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員如何完成KPI考核?“漢代循吏第一人”文翁有三個錦囊妙計

2020年09月08日08:08  來源:封面新聞
 
原標題:地方官員如何完成KPI考核?“漢代循吏第一人”文翁有三個錦囊妙計

“文翁石室有儀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猶藹舊時青。”唐代文學家裴铏在一首《題文翁石室》中,表達了對文翁石室興學化蜀的贊許。

兩千多年前,安徽省舒城縣人文翁任蜀郡守,他在成都創辦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辦學校石室學宮,實施“有教無類”的辦學政策。漢武帝高度褒揚,推廣於天下,開創了中國教育史的新篇章。於是,蜀中風氣逆轉,“好文相譏”舊習轉變為“儒雅之風作”,並且人才輩出,得到了《漢書》“巴蜀文章冠天下”的美譽。

9月7日晚,“名人大講堂”第二季第五場講座高朋滿座。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邦本來到四川省圖書館,登上“名人大講堂”,帶來一場題為《留得清氣滿乾坤——文翁的公學與治水之道》的精彩演講。兩個小時的演講中,他從培養良吏、創立公學、大興水利幾個方面入手,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文翁興學化蜀的措施,為線上線下的觀眾授業解惑。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長、最為強盛的統一王朝之一,也是巴蜀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全方位發展的一個高峰期。漢代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其中之一就是被班固列為“漢代循吏第一人”的蜀郡守文翁。如今,漫步在成都石室中學、彭州關口文翁祠,還能找到后人紀念禮祀文翁的遺跡。談及這位四川歷史名人,彭邦本教授有一句精准的點評:“公學始祖興教化,漢代循吏第一人。”

漢世良吏 興學化蜀

相對於酷吏而言,循吏是政績突出、政聲斐揚於天下的清廉官員,尤其是那些為官一方,通過其治理使得地方上秩序井然、頗有政績的郡國守相。

惜墨如金的班固,在《漢書·循吏列傳》中首列《文翁傳》,同時將王成、黃霸、朱邑、龔遂、鄭弘、召信臣等西漢著名循吏的傳記列位其后。《文翁傳》記載:“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了文翁的生平和入蜀之后的功績。

按照漢代語境,循吏是指“奉職循理”或“奉法循理”的官吏,也就是那些“皆謹身帥先,居以廉平,不至於嚴,而民從化”的官員。在班固看來,循吏都是些德才兼備、尤其仁義德行突出的官員,而酷吏則不然,“其廉者足以為儀表,其污者方略教道”。兩者相較,班固推崇循吏的態度非常鮮明。

根據班固《文翁傳》的記述,文翁為官清正仁愛,舉賢興教,勵精圖治,使蜀地“大化”,政績政聲聞名天下。班固對其推崇備至,於是將其首列為《循吏傳》第一人。

班固在《循吏傳》序言中就明確指出,漢初奉黃老之道,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至於文、景,遂移風易俗。是時,循吏如河南守吳公、蜀守文翁之屬,皆謹身帥先,居以廉平,不至於嚴,而民從化。”這個“河南守吳公”是河南郡太守賈誼的伯樂,號稱“治平為天下第一”,足見其政績名望之高。《循吏傳》仍然以文翁為首,足見班固對文翁興學化蜀功績的推崇。

培養良吏 定向委培

文翁出生在廬江郡舒城縣(今安徽省舒城縣)。舒城是春秋時的舒國,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尤其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淫。他小時候十分好學,但是家境貧寒,隻能靠砍柴為生。盡管是平民子弟出身,文翁一直藏有一飛沖天的理想。而這個理想,最終是在“有蠻夷風”的蜀地得以實現。

