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氣”

2020年09月08日14:07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對一些普通基層干部而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知如何堅守,其實,要落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氣”。

“高大上”體現在思想認識上。一是做到站位要高。要想提高站位,就必須領悟“人民”二字重千斤的深刻內涵。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回首過往,中華民族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一不是英勇無畏、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人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做到格局要大。格局大者常以大局觀、大智慧、大擔當傍身,他們能夠認清身份、擺准位置、明確責任,能夠不局限於職位高低、權力大小、條件好壞、利益得失,胸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志,以小干部的身份干出大事業。三是做到態度要積極向上。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擁有積極向上態度的人,往往遇事不慌、處事不驚,敢於迎難而上。基層干部,作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踐行者,向上的態度更有助於他們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化解矛盾糾紛。

“接地氣”表現在實際行動中。古語雲:“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任何理想信念和遠大志向都必須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具體如何落實?一是做到接近群眾、深入群眾。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耐下性子、邁開步子,用群眾樂於接受的方式和語言,真實了解記錄群眾所困、所急、所需、所盼。然后對搜集的問題進行剖析檢查,切中要害,找准問題症結所在,進而對症下藥。二是做到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要堅持問題導向,真刀真槍解決問題,做到不打折扣、不搞變通、不降標准,堅決不做讓老百姓搞不清楚、看不明白、甚至勞民傷財的糊涂事。

以老舊小區改造為例,個別地區存在哪裡好改改哪裡、領導要看哪裡改哪裡的現象,更有甚者,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興師動眾,連夜連晚搭好架子,擺出一副全力出擊的樣子。然而,等檢查一結束,架子拆了、工人撤了,小區的模樣卻絲毫未變。要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小區改造中,思想認識要“高大上”一點,要以切實改善居民居住條件,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為出發點,實際行動要“接地氣”一點,改造目標的確定、改造方案的制定、工程施工的安排做到科學合理有序,以此,方能真正實現改善民生,造福人民。

(王領 巴中市委組織部)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