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9月30日電 好消息,國慶節也可自駕去攀西晒太陽!9月20日位於雅西高速姚河壩大橋處突發高位塌方,造成道路中斷,經過6天的的緊急搶險處治,9月26日16時,雅西高速姚河壩斷道處恢復單幅雙向通行!
險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使命。此次搶險工作,全體搶險人員克服地質條件復雜、氣候多變、高空作業等危險因素,近一周的艱苦鏖戰,再次展現了四川交通人不畏艱險的責任與擔當。
“在保証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搶險速度,智能監測團隊通過實時觀測橋梁和高危邊坡的變形及位移數據,為此次的搶險施工保駕護航,是幫了大忙的!”在此次險情順利搶通的背后,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公路設計院)團隊所帶來的智能監測高科技功不可沒。
為何高位塌方?雅西高速地形復雜
雅西高速展布在崇山峻嶺之間,山巒重疊,地勢險峻,每向前延伸一公裡,平均海拔高程就將上升7.5米,也被稱作“天梯高速”、“雲端上的高速公路”。也被國內外專家學者公認為國內乃至全世界自然環境最惡劣、工程難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山區高速公路之一。
沿著四川盆地邊緣向橫斷山區高地爬升, 雅西高速穿越中國大西南地質災害頻發的深山峽谷地區,地形條件極其險峻,地質結構極其復雜,氣候條件極為多變,生態環境極其脆弱。
自8月中旬以來,四川多地出現連續強降雨,並誘發地質災害,包括雅西高速、都汶高速、成樂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線,出現泥石流和塌方等災害,致使道路中斷。
正是由於雅西高速展布於地形地質復雜的山區峽谷地帶,一到汛期,便會經常發生山體垮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導致雅西高速中斷。
塌方后緊急救援 這項高科技為施工安全保駕護航
面對突如其來的塌方,20日中午,四川公路設計院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統籌安排下,派出了橋梁、地質、岩土、檢測、監測等專業12名技術人員到現場配合開展災損調查、檢測監測等工作。
為保障現場搶險施工人員作業安全,由四川公路設計院新成立的“山區橋梁防災減災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團隊攜帶專業設備,於20號當天晚上就抵達了現場,21號上午在現場踏勘后確定了監測方案,21號下午開始監測系統的部署,23號凌晨完成系統部署和調試,開始監測預警工作。
危岩上下是正在搶險的工作人員,而在橋梁和對面山腰上則是四川公路設計院山區橋梁防災減災中心技術人員忙碌的身影。完成傾角計、位移計、裂縫計等傳感器安裝工作,實現監測設備與系統平台的集成和數據對接,讓邊坡雷達遠程監測系統投入使用.....技術人員通過智能化設備24小時不間斷查看並分析高危邊坡和橋梁的實時變形數據,再將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及建議,匯報給相關單位,為應急搶險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為什麼要在這次搶險工作中開展智能監測?在一線現場的四川公路設計院智能監測中心主任吳滌告訴記者,一是保障現場邊坡危岩體清除等施工作業過程中現場的施工人員和裝備安全,如遇有二次災害發生,提前預警﹔二是保障左幅橋開放單幅雙向通行后,左幅橋梁結構的運營安全。
在條件惡劣的山區如何作業,吳滌告訴記者,監測團隊首先採用邊坡雷達和三維激光掃描等新技術對危岩體的變形位移情況進行連續實時監測,同時採用拉線式位移計對坡頂鐵塔周邊地表的變形進行實時監測。“此外,對面臨崩塌體正面沖擊風險的姚河壩大橋左幅橋進行了智能監測,主要監測橋墩的傾斜度、梁體的位移情況、以及裂縫寬度的發展變化等。”吳滌介紹到,相關的監測指標一旦超過預警值,我們的工程結構安全智能監測雲平台就會自動通過短信、微信向現場人員發布預警消息,施工作業人員可提前撤離,現場交通可臨時管制,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
“通過智能監測,為左幅橋盡早開放單幅雙向通行創造了條件,為現場搶險的施工作業人員提供了安全保障。”吳滌說到,左幅橋在9月26日就開放了交通,現場搶險工作也比較順利,智能監測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記者還了解到,四川公路設計院應急搶險技術團隊通過使用橋梁檢測車、全站儀等先進設備,歷時4天完成了姚河壩大橋災損情況應急檢查,包括對橋面系及附屬設施、上下部結構和墩柱豎直度的全面檢測,並正式出具了檢查報告和荷載試驗報告,為道路搶通保通和交通組織提供了重要依據。此外,設計院技術團隊還與相關方討論了右側山體危岩的排危方案,並提交排危應急處治設計文件﹔確定了大橋應急處治方案,研究討論了橋梁恢復重建方案,同步開展了國道108線水毀段災害調查工作。(王波)
新聞多一點:
9月26日14時,四川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高速公路六支隊、四川省交通運輸廳高速公路交通執法第五支隊、雅西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通告,經緊急搶險處治,現姚河壩大橋(西昌至成都方向)具備管制通行條件,對G5京昆高速公路石棉至彝海段應急管制通行,姚家壩特大橋小車單幅雙向通行。通告如下:
2020年9月20日,G5京昆高速公路(石棉縣境內)2084公裡600米處發生高位危岩崩塌造成姚河壩大橋(成都至西昌方向)橋面垮塌,導致雙向交通中斷。經緊急搶險處治,現姚河壩大橋(西昌至成都方向)具備管制通行條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決定對石棉至彝海段進行應急管制通行。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管制路段
G5京昆高速公路石棉收費站至彝海收費站(2062Km+200m至2133Km)。
管制時間
2020年9月26日16時起至搶險處治作業完成,具體管制結束時間以搶險處治情況為准。
管制措施
該管制路段實行雙向分時段分車型通行,其中2083Km至2086 Km路段實行單幅雙向通行,具體措施如下:
成都至西昌方向:每日8時至22時僅允許載客汽車通行,22時至次日7時僅允許車貨總重49噸以下,軸荷載13噸以下貨車(不包括超限運輸及危化品運輸車)通行﹔
西昌至成都方向:每日8時至22時僅允許載客汽車通行,22時至次日7時僅允許車貨總重49噸以下,軸荷載13噸以下貨車(不包括超限運輸及危化品運輸車)通行﹔
在管制時間內需通行該路段的受管制車輛請繞行其他國省縣道通行。
9月30日、10月1日以及10月7日、10月8日全天時段禁止所有貨車通行,僅允許載客汽車通行﹔10月2日至10月6日,每日0時至7時僅允許車貨總重49噸以下,軸荷載13噸以下貨車(不包括超限運輸及危化品運輸車)通行,禁止所有載客汽車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