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請邁好第一步!

2020年09月15日09:00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大學新生,請邁好第一步!

  9月11日,海南大學新生陸續報到。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又是一年開學季,眾多新生陸續步入大學校園,開啟人生新旅程。“進入大學,你最關心的是什麼?”光明日報社近日開展的相關調查顯示,學業規劃、人際交往是最受大一新生關注的問題。

  如何愛上自己的大學專業?如何合理規劃生活費用?家境不好,如何調整心態?近日,海南日報記者針對大一新生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採訪。

  如何愛上大學專業?

  建議:課前預習、課中聽講、課后復習

  “上課聽不懂怎麼辦?”“上了大學,無人督促,我該如何安排學習時間?”……調查中,許多新生最關注的是學業問題。

  據了解,高中階段和大學階段在學習方面有很多差異,單純的死記硬背並不適合大學學習。海南大學2020屆畢業生唐瑋澤認為,如果一開始聽不懂部分大學課程,首先要沉住氣。“剛開始聽不懂很正常。我大一學習跨文化交際這門課時覺得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復雜的案例分析不容易理解。后來,我採取了最傳統的學習方法——課前多預習,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慢慢就跟上了老師的教學進度。”

  其次,要有信心和恆心。千萬別被剛開始的“不懂”嚇跑,要對自己有信心,堅持學下去。有些同學因為一開始聽不懂就選擇放棄,這樣會導致惡性循環。知識點是層層遞進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

  海南師范大學學生李秋月也表示,課前預習、課中聽講、課后復習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提升學習效率。“上課前,我會先預習一遍,提前標出不太理解的內容,尤其是一些難度較大的專業課。上課時要認真聽講,下課后再復習一遍,有不懂的內容及時向老師請教。”

  海南師范大學教師楊秀侃認為,大學新生在專業課學習上要注意以下內容:一是明確學習目標,克服困難,培養學習興趣﹔二是制定學習計劃,先易后難,打牢基礎﹔三是多向學長學姐和學習優秀的同學虛心請教,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些新生被調劑到當前專業,沒有太多學習熱情。“有些同學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是因為對專業缺乏了解。其實,大學專業的跨學科特點很強,每個人都有學習吸收新知識的能力,靜下心來好好學,就能在專業學習上獲得成就感,慢慢愛上自己的專業。”唐瑋澤說。

  如何合理規劃生活費用?

  建議:“開源節流”有訣竅

  近年來,部分大學生高消費問題引發熱議,一些大學生存在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問題。“我該如何合理規劃生活費用?”“大學可以去做兼職嗎?”……調查中,一些大學新生提出了這些疑問。

  “大學期間,日常生活費要合理使用。如果擔心自己花銷太大,可以下載一個記賬APP,關注自己的日常開銷是否合理,減少前半個月就變成月光族的幾率。”唐瑋澤說,大學期間,她將日常生活費分為三部分,用於飲食等日常消費,購買學習資料、參加培訓課程等學習投資和儲蓄理財。

  有些學生希望通過兼職來賺取大學生活費,減少父母的負擔。“我上初中時就開始做兼職,銷售手機、發傳單等。”海南大學生李崇嬌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閑暇時做一些兼職,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還能獲得額外收入,一舉兩得。不過,學業才是大學的主業,不能耗費過多時間在兼職上。”

  “大學生可以通過從事家教等兼職工作來獲取生活費。許多學校都會設置勤工助學崗位,新生入學后如果想申請,可以與輔導員聯系。”海南師范大學輔導員嚴艷說。

  海南師范大學副教授許培栓認為,大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從事一些兼職工作,可以增加社會經驗、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對於一些家境困難的大學生來說,適度從事兼職工作,可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減少生活壓力。選擇兼職工作時,建議與自己所學專業相結合,多嘗試不同類型的工作內容。當學業和兼職發生沖突時,一定要以學業為重,不能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兼職上。

  家境不好,如何調整心態?

  建議:不自怨自艾,積極拓展朋友圈

  “我家境不好,到陌生的城市上學,擔心和同學沒有共同話題,內心很自卑。”調查中,一位家境貧困的大學新生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感到焦慮。

  海南師范大學心理咨詢中心專職教師劉人瑞表示,一些家境貧困的大學新生可能會出現自卑和自尊相互交織的矛盾心理。一方面,由於家境不好,他們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感到自卑,自我認知消極。另一方面,他們又因此產生了更強烈的自尊感,好面子,不甘落后。在人際交往上,他們既有強烈的交往需求,但是又可能在人際交往時出現退縮。

  據介紹,目前,我國已經設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新生入學資助、勤工助學、學費減免、補償代償、“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並舉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可以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除了全方位構建學生資助體系外,我認為還要重點關注一些新生由於家境貧困可能出現的‘心理貧困’問題。如果心理負擔過重影響到日常學習和生活,要主動和朋友、家人、老師傾訴。”劉人瑞表示,初入校園的新生,應客觀評價自己,充分認識自身優點,不因為自己的出身和家庭經濟條件自怨自艾,盡快融入大學生活。“不能將自卑感完全負面化,有時它可能是促進人們努力成長的契機。建議新生們閱讀《活出最樂觀的自己》和《被討厭的勇氣》這兩本書,從中獲得成長的動力和勇氣。”

  許培栓認為,家境貧困的大學生要辯証看待自卑心理,積極參加學生活動,拓展朋友圈,廣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根據自身經濟水平,樹立合理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同時,努力學習,樹立遠大志向。(海南日報記者 徐珊珊 通訊員 朱尚)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