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會現場。黃嵐 攝 |
人民網成都9月29日電 (黃嵐 朱虹)今日,記者從四川省全面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四川省水質斷面優良率排名全國第五位,四川省被國務院評為貫徹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
今年8月國家最新的水質監測數據顯示,87個國家級水質考核監測斷面,優良水質斷面84個,比推行河長制之前的2016年增加了21個優良水質斷面,主要河流出川斷面水質全部優良,四川切實擔起了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重任。
全面建立“五大體系”,河湖有了守護者和代言人
四川全省所有7415條河流、7817座水庫、2458條長年流水渠道和12個濕地全部納入河長制管理﹔將瀘沽湖等29個重要天然湖泊納入湖長制管理。所有河流湖泊編制“一河一檔”“一河一策”,做到了因河施策統籌管理。
同時,全省設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湖長7萬余人。省總河長由省委書記彭清華,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擔任,22名省領導擔任全省主要河湖河長、湖長﹔市、縣、鄉各級河長、湖長均由同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有關負責同志擔任﹔此外,各地還設立了民間河長、記者河長、企業河長、專家河長、河小青等愛河護河組織,探索建立了河長+警長、河長+檢察長等體制機制﹔省市縣設立河長制辦公室,確定河長聯絡員單位,共同承擔河長制湖長制統籌、組織、協調、督導、考核工作。2017年以來,全省河長、湖長累計巡河巡湖145萬余次、整治各類問題約34萬個。
此外,還建立巡河問河、督查暗訪、考核激勵等29項河長制、湖長制的相關制度﹔頒布了《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雅安市村級河(湖)長制條例》,正在抓緊制定《四川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條例》以及相關支水(河)流域和其他流域河長制和相關環境治理的法律法規。在全國率先出台了河長制提示、約談、通報制度,針對河湖管理存在的問題,四川共發出提示單169個,約談了44人次,對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通報了1624次,問責122人。
在全面建立推進體系方面,四川每年各級各地層層召開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現場工作推進會議,全面部署本區內的河長制湖長制相關工作。與重慶、甘肅等四川周邊的7個省市全部簽署聯防聯控的河長制湖長制協議,加強與公安、檢察院等司法機關的銜接配合,依法向檢察院、人民法院、公安部門移送涉水(河)案件99起。
同時,四川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無人機等現代化手段進行巡河查河,實現與國家層面、市縣層面以及相關部門層面的河長制湖長制相關數據的共享。對國家移交的2.2萬個疑似影響河湖生態環境問題的衛星照片,用信息化的方式進行檢查、查實。2019年,四川省智慧河長“一張圖”被國家評為智慧水利優秀應用案例,中央電視台“發現之旅”予以專題報道。
全面開展“四項行動”,河湖保護治理成效顯著
圍繞水資源保護、河湖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以及執法監管等重大的河湖管理治理任務,深入開展在四川獨具特色的“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
首先,強力開展清河行動。對河湖岸線2756個亂建、亂堆、亂採、亂佔問題開展強力整治﹔健全和提升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和處置體系,覆蓋全省92%的行政村﹔開展長江干流“清江行動”,累計清理砂石堆場168個,處置採砂船舶55艘。
其次,強力開展護岸行動。完成長江(金沙江)、黃河等主要江河河道管理范圍劃定﹔在嘉陵江、渠江等主要通航河流開展非法碼頭治理,整治非法碼頭250座﹔在適宜的水域岸線鋪設生態綠道1.4萬公裡。
第三,強力開展淨水行動。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1550個建制鎮已具備污水處理能力﹔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排放,5100個行政村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加強黑臭水體系統治理,104個黑臭水體已治理完成﹔深入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四年負增長,關閉搬遷相關環保不達標養殖場2428家。
第四,強力開展保水行動。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把“節水優先”擺在突出位置﹔實施岷江向沱江跨流域補水23.7億立方米﹔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40處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完成達標建設﹔治理長江、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1.47萬平方公裡﹔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593座小水電站有序退出﹔全省2555座水電站實現生態流量的在線監測,全面啟動長江流域禁漁退捕工作,完成10257艘漁船上岸、16480名漁民退捕。
推進河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人民滿意幸福河湖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下一步,四川將抓住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戰略機遇,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在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格局中,不斷推動河長制湖長制“有實”更“有能”,讓川蜀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嚴格水資源管理保護。強化水資源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和水功能區管控﹔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標准化建設﹔整體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二是提高河湖現代化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各級河長、湖長履職盡責能力,用新時代河湖管理保護現代化治理理念管河治河,推進“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示范河湖。
三是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加大水污染、水土流失、黑臭水體、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提高污水處理和城鄉垃圾治理能力,確保所有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劣V類斷面全部消除。
四是嚴格督導考核。進一步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持續開展督查暗訪,壓緊壓實各級河長、湖長工作責任。
五是加大全社會參與力度。持續開展河長制湖長制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家庭活動,營造全社會愛河護河意識,形成全民管河護河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