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編劇把朋友爺爺的故事編成一部劇

2020年09月10日09:05  來源:東南網
 
原標題:把朋友爺爺的故事編成一部劇

  近日,廈門文學院與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聯合舉辦了一場劇本座談會,討論的是擬定36集電視連續劇劇本《啞巴四爺的鄉愁》。

  《啞巴四爺的鄉愁》由70歲的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退休編劇林高在創作,改編自他與集美區作家、集美區文旅局局長吳吉堂4年前合著的長篇小說《啞巴四爺》。

  《啞巴四爺》的主人公——啞巴石雕藝人伍孚,原型是吳吉堂的爺爺,一名啞巴石匠。2015年,受好友吳吉堂邀請,林高在到吳吉堂的家鄉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游玩。吳吉堂聊起自己的啞巴爺爺是一名成功的石匠。培田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啞巴石匠的成功之道,都深深地吸引了林高在,“當時就萌生了創作一部小說的想法”。

  不到一年,一部18萬字的長篇小說就完成了。林高在和吳吉堂將採訪到的素材融入其中,並進行了藝術加工,將主人公塑造成一位愛國愛家的“草根”英雄。但是,因為兩位作者瑣事纏身,小說《啞巴四爺》創作至今,仍未出版。

  今年,受疫情影響,“宅”在家裡的林高在萌生了一個念頭——把《啞巴四爺》改編成電視劇。3月底,林高在生日的當天正式開筆。3個月后,27萬字、36集的劇本《啞巴四爺的鄉愁》就完成了。

  與小說名不同,劇本多了“鄉愁”二字。“植根於人心的鄉土文化,是對家鄉的那種‘離開了還想回來’的依戀。”林高在說,劇本中主人公身上體現出來的都是對濃濃鄉愁的眷戀。生於斯長於斯的啞巴四爺,是有骨氣、有正義感、愛國愛鄉的民間藝人,是值得敬仰的模范人物。鐘情於石雕文化的他,認定家鄉人應該世代敬畏山水,讓自己的鄉愁永遠地留在家鄉。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認為,這一劇本題材新穎,人物故事與主題自然連接,充滿正能量。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編劇曾學文說,《啞巴四爺的鄉愁》是一部年代跨度大、具有史詩品格的作品,也包含了作者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從小說到電視劇的創作過程,也呈現作者對這麼一段生活狀態和歷史的回顧,在文化和精神方面都有獨特的表達”。

  目前劇本還沒有投資方。與當年小說完稿后一樣,林高在自己出資制作了初樣,送給文學界的朋友征求意見。他表示,自己是抱著“玩”的心態,從中找到快樂,就完成第一步目標了。“后續的第二步,當然希望能夠拍出電視劇來,但不必強求。”

  對自己“舞文弄墨”的退休生活,林高在不但樂在其中,還保持著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的創作激情。林高在出版了多部長篇小說、電影作品和戲劇作品,廈門文學界認為他的作品呈現出很有厚度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