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練習生培訓產業 揭開造星之城秘密

2020年09月19日08:05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深入練習生培訓產業 揭開造星之城秘密

  2020年的偶像選秀呈現出空前的激烈態勢:無論是選女團的《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還是男團節目《少年之名》,在吸引極大關注度的同時,也反映出中國自己的偶像制造產業鏈越來越完善的發展態勢。

  從2004年開始,憑借李宇春、張靚穎、張杰、譚維維等選秀人才的崛起,成都有了“選秀之都”的稱號。經過16年的蛻變,曾經的“選秀之都”已逐漸升級為“造星之城”。

  如今,成都的練習生資源不僅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經紀公司的慕名而來,更是成為追逐夢想的少年的聖地。著名作曲家趙季平曾坦言,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成都除了引進人才之外,更需要打造自己本土的音樂力量。

  在半個月的時間裡,記者通過調查走訪的形式,親身體驗了練習生的訓練、生活,並採訪到ETM活力時代的聯合創始人趙偉偉、新華貝易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童亞娜等,通過他們反映的現狀,讓大眾了解到練習生們追逐夢想的真實生活。

  現場直擊

  專業度與偶像的力量

  吸引他們來到成都

  這是ETM活力時代下屬活力星銳藝能培養中心暑期班的最后一節課,2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將接受表演、聲樂以及舞蹈考核。

  推開位於27層的培訓中心大門,除了有兩間大一點的排練室之外,更多的是一間間單獨的練習室,4∼5個平方左右,裡面除了桌椅,沒有其他擺設。“學員們可以提前申請,在房間裡自己練習或休息。”趙偉偉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韓國有些機構的練習室甚至更小,練習生們的聲樂練習、文化學習、課余休息都在其間進行。

  在培訓中心,學員們隻要見到老師,都會接近九十度鞠躬,大聲喊道:“老師好”。在考核時,除了正在表演的學員之外,其他學員一樣會注重形態,顯得特別有精神。剛開始從事這個行業時,包括趙偉偉在內的公司主要人員都前往韓國進行過系統的學習。

  當天記者看到的暑期班學員,最小的13歲,最大的也不過23歲。除了成都本地的學員,更多來自合肥、武漢、廣州,甚至還有在美國念大學的。

  20歲的王雨晴來自合肥,“我在加州聖地亞哥分校學了四年戲劇專業,現在正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學的是生物科技。”她告訴記者,自己心底一直想從事演藝事業。“去哥倫比亞大學(位於紐約曼哈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百老匯在那兒。”

  在美國學了四年戲劇,王雨晴也當了四年演員,所以這次回國參加暑期班的培訓費,是她自己掙錢來支付的。“聽我學妹說這裡很不錯,周震南就是從這裡培訓出來的。”

  同樣因為周震南而選擇來到成都練習的,還有18歲的武漢女孩張楚煊,她暑假結束就要去紐約大學了,來到這裡培訓,也是因為她喜歡的周震南曾在ETM活力時代練習了好幾年。

  馬不停蹄

  從別人休息的時間裡

  擠出實現夢想的時間

  參加暑期培訓班的學員們剛為自己的夢想踏出第一步,而新華貝易YES!CAMP廠牌的練習生們,正在離夢想越來越近。在青羊區一幢稍顯老舊的寫字樓裡,屈柏宇、劉聰、馬昊文、金澤雨、郭東興、劉星佐正在跟著舞蹈老師練習齊舞,一遍又一遍,一跳就是一小時。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22歲,其他都是00后,身高都在1米8以上。

  與其他練習生相比,YES!CAMP廠牌的練習生們都在上學,練習時間主要在周末和寒暑假。“從下午1點開始,到晚上11、12點,有行程的話會更累。”剛滿19歲的屈柏宇,是目前廠牌中人氣最高的一位。“我們基本上是從別人休息的時間裡,擠出實現自己夢想的時間。公司也很看重我們的學業,我高考的時候公司直接幫我停掉幾個月的行程和訓練,讓我安心高考。”

  屈柏宇是在一個動漫展上被發掘的,瘦瘦高高的他天生巴掌臉,大眼睛、高鼻梁,很像日本漫畫中的人物。“當時也沒有和爸媽溝通,直接就來了。因為我們家屬於放養式教育,隻要不是違法亂紀的事情,爸媽都會支持我。”屈柏宇這樣對紅星新聞記者說。

  在新華貝易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童亞娜看來,現在對偶像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必須得品學兼優。“我們不會耽誤學習。如果你選擇走藝考這條路,我們平時的訓練實際上是給你專業加分的。”

  剛從優酷男團綜藝《少年之名》回來,屈柏宇又馬不停蹄地與周筆暢、胡海泉、胡夏、沈南一起錄制音樂綜藝《街頭音浪》,粉絲數也蹭蹭漲到近50萬。問他想過“單飛”嗎?他的回答沒有絲毫猶豫:“沒想過,因為我覺得兄弟之間團魂太重要了。”

  不會圈養

  如何讓家長放下顧慮

  以及合約問題

  “YES!CAMP廠牌”的練習生,進入公司練習時絕大部分都是未成年,如何管理的確是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家長起初接觸時都有這樣的疑問,所以每次面試我們都會請家長一起過來,看一下公司是什麼樣子,也看一下我們簽的孩子是什麼樣子、什麼氣質。”童亞娜告訴紅星新聞, 公司關於未成年練習生都有硬性的安全規定,“所有人的保險都是買了又買,出差有出差的保險,平時有平時的保險。也會跟家長保持溝通,我們不會把孩子‘圈養’在我們這兒。”

  這方面,趙偉偉也感同身受。“溝通成本肯定是有的,但是現在的家長因為年紀的緣故,大部分還是認同小孩的成長和教育不只是走應試教育這一條路。除了健康快樂,他們也願意支持孩子們的夢想。”

  在ETM活力時代的暑期培訓班中,紅星新聞看到年紀最小的學員隻有13歲,但與其他年紀大的學員相處都非常融洽。“很多小孩子來我們這裡之后,會更有團結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以前在學校相對孤僻的小孩,來到這裡會更加放鬆,因為大家都喜歡唱歌跳舞。”趙偉偉說。

  練習生的合約問題經常成為關注焦點,前火箭少女101隊長Yamy也曾在解約風波中提及“霸王條款”。那麼,這是否是該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呢?

