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村庄

——駝柳村,73名黨員托起的脫貧故事

2020年09月15日14:47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遂寧大英屬丘陵地區,許多還是一片片平原與山區過度的淺丘,相對於大川大河地質復雜的四川而言,作為“川中”,屬於自然秉賦比較好的地區。

一眼望去,平地過后高高低低錯落有致的層層疊疊,特別是盛夏時節,一派綠肥紅瘦甚是養眼,平添幾分清涼。銀蛇般的河流,哈達一樣的公路穿梭於此,各式各樣的樓房和洋房點綴其間,農村和城市只是相對意義上的物理概念,二元結構在不斷地調整和無形的磨合之后,已經變得模糊。

脫貧攻堅作為世紀性的偉大工程,已經在中國大地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大英縣不是貧困縣,一些鄉鎮和一些村社卻有一些相對貧困的農戶。所以,我們走進了隆盛鎮駝柳村,尋覓在黨建引領之下,那裡關乎脫貧與致富的故事。

代建軍的嬗變人生

在村委會會議室剛一坐定,我就頻頻打斷第一書記盧浩的介紹,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代建軍身上。坐在盧浩旁邊的代建軍沉默寡言,很少說話的他面對我的提問也是問一句答一句,絕不多言,與滔滔不絕的盧浩形成鮮明對比。

曾經的貧困戶。組織幫助下脫貧。后來入黨。村委會副主任。前述四個要素是我緊緊抓住代建軍,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關鍵。

什麼叫脫貧攻堅?什麼是黨建引領?我想,在代建軍身上一定會找到答案,也一定能找到生動的注腳。

35年前,代建軍出生在駝柳村8組一個小干灣裡,在這片宜人的田疇間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后,迎接命運挑戰的真正時刻到來了。技校畢業后,學機電專業的他仗著自己有一技之長,外出沿海闖蕩。

闖蕩就是年輕的代名詞,外面的世界雖然有很多無奈,但能吃苦耐勞的代建軍都能挺過來,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練就了一個最根本的品質,就是能吃苦。可很多事情是吃苦不能完全解決的,正當代建軍新婚過后有了孩子過后……憧憬更美好的生活前程時,迎接他的卻是命運中的狂風暴雨。

母親生重病,父親抑郁中去世,兩萬元外債……這些都未能擊垮他,卻擊垮了他的妻子——妻子竟舍下他和嗷嗷待哺的女兒,不辭而別。代建軍真正體會到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的淒涼。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年幼的孩子需要人照料,母親病危急需就醫。這時的代建軍承受著巨大壓力,時常情緒波動,已30而立的七尺男兒,終日飲酒消遣度日,一家人守著鍋灶吃不飽,穿不暖。

不到半年時間,一個歡快和睦的家就這樣解體,代建軍也走入到“貧困戶”的行列。

那是2014年4月23日,蔚藍色的天空挂滿了絲絲雲彩,高音喇叭一聲吼,村辦公室操場上坐滿了開會的群眾,駝柳村精准脫貧、識別動員大會在這裡進行。67名評議代表一致同意,將代建軍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序列。

自這一天起,代建軍的性格發生了變化,與之前的他判若兩人。

貧困戶帽子戴上了,國家給予重點扶持,應該衣食無憂了。可自尊心極強的代建軍心裡沉甸甸的,他抬不起頭來。

面對生病的母親和年幼的女兒,他再也不可能外出闖蕩了。他如何才能承擔起一個男人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村委會領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實際上,為了幫扶貧困戶,村上已經專門制定了一系列激勵發展產業的各項措施。根據代建軍的實際情況,決定幫他通過種植蔬菜走上致富路。可問題是,代建軍雖然身為農民,他幾乎沒有種過地,從小讀書長大后進工廠,甚至很少使用過農具。

