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智慧監管 食品來源去向掃碼追溯

2020年09月14日07:06  來源:成都日報
 

食品小作坊一頭系著民眾的食品安全,一頭系著民眾的創業就業,關系著社會大局穩定。今年是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示范工作的關鍵一年,成都如何讓小作坊向“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優”轉變?

建立智慧監管體系,食品來源和去向均可掃碼追溯﹔全省首創“白酒雙簽留樣制度”﹔建成運行“食安數智雲平台”,小作坊生產過程中實現風險提示自動化……昨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隨著成都以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為發展重點,以地域特色食品小作坊、文旅融合食品小作坊等為亮點,因地制宜地推動全市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也為全省小作坊治理提升工作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的創新路徑。

鷹眼監控

降低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率

雙流區是成都市“菜籃子”所在地,在流通環節承擔全市主城區80%以上的大宗食用農產品供應,擁有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等大型食品批發市場。這也意味著,周邊食品小作坊的隱蔽性、流動性隨之帶來食品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等問題。

對此,雙流區聯合相關公司斥資在全省率先建成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約發展示范中心,引導食品小作坊向規范化、集約化、精細化發展。通過鷹眼監控系統,示范中心與監管部門能隨時遠程掌握各個小作坊生產經營的一舉一動,大幅降低監管成本,有效提升監管效率。該系統運行以來,示范中心內小作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零發生”。

邛崍市也在提升小作坊防風險水平方面創新監管方式,亮點頗多。“我們構建了食品小作坊智慧監管體系,開發了食品小作坊溯源和監管平台,實現小作坊業主、監管人員、消費者三方視角參與管理。”據邛崍市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一平台實現來源、去向、監管“三追溯”和小作坊信息、原輔料進貨記錄、產品銷售記錄、日常監督檢查結果“四公示”。同時,邛崍市還創新推出了散裝白酒“雙簽留樣制度”,即白酒生產方與購買方共同對所購批次白酒取樣,並由雙方指定責任人簽名封存留樣,明確銷購雙方在監督抽檢不合格核查后處理中的責任劃分,避免矛盾糾紛。

以安全治理和特色試點為重心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成都現有食品小作坊2100余家,與獲得生產許可証的食品企業數量相當,涵蓋白酒、食用油、肉制品等10個主要種類。”縱觀我市整體情況,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省會城市,成都市在全省食品小作坊備案數量最多、品種最繁雜,然而近年來,因地制宜地推動全市食品小作坊提檔升級發展,也為全省小作坊治理提升工作探索出了一條可借鑒的創新路徑。

比如,在全省率先構建起以“備案管理+負面清單”為核心的食品小作坊監管制度,消除了准入許可之外的監管“真空”,實現了食品小作坊全生命周期監管﹔開展探索集聚發展試點,鼓勵試點單位用好用活本地產業政策,建設食品小作坊“集聚區”,破除分散化、粗放式生存弊端,逐步打造產業鏈融合、規模化發展的食品產業品牌﹔在全省首創“白酒雙簽留樣制度”,破解散裝白酒追溯難、監管難等問題﹔建成運行“食安數智雲平台”等信息化平台, 探索實現小作坊生產過程監管實時化、風險提示自動化。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安全治理和特色試點為重心,持續推進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行動。”該負責人表示,未來全系統還將著力發現和培育更多留得住鄉愁、喚得起記憶、傳承了文化、體現出工匠精神的食品小作坊,當好“國際美食之都”的建設者、推動者、維護者。

記者 王靜宇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