛會贏》《武漢伢》,令人動容,催人奮進﹔有時代特色濃郁的《人民是天》《錦繡小康》,歌頌中國人民脫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有寄意鄉愁的《聽到花兒就想家》《年畫》﹔緬懷民族英雄的《風中的訴說》,唱響深情思念﹔還有民族風情扑面而來的《石榴紅了》《此生最愛是梨園》﹔《你笑起來真好看》小朋友朗朗上口……
四川獲選的歌曲《長子》,作品以長子立意,以朴實的音樂語言,描述彝族青年追夢圓夢的內生動力和人性之美,表達了中國“長子”家風傳統價值觀。歌曲《大涼山上卡沙沙》,作品傾訴彝家兒女對黨和政府牽挂大涼山的感恩感激,歌曲曲風優美,民族特色鮮明。省音協主席林戈爾昨日向記者介紹,省音協聯絡了各市州音協、藝術院校、專業院團以及重點掌握的詞曲作者,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報送歌曲。“《長子》《大涼山上卡沙沙》的成功入選,彰顯了我省歌曲創作者緊扣時代脈搏,謳歌偉大新時代的創作激情﹔同時,對我省歌曲創作必將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省音協將借著這股激勵的東風,團結引領我省廣大詞曲創作者再攀高峰。”
“可愛的武漢伢/這是我的家,我們守護她”,疫情發生后,這首武漢音樂人創作的歌曲《武漢伢》,用深情的旋律將武漢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武漢人的視角一一描述。歌詞中,有熱干面,揚名中外的黃鶴樓﹔有滿載歸程的大橋,童年的記憶,都是這些武漢音樂人們從小到大,無論走到哪裡都惦記的根。“單曲循環,每次聽,眼睛都是濕潤的。”網友紛紛發聲力捧。(成都日報記者 陳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