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資|重慶和成都 三毛流浪的起點和終點

2020年09月10日07:55  來源:封面新聞
 
原標題:重慶和成都 三毛流浪的起點和終點

“ 不 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說到作家三毛,《橄欖樹》的歌詞肯定可以作為她的代表作之一。

提到三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流浪,這個詞伴隨了她的一生。而在她漂流的一生中,有兩座城市與她的命運聯系在了一起。重慶和成都,一座是她出生的城市,一座是她漂流的一生中最后一個流浪站點。

家鄉難忘

“我是重慶的,黃桷埡!”

三毛,原名陳懋平,后來改名為陳平。抗戰期間,三毛的父親陳嗣慶不願意生活在上海淪陷區,暫別懷孕的妻子來到重慶。三毛的姐姐陳田心出生以后,三毛母親繆進蘭也輾轉來到重慶,一家住在南山黃桷埡。1943年,三毛在重慶出生,5歲時,她和父母一起前往台灣生活。

即便離開了重慶,三毛也沒有忘記鄉音。她曾經在一次訪談中,用重慶話說道:“我是重慶的,黃桷埡!”

黃桷埡藏著不少三毛小時候的故事:比如鄰居小伙伴都喜歡叫三毛平平,她小時候白白淨淨的,喜歡梳兩個小辮兒﹔她的父親陳嗣慶在中央銀行造幣廠工作,每天騎馬去上班﹔在她兩歲的時候,經常一個人跑到附近一座荒墳上,將荒墳旁的土扒出來捏泥人,還將泥人帶回來嚇其他的孩子,把他們嚇哭﹔三毛的家中有一個秋千,三毛小時候就喜歡和姐姐一起蕩秋千玩,每次都會蕩得很高,姐姐生怕她掉下來,會一直在下面喊,但三毛絲毫不畏懼……

1987年,三毛曾經回到故土,就是想要找到她童年居住過的那座小木屋。所幸木屋尚在,三毛站在木屋前面眼含熱淚。她拍了不少木屋的照片,又去尋找了當年的故友。

2019年10月,三毛故居在經歷了三年修繕后開館。作為黃桷埡老街175棟歷史風貌建筑之一,這裡是三毛的出生地,是她生長的地方。

三毛與姐姐的起居室被改造為書房場景,向觀眾展示各種文字版本的三毛作品,以及三毛與家人的生活照,在這裡可以了解三毛的文學世界。

該展區旁邊為三毛的畫室,展示了三毛自畫像、三毛與姐姐蕩秋千等社會各界捐贈的繪畫作品。

成都游歷

“老板,可不可以少五塊嘛”

長大后的三毛開始流浪。她曾經遠赴西班牙、德國讀書,后來又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1970年,三毛的未婚夫意外身亡,這讓三毛遭受了巨大打擊。為了避開傷心地,她再到西班牙,與分開 6年的荷西重逢。1973年,她在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証結婚。1979年,荷西因故去世,三毛回到了家鄉,開始專注於寫作。

1990年9月末,三毛來到了成都。在接受採訪時,三毛給了成都“溫暖”的定義:“非常感謝成都的同胞,這是我今年第三度無意間又來到成都,我覺得這個城市是一個很溫暖的城市,這個城市相當的不排外,我要謝謝成都的同胞,給我這樣友愛的接待,願意在不久的將來,再回來跟大家做朋友。”

著名攝影師肖全帶著三毛游歷了成都。三毛在成都逛茶館、坐三輪車,和孩子玩游戲,買東西還會用四川話還價,“老板,你可不可以少五塊嘛……”在成都,三毛找回了孩子般的笑容。

離開成都三個多月后,1991年1月3日,她因病在中國台灣榮民總醫院開刀完成手術。4日清晨,醫院清潔女工發現,三毛用尼龍絲襪吊頸自殺身亡。她身著白底紅花睡衣,現場沒有任何遺書,流浪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閆雯雯)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