如何才能盡快懂得田野上生長的一切?一切歸功於一個字:學。

縣鄉農技員手把手教識別土質,如何選種育苗。農民夜校裡學,書本上學,實踐中學,拜師學……僅僅半年時間,代建軍就又變了一個人,他逐漸摸索到了種蔬菜的技術和管理方法。

到了夏季,太陽升高了,地氣上來了,菜地像個大蒸籠。汗水順著背心流,跟著眉毛滴。代建軍把頭一擺,一串汗珠洒落在蓮花白上,滋潤著菜心。

蔬菜收獲時,代建軍用小額貸款買的三輪車將蔬菜拉到縣城出售。當年就獲利4萬元,不僅慢慢還清了欠債,還成功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有了壓力,就有了動力,也就有了生活的方向。抱著堅定信念,駕馭理想的風帆,憑著倔強的精神,代建軍在浩瀚書海裡學知識、學技術、謀發展,在學習中增強脫貧內生動力。

2015年代建軍繼續擴大規模,將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了50畝,最多時請了17工人幫助生產。這一年當然又獲得了豐收。

在農村這塊試驗田裡,代建軍如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從蹣跚走路讓人扶著牽著,到后來自己行走,甩掉脫貧帽子,僅用了兩年時間。

已經成功脫貧摘帽的代建軍一家,沒有滿足於吃飽穿暖,而是想著怎麼致富奔小康。2015年底的一天,他主動找到村裡第一書記盧浩,咨詢發展事宜。盧浩告訴他,如今國家政策好,在村裡發展產業一樣可以增收,而且還有持續性﹔沒有技術可以到農民夜校來學習,沒有資金可以借貸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小額信貸資金,隻要勤勞,肯努力,沒有過不好的生活。

充分了解他的家庭生活、致貧原因后,盧浩幫助他制定了蔬菜種植產業發展計劃,通過借貸扶貧小額信貸資金5萬元,全部投入蔬菜種植產業,種上了土豆、冬瓜、南瓜、蓮花白等農副產品共計30畝,種類齊全,產量豐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的農民最實在,他們最相信的,是“眼見為實”。代建軍的成功脫貧致富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就這樣,代建軍所在的一社紛紛都種上了蔬菜,當上了“菜農”。

如今的駝柳村,代建軍已經成為黨員貧困戶的典型代表。

“你是哪一年入的黨?”我盯著代建軍的眼睛,問他。

“2017年6月。”代建軍羞澀地看著我,又把眼神迅速收了回去。

“為什麼要想到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有人動員嗎?”我緊盯著他的眼睛,繼續問他。

“感恩。”想了許久,代建軍慢吞吞吐出兩個字,很是讓我意外,繼而他又補充到,“是我自己有入黨的強烈願望。”

吃水不忘挖井人。身邊都是一個個中國共產黨員在無私地幫助他,隻求他脫貧,不求他回報﹔像品種啊,市場啊,管理啊……代建軍之前基本上沒有概念,縣鄉派的農技員,夜校基本成了代建軍的老師。

面對我們的提問,村委會一班人七嘴八舌地完善了我們所要的答案,也道出了代建軍內心的真正想法。

代建軍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終於,他內心有了一個強烈的沖動:加入中國共產黨。向黨組織靠攏,象其他黨員那樣,幫助更多的像他那樣需要幫助的人們。

正是基於這種朴素的想法和願望,代建軍慎重地向組織遞交了入黨自願書。

一個人隻有在極需幫助甚至在絕望的時候渴望信仰,處於絕境的他所經歷的一切,也正是信仰慢慢滋生慢慢發酵的過程,當這種情緒這種發酵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感恩”二字就會磅礡而出,通過這樣的過程,信仰也才會變得更牢固更堅定。

經此一役,代建軍開啟新的的人生……

“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我們的幫扶干部,我現在也是‘有錢人了’。”在代建軍的種植基地裡,他喜不自禁。他悄悄透露,當年他第一批蔬菜賣出時,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興奮得一晚上都沒有睡著覺。

