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方案來了,撂荒地、閑置地將重獲新生

2020年09月16日07:48  來源:川報觀察
 
原標題:四川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方案來了,撂荒地、閑置地將重獲新生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將在全省選擇一批試點鄉鎮,以鄉鎮為實施單位、以三年時間為實施周期,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理念,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打造出一批有特色有亮點的鄉村振興示范鄉鎮。

  所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指以鄉鎮為基本實施單元,整體開展農用地、建設用地整理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等,對閑置、利用低效、生態退化及環境破壞的區域實施國土空間綜合治理的活動。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和傳統的土地整治項目有何區別?試點如何助推鄉村振興?9月15日,省自然資源廳召開新聞通氣會,對四川版試點方案進行了解讀。

  為何試點?

  盤活低效土地資源,助推鄉村振興

  四川丘陵山區耕地面積佔比較大,在這些地方,因為田塊破碎、耕作條件差,土地往往被撂荒。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多維度問題並存,單一要素、單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經難以完全解決綜合問題。

  2019年底,自然資源部提出將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我省此次出台的川版試點方案進一步明確,試點將改變過去對土地這一特定要素的整治,轉向區域內國土空間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綜合整治。

  為此,我省成立了試點工作協調小組,整合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科技、民政、交通、自然資源等20多個部門的力量,將農目標任務、支持政策和項目類型統籌納入到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中。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試點區域需在國土空間規劃的引領下,採取綜合性的整治手段,統籌農用地、低效建設用地和生態保護修復,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解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地,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助推鄉村振興。

  有什麼要求?

  一邊保障鄉村發展用地,一邊嚴守耕地紅線

  記者注意到,《通知》中明確了對試點區域的用地保障。提出新編國土空間規劃應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規劃指標,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應安排不少於8%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鄉村產業發展。

  此外,《通知》還允許增減挂鉤指標、耕地佔補平衡指標在全省范圍內流轉。此前,我省除深度貧困地區外,增減挂鉤指標隻能在市域內流動,擴大指標流動范圍,意味著相對落后地區的農村可以將節余指標交易到相對發達區域的城市,可為當地鄉村振興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在保障發展用地的同時也對耕地保護提出更嚴格要求。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點設立了“兩個5%”的底線要求,即全域綜合整治后整治區域內的新增耕地面積原則上不少於原有耕地面積的5%﹔涉及永久基本農田調整的,必須確保整治區域內新增永久基本農田面積原則上不少於調整面積的5%。

  為確保產生的新增耕地可追溯、可跟蹤、可核實,試點項目在建設前后將採用衛星影像比對和實際測量等辦法,對新增耕地進行認定,“需經過省、市、縣三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核定后,方可納入自然資源部耕地佔補平衡動態監管系統,用於耕地佔補平衡。”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試點明確提出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不允許搞強迫命令,防止以綜合整治為名搞“運動式”搬遷,嚴禁在農村地區盲目建高樓、強迫農民住高樓。

  怎麼干?

  對“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設計,兼顧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

  據了解,我省已有部分區域按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的相關要求進行了先行探索。如郫都區的“共享田園”模式,就是以農用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為抓手,以土地權利共享為核心,吸引城市居民下鄉,以新村民或新農人的身份與原住民共享產權、產品、生活和生態,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新業態。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就是要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全要素的綜合設計,發揮出“土地整治+耕地保護+生態修復+都市現代農業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綜合效應。在實施過程中,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如發展規模化種植、林下經濟、庭院經濟、特色旅游和康養等,統籌兼顧生態保護修復和經濟發展。

  目前,我省已經初步篩選出試點鄉鎮名單,並向自然資源部報送,待審批同意后將正式啟動實施試點工作。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指導各試點地編寫具體的實施方案。在方案編寫前,各試點地將開展基礎調查,摸清土地利用、村庄建設、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農業生產、生態環境等情況,並確定整治目標。此外,各地還應合理劃定功能分區,統籌安排項目,並開展效益與風險評估,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川報觀察記者 寇敏芳)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