  對此童亞娜表示:“沒有人能夠強迫另外一個人去做任何事。未成年的練習生都是家長帶著一同來簽約。你如果覺得公司不靠譜,可以不簽。”趙偉偉則透露,簽約期限有長有短,“最短的兩年,簽的(時間)越長其實我們付出也越多。”據紅星新聞了解,目前練習生這個行業裡,普遍簽約年限在6到8年之間。

  時代差異

  機會更平均了

  但“出圈”也更難了

  當下的偶像,和當年李宇春、張靚穎、譚維維等選秀明星相比,有顯著差別。“以前的藝人(出名)是因為自己的天賦,更是因為有好的機遇。可能有些人的天賦甚至比李宇春她們還好,但卻沒能抓住機會。”趙偉偉說,“現在我覺得這個機會對所有人來說相對更開放,公平性也更好。”

  童亞娜還提到了受眾群體的變化:“選秀初期出來的偶像,群眾基礎會非常好,她們上台面對的是大眾。而現在不管是男團女團,很大程度上都是固定在粉絲圈,就是我們說的沒有出圈。”

  通過這兩年的觀察,童亞娜發現:地域性其實是有優勢的。“之前我們做調研的時候,發現在日本其實地域性是比較明顯的。有關東的公司,也有關西的公司,還有東西練習生的battle。在中國,地域性卻不太突出。成都這兩年‘網紅城市’屬性比較重,而且娛樂業很發達,涌現出很多優質的藝人,所以成都做地域性男團是有優勢的。”童亞娜說。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來到成都做練習生?“演藝這個東西是急不得的,就跟稀飯一樣,慢熬有慢熬的道理。”在趙偉偉看來,成都這種特質對於年輕人的孵化會更合適。“北京的競爭很激烈,在高壓的環境下肯定會有很多灰色的東西存在。你如果已經站在行業的塔尖,你去針鋒相對沒問題。但是你作為一個年輕人,想要踏踏實實練習、學習,成都就是非常好的選擇,該有的都有。除了北京、上海以外,成都是最好的選擇,甚至有時候比上海還好。”

  優勢劣勢

  好苗子很多

  但運營推廣仍有不足

  在之前的採訪中,童亞娜透露《少年之名》參加節目的84位少年,來自川渝地區的佔了約四分之一。但這些人中隻有5位少年來自成都的公司,其中新華貝易就佔了4個。“很多做偶像的公司都把成都的男生選走了,去北京上海了。雖然我們成都的人才很多,但是這麼多人才被其他地方的公司給選走了,也蠻可惜的。”童亞娜說。

  “從產業結構來看,成都並沒有一家經紀公司在全國處於一線或准一線的位置。”趙偉偉告訴紅星新聞。

  誠然,作為“選秀之都”,成都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出口這一塊,坦白講成都本地能夠給到的直接機會很少,變相增加了我們的運營成本。”趙偉偉說,“我們前年要拍一首歌的MV,需要一定體量的室內錄影棚,遍尋全市,才在峨影廠找到一個80年代搭建的棚,各類成本最后算下來,還不如去韓國更有性價比。”

  而在童亞娜看來,偶像藝人商務上的出口也會有限制。“粉絲願不願意為偶像買單,是我們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比如男團的消費群體裡,以15歲∼35歲的女性居多,但是對口這部分人群投放消費產品的公司基本都在上海、北京,這是我們的劣勢。”

  寶藏成都

  做好“身邊的偶像”

  吸牢本地粉絲

  9月12日,第一次廠牌家族粉絲的見面也在成都舉行。童亞娜說,想看看做“身邊的偶像”這條路前景如何。“大數據顯示,我們的粉絲構成前三名是成都、上海、廣州,成都粉絲佔了一半。不是追星族非要去北京、上海去追,我們在成都就希望牢牢吸引住本地的粉絲,把他們照顧好。”

  像ETM活力時代、新華貝易這樣的公司,就是在通過一個全新的方式挖掘成都本土音樂人才,並通過方言、川劇等地域性明顯的藝術方式,來助力“國際音樂之都”的建設。

  前段時間,YES!CAMP的練習生去參加《少年之名》時,還帶了幾本《四川方言詞典》,希望有機會通過這本書讓更多的朋友了解四川方言,了解成都。“他們擔任過四川方言發音人、金沙遺址博物館推薦官、新華中泰文化互薦使者、成都旅游線路體驗官等多個身份,還在街頭一起跳過‘熊貓舞’。就是希望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推廣成都,展現成都文化的多樣性。”童亞娜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ETM活力時代旗下的劉人語和蘇芮琪,都是地道的成都女孩。“蘇芮琪創作了好幾首成都的歌曲,像《在成都》、《在蜀中》。尤其是《在成都》,她在今年《創造營2020》的總決賽就是唱的這首歌。劉人語、蘇芮琪本來就是成都小孩,宣傳家鄉對她們來說,是天然的一種責任。”趙偉偉說,“希望成都多一些像李宇春、張靚穎、譚維維這樣的歌手,讓人們覺得成都這個地方真的是寶藏城市。”(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