2019年12月,駝柳村與玄音村合並,成立王家堰村,代建軍擔任村委會副主任,成為村委會“班子”中的一員。

隆盛鎮的領導告訴我,駝柳村裡,像代建軍一樣不等不靠、自立自強的致富典型還有很多,他們有的養豬,有的養雞,有的種刺梨,有的種瓜蔞。目前全村貧困戶自我發展種養殖業有37戶76人,都在黨的扶貧政策下走出了自己的致富路。

 

駝柳村的共產黨員們

楊小平

42歲的楊小平顯得十分精干,他出生在楊家坪山腳下的農家小院,父母都是老實巴交農民。有一天,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遠山、近樹、叢林、土丘,全部朦朦朧朧,像是罩上了頭紗。窗外,一陣陰涼的秋風,把已枯萎的樹葉吹下來。父親的老毛病復發,把楊小平叫到床前:“小平啊,我家窮,你也30多歲了,應該出去干點事情,掙點錢回來,把家庭搞富點,過點好日子,我和你媽也想得開啊。”

父親的話深深撞擊著楊小平的心,這一年是2012年。楊小平出去打工創業,在廣東一帶做家具,主要是油漆工,工資高。一干就是好幾年,有了一些成就,掙了一些錢。

直到2017年春節回家過年。他成為村上和鎮上“優秀農民工”,當家鄉動員他返鄉創業,建設家鄉時,他猶豫了。

2017年3月,楊小平被選舉為駝柳村黨支部書記。上級領導的信任,全村群眾的支持,他立志要把駝柳村建設好,讓老百姓脫貧致富。

說干就干,黨員干部帶頭,群眾跟著來,楊小平家有9畝包產地,氣候條件適合種蔬菜,賣到鎮上和縣城去。白天,楊小平和其他村干部要處理村上事務,起早摸黑地苦干,的確,種菜也是一門學問哪。

不僅如此,他還利用房前屋后的優勢,養起了肉鴿和豬,成為駝柳村的致富帶頭人。周邊10戶貧困戶也因此脫貧致富。

2019年12月,村建制優化調駝柳村和玄音村后,楊小平擔任王家堰村總支書記兼主任。

肖家甫

長年在家“老病號”的肖家甫,因為身體的不爭氣,也成了村裡的貧困戶。

肖家甫是村裡的風雲人物,1974年在部隊上入了黨,回到駝柳村后又當了5年(1991-1996)的村支書,對全村的情況了如指掌。當著我們的面,他道出一番心裡話:“處在偏遠地帶的山旮旯,干灣灣,靠天吃飯,農民口朝黃泥,背朝天,村上到各社沒有一條水泥路,全是泥土小路,天晴塵土飛,下雨一身泥,進出打光腳板,農民靠種點糧食,啷個不窮嘛。”

2014年他因患了高血壓和糖尿病,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序列。

“我是離職村干部,今年71歲了,又是老黨員,覺得愧對於人民,愧對於黨。”

農村醫保實現后,現在一個月的藥10元錢。村干部離任補貼+退伍軍人+新農合,每月可以領245元。

不能老是享受著黨的惠民政策,要自食其力為黨分憂,為政府解難。從2015年起,他和老伴每年喂2-3頭豬,養幾十隻雞鴨,種點糧、蔬菜,收入增多了,家庭條件也改善了,主要是脫貧路上不能掉隊。

肖家甫在村裡可謂德高望重,幾年前村裡修公路,因佔了田地,一些社員不同意,他出面做工作方落實。他說服的道理很簡單也很實用,以往下雨的時候光著腳泥巴糊滿腿腳,陷到膝蓋處,現在好了,下雨天出門穿鞋出去都沾不上泥巴。

2020年疫情期間一些社員不聽話,肖家甫拖著自己的病體,主動站了出來,親自代買、登記、統計,勸導人們戴口罩,不打堆,幫助排查易感人群。

面對這樣一個受人敬重的老人,沒有一個人說半個“不”字。

千萬不要看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農村,哪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隻要出了事都是大事。

楊玉瓊

從山上搬遷到現在的駝柳村8組,面對陌生的我們,71歲的貧困黨員楊玉瓊很是感慨。

楊玉瓊1973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老伴鄧澤富1969年去部隊當兵,1972年加入共產黨。“我老倆口都是共產黨員。”楊玉瓊自豪地說。

屋外是長滿了各種植物的一片綠色,屋旁喂養著雞鴨,屋子裡收拾得井井有條,整潔有序。雖然年過七旬,楊玉瓊說話的眉語間所透露出的,仍是精明與能干。

我們有些納悶,“你們家庭怎麼可能是貧困戶呢?”

楊玉瓊沉默不語,通過深挖細談,故事還得從頭說起:楊玉瓊娘家7個姐弟,她佔老幺,全家5個黨員,是名副其實的“黨員之家”。楊玉瓊性格外向,肯說肯談,為人處事,社交能力,在當地數一數二,先后擔任村上婦女主任,民兵連長,村支委理論宣傳員,夜校老師,樣樣在婦女中稱得上“頭排”,所以多次被村、區(鎮)縣上評為先進,榮譽多多。

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爭強好勝,不甘示弱的楊玉瓊,靠養豬,在同心鄉街上做水果小生意,賺了一筆錢,買了幾台拖拉機搞運輸石頭。

“那時,拉一車石頭13元,10車130元。”資金積累多了,心也更大了,楊玉瓊辭去村干部,要帶領鄉親們致富,到雲南楚雄,包工拉運石頭,越干越有勁頭,收入一天天增多。

包裡有了積蓄,膽子就大了起來。1991年到雲南創業,村裡去了43台拖拉機修路。

之后膽子更大,楊玉瓊和鄧澤富走出國門,到緬甸去承包修3公裡公路,帶去80多工人。由於文化水平不高,沒簽訂工程合同,隻有口頭協議,公路修到隻乘200米了,仍不見撥工程款,工人工資要發,一分不少,工程全部靠自己墊著,幾十萬元拿不到,用木材抵工程款,賣木材又虧本,真是人倒霉,禍事連身。

最后打了一場國際官司,也沒能要回來錢。昔日風光的包工頭,企業家,一夜之間墜入十八層地獄,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

“我弄成今天這個樣子,也可能是命運捉弄人,住的是異地搬遷安置點的房子,2014年還評上貧困戶,在同心鄉農商分理處貸款5萬元,去年還了1萬元,還欠4萬元。主要償還了一部分過去借的欠帳。”楊玉瓊人老心不老,她還種植了2畝百香果做試驗,養一些土雞、土鴨,種植一些蔬菜。“作為共產黨員,一定不能給黨抹黑,我要和老伴共同努力,爭取把貸款早點還完。”楊玉瓊顯得十分樂觀。

就在她忙著給我們上親手種的百香果間隙,我抬頭猛然看到她家堂屋正中的牆上,一張鮮艷的宣傳畫特別搶眼,那是黨的三代領導人的集體畫像。由此不難看出主人的情感和價值取向。

她的鄰居對這對“黨員夫妻”無不稱贊:“我們隨時從他們口裡聽到黨的好政策,她們還化解一些鄰裡之間矛盾糾紛,做好帶頭表率作用。”

面對他人的夸獎,楊玉瓊說得很輕鬆:“我倆口子都是老黨員,脫貧攻堅戰略中,力所能及地做點事情理所當然。”

駝柳村現有黨員73名,大專以上10人,最大的80多歲,其中:外出務工黨員43名,在家黨員30名,大專以上文化黨員10人,后備力量2名。

2019年12月村建制優化調整后,由駝柳村與玄音村合並為王家堰村,村干部中有5名共產黨員,平均年齡42歲。

這73名黨員就是9個村民小組1258人的頭雁。他們雖然不在一起,但,是他們把這個村子給攪活了,遠程教育學習機制,黨員教育微信群……他們熟練地運用這些現代教育,把所有村民團結在一起。

市縣委書記·黨委書記·第一書記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市縣鎮村書記們,目光聚焦在一起了,目標一個,關注著駝柳村。2020年的3月,風雲突變,山河沉默,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緊張有序的防控期間,屈辱的田野,也少了往日的活力與生機。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關鍵時期,時間不等人啊。3月8日,市委書記邵革軍率領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大英縣隆盛鎮駝柳村,到農戶家中,詳細了解貧困戶劉澤明生產生活情況,幫助梳理2020年預計收入,確保其如期脫貧。劉澤明第一次見到市上這麼大的官,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顫顫驚驚,邵書記問一句答一句,他對劉澤明說:“你不要怕,我們共產黨的干部,同人民群眾魚水相連,你家有困難,是暫時的,相信黨和政府一定要消除貧窮,脫貧致富奔小康。”

邵書記這番話,鼓舞和鞭策了在場的所有人,隨后邵書記一行馬不停蹄地走村入戶,體察民情。

時隔10天,上午9時許,春風送爽,萬樹吐翠,青山耀目。

一陣輕涼吹來,帶著新生、發展、繁榮的消息。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市直機關工委書記趙京東帶著一隊人員,還是到大英縣隆盛鎮駝柳村開展脫貧攻堅挂牌督戰工作,趙京東一行走訪重點監測戶,調研村民外出務工工作情況以及產業發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冬天的田野,顯得特別空曠、遼闊。2020年1月10日,大英縣委書記胡道軍,帶著對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深入到隆盛、回馬等地,進村入戶,實地督導調研農村環境整治,脫貧攻堅推進,群眾溫暖過冬等工作,為鄉親們送上新春的祝福和慰問。

駝柳村是遂寧市財政局對口幫扶村,時任財政局長的胡道軍去過這個村,他實地參觀了百香果產業基地,走到棚架旁,認真查看了百香果長勢,他對管理人員說:“百香果,果質好,口感酸甜,群眾喜愛,有市場前景,你們要細化管理,提高百香果產量和質量﹔認真拓展市場做好示范工程,帶動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胡書記,你又來了,快請坐,快請坐。”肖加兵熱情招呼,因胡道軍原市財政局長,就作為幫扶戶,新履大英縣委書記雖然工作調整,不是幫扶責任人,但肖加兵一家人的生活狀況始終是胡道軍心中的牽挂。當天,他又來到了肖加兵的家中,噓寒問暖,送去慰問和祝福。

肖加兵興奮地拉著胡書記的手說:“你在市財政局當局長關心幫扶我,到大英來,當了我們的父母官,又一如繼往地關心支持,傾情幫扶,我這輩子能遇上你這個共產黨的好干部,是我前輩子修來的福份啊。”感激之情,肖加兵溢於言表。

盛夏七月,驕陽似火,暑氣炎炎,空氣中仿佛流動著一團火,夏天雖然很美,大地潔白,荷花怒放,清風盈盈,但讓人感覺炎熱而難受。

“走,下鄉去。”秘書不知所措。2020年7月13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胡銘超冒著酷暑,帶隊深入隆盛駝柳村(王家堰村),開展脫貧攻堅述職懇談會。

懇談會剛一結束,胡銘超縣長就急匆匆地了解異地搬遷安置點,看望他的幫扶戶漆家大。漆家大一家三口,這家人很特殊,三兄弟都是單生漢,並且有兩兄弟智力發展有些不是特別好。針對這種特殊情況,縣鄉村黨委政府一起想辦法,除了給他們購買種羊、種雞鴨讓他們養殖外,還特別在村上給他們謀了一個清潔工的工作,讓他們能力所能及,從而達到自食其力。

漆家大家的磚式牆上,醒目地鑲嵌著一行黑體字: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牆上有一張公示的“精准扶貧幫扶明白卡”,上面寫著:

“五個一”幫扶力量:市級聯系領導趙京東(遂寧市委常委、市直機關工委書記),縣級聯系領導胡銘超(大英縣委副書記、縣長)。

駐村幫扶單位:市級(遂寧市財政局)、縣級(大英縣政府辦)。

縣級幫扶責任人:胡銘超(大英縣委副書記、縣長)。農技人員:陳彬(縣農業農村局生產發展股股長)。全部分別附上聯系電話號碼。

“精准扶貧幫扶明白卡”上,還有七條精准的幫扶措施。比如,幫助其發展山羊、土雞養殖,修建生產用房、提供種羊、飼料、技術、防疫﹔又如,提供崗位信息,申請公益性崗位,每月400元。

這樣的“明白卡”隨處可見,在鄭澤富家的牆上,還看到了一張“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明白卡”,卡上的信息十分豐富:除了戶主、住址、家庭人口外,還有建筑面積、自籌資金、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等,一目了然。

漆家大家牆上的“明白卡”旁邊,還有一張“貧困戶家庭年收支明細賬”,賬目上明白寫著,生產經營性收入:

6隻肉羊,10隻肉雞,兩項可支配收入分別是1440元和800元﹔還有工資性收入、低保金、地力保護補貼、土地租金等收入,年共計14406元。

賬目算得真細致,工作做得真用心。

隆盛鎮黨委和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實行干部包村、黨員包戶,結對幫扶,逗硬考核。早在2019年11月11日,鎮黨委書記譚雯雯到駝柳村專題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譚雯雯深入田間地頭,走村入戶與貧困戶見面、拉家常,從群眾的口中了解駐村工作隊的工作情況,為民服務態度,了解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提升情況,並進行感恩教育。同時,宣傳醫療保障、教育保障、住房保障政策,讓群眾知奮進、感黨恩。

盧浩是遂寧市財政局派駐的駝柳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這個201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95”后年輕人,在駝柳村脫貧攻堅戰略中經受了鍛煉,接受了考驗。

人們常言道:“村看村戶看戶,社員看干部,黨員看支部。”筆者眼裡,盧浩全身上下所透露出來的,就是一個村官的氣質,一個現代農村所必備的“現代村官”。

與他一同來駐村的,還有兩位,一位是大英縣政府辦的何紅江,一位是**學校的黃林,還有一位農技員陳彬。

盧浩、何紅江、黃林和陳彬這些扶貧干部來自機關、學校不同崗位,為了脫貧攻堅走到一起,他們奉獻了屬於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用心用情,深挖“窮根”、拓寬“富源”。正如教師扶貧干部黃林發至肺腑之言:因為信任,所以靠近。

 

我很累,很苦,

但我無悔!

因為信任,所以暢所欲言﹔

因為信任,所以毫無保留﹔

信任是一種認可,

信任,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

花朵因為有春天的信任,才綻放得爭奇斗艷﹔

高山因為有大地的信任,才屹立得巍峨壯觀﹔

小溪因為有大海的信任,才獲得更廣闊的生命。

 

扶貧干部黃林寫下的這首詩,可謂眾多扶貧干部情感的真實寫照。這些黨建引領的頭雁,代表著無數名黨員,一直南翔,是為了貧困戶尋求溫暖,尋求富足,尋求生存。從陝西安康供職於遂寧市財政局,派駐駝柳村擔任第一書記,3年間,他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有多少真情,那是對這裡的鄉裡鄉情,一草一木,不舍的濃感。

脫貧攻堅既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一項全身體驗,對於盧浩、何紅江、黃林和陳彬而言,他們不僅在這裡傳授了知識和能力,同時也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那是一種在課堂裡難以學到的,脫胎換骨的體驗。

脫貧攻堅集結號吹響以來,市財政局、縣政府辦、縣委組織部、縣委統戰部等部門,對駝柳村開展了城鄉黨建結對共建工作,成效顯著——

村硬化道路、衛生室、圖書室、通信網絡等全部達標,村集體經濟由“空殼村”突破3萬元。

現有通村硬化路2.5公裡,11個山坪塘、2500米渠道,13個蓄水池、1個提灌站。

先后安排了64名黨員干部,精准幫扶129戶貧困戶,貧困人口已全部達到國家“兩不愁、三保障”標准,人均純收達到5177元,貧困戶帽子全部摘了下來。

全村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用水、電、氣、廣播電視全面達標。

奔跑著的駝柳村

駝柳村這個地名由來已久,歷史典故被民間傳說為,村裡有座山,坡頭小,半山粗長,中間平坦,兩邊有兩座小山夾在其中,站在遠處看,就像一個駱駝,彎曲如鵝頸,山下有條小溪,常年長著柳樹,枝細長而下垂,遮蔭蔽日。就這樣,駝柳村因此而得名。

駝柳村有座玄音寺,不知道其得名之來歷,歷史上的玄音寺,沒能保佑這方土地富裕。玄外之音,有仙不靈,從古到今,貧窮落后,駝柳人渴求於走出這個泥潭,向往新的生活。

在大英,駝柳村的知名度不小,先是這裡因自然條件成為有名的貧困村﹔其后是各級領導包村駐戶,先后有遂寧市領導、大英縣領導,他們不僅聯系村,而且定點有聯系貧困戶。

這裡,已經成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幫扶下,中國脫貧致富的一個典型和縮影。

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自立之基本,農業、農民、農村問題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問題:落后本質——小農經濟﹔興奮之路——農業合作化﹔權宜之計——土地承包﹔光明之路——農業產業化﹔根本出路——市場化﹔根本措施——計劃配置,市場化運作。

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表明,沒有農村的穩定和全面發展,就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全面進步﹔沒有農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農村穩,則社稷穩,農村固,則江山固,農村安,則民心安。”

一位學者在考察歐洲農村后,曾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他說:“歐洲的城市不像城市,農村不像農村。而我們的城市太像城市,農村也太像農村。”這話看似有些繞口,但略加咀嚼,便會體味其中滋味。這便是我們城鄉的根本差距所在。

中國有九億農民,但中國不是一個農業國家,中國是一個小農國家。即便如此,農業仍是國民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自立的基礎。中國的問題不是農業問題,而是“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問題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根本問題。

可以說,沒有農村的穩定和發展,就不可能有中國整個社會的穩定和進步﹔沒有九億農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國人民的小康和富裕﹔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四川盆地,都以為成都是“盆底”,殊不知真正的“盆底”在遂寧,在大英。“盆底”有聚積效應,各種物質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都往那兒“流”。

作為一個具有豐厚歷史的古鎮,位於川中遂寧市西部的隆盛鎮更是如此。唐朝為長灘鎮,民國26年(1937年)稱隆盛鄉,1951年7月建隆盛鄉,1985年7月稱隆盛鎮,1997年蓬溪縣老三區建縣,隸屬大英縣轄。東接回馬鎮,南鄰遂寧桂花鎮,西靠大英縣金元鄉,北依射洪縣明星鎮。如今,幅員面積106平方公裡的隆盛鎮,成南高速路、達成鐵路、羅桂公路由東至西穿境而過。

而駝柳村,算得上隆盛鎮最有特色也最大的一個村。

貧窮,不是天生的,自然貧窮不可怕,人心的貧窮更可怕,心靈的浸潤,需要有一個聰明大腦系統,指揮著人的行動。“堅其志、若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正所謂扶貧扶智,脫貧必立志,治貧先治愚。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我們看到,在“寒煙衰草”縈繞的鄉間,在默默無語卻孜孜不倦地勞作奮斗的芸芸眾生身上,永遠煥發凝聚著驅動社會前進的生命之“綠”。

相比而言,駝柳村的脫貧故事,真可謂中國脫貧攻堅大戰役中一個小小的“巷戰”。管窺這小小的“巷戰”,我們不難看見,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看似看不見摸不著,卻似空氣一般滲透進“巷戰”的方方面面,須腴間也離不得。

駝柳村的村委會辦公室現代時尚,村委會議室的牆上有這麼一段話特別引人注目: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

這是中國共產黨對全世界的承諾,更是對中國人民的承諾。

讓我們衷心祝福,奔跑著的駝柳村,奔跑著的中國。

 

作者簡介——

章 夫:《 成都商報》總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

蔣先平:遂寧市縣作協會員,大英某機關干部,先后在各級報刋台發表新聞和文學作品千余篇。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