曾到京城長安讀書,文翁通曉史書《春秋》。對於德才兼備,又有聲望的人才,皇帝自然樂意征召,並授以爵祿。西漢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左右),文翁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擔負起了治理蜀地的重任。赴任之前,他對巴蜀充滿想象,覺得這裡應該是教育昌盛之地。然而當他跋山涉水,歷盡千難萬險到達蜀郡時,看到的卻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景象。在“好仁愛教化”的儒學傳人文翁眼中,“蜀地辟陋,有蠻夷風”。

有人提出質疑,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文明舉世矚目,金沙遺址出土的文物與之一脈相承,蜀地怎麼會有蠻夷風呢?彭邦本教授解讀,秦舉巴蜀,使得古蜀文明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斷裂,“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有一定的根據,而文翁用誘進之法改變了蜀地的蠻夷風俗。

受益於察舉制,文翁在蜀地任郡守之后,也運用了儒家思想中的舉賢才措施。他首先從蜀中郡縣政府機構選拔一批素質高的吏員到京城進修,與孔子旗幟鮮明地主張為政應當選拔、舉用人才的思想不謀而合。

《漢書·循吏傳·文翁傳》記載:“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才者張叔等十余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博士……”為了培養社會治理人才,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文翁首先通過類似察舉的程序,從自己的屬吏中選定十來名優秀學員,親自擔任教師,在短時間內突擊訓練,然后送往長安,讓他們跟隨博士學習儒家經典、律令,提高他們的執政水平。

為了培養這些官吏,文翁努力壓縮蜀郡財政開支,用節省的經費購買蜀地特產,讓學員帶去京城。兩千年前的蜀地特產,無非是一些鐵刀、巢絲、織綢、煮鹽、金銀器、漆器等產品。文翁“帶貨”,一是傳播蜀地物產,二是借此賞賜給學員們轉贈博士,作為他們的培訓學習經費。

幾年以后,這些送往京城進修學習的“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可見文翁不僅重用這批人才,而且依次通過察舉途徑推薦到中央朝廷,且不乏后來官至郡守、刺史等封疆大吏者。例如張叔,不僅繼承了文翁的衣缽,在《春秋》學術上卓有建樹。

創立公學 有教無類

在成都人的心目中,“四七九”是不少學子心之神往的名校,其中,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石室中學(成都四中),可以追溯到蜀郡守文翁建成的石室學宮。

根據先秦文獻記載,夏商周時期就有官辦學校,《左傳》記載春秋時期鄭國有面向國人的“鄉校”。然而,周代實行國、野分治制度,國中的學校隻收國人。隨著春秋晚期禮崩樂壞,周代“學在官府”的傳統也被打破,孔子等先賢開始在民間辦學。

孔子招生固然偉大,但他還是停留在“個體辦學”的層面。文翁創新性地繼承、發展了孔子之道,是歷史上最早創立地方官辦學校、施行“有教無類”辦學方針的第一位地方政府領導人。

西漢漢景帝末年(約公元前141年),文翁深感蜀地偏遠仍有蠻夷之風,便“立文學精舍講堂作石室”,在成都南門修起石室學宮,招募從長安學成歸來的學者任教,還從社會上選拔品學兼優的學子入學。

先秦時期,原本隻有貴族才能上學受教,而文翁創立的石室學宮打破了教育壁壘,從成都以外的“下縣”招生,讓編戶齊民都有入學的機會,為了讓學生安心求學,還為他們免除了徭役。這說明文翁招收的學生裡有大量的平民子弟,真正實現了孔子提倡的“有教無類”。

文翁每次出行巡視所轄郡縣,都讓品學皆優的學員同行,一方面讓他們有機會“見習”,處理事務,培養實際才干﹔另一方面讓他們現身說法,宣講教育新政。這樣的出行方式在民間“一石激起千層浪”,老百姓看到了讀書的甜頭,紛紛希望有機會到成都受學官教育,於是爭相報名。

在彭邦本教授看來,文翁開辦石室學宮的目的,是為地方政府培養管理人才,為一個開放的政體注入活力。“哪怕你是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寒門子弟,隻要你德才兼備,就有機會實現階層流動。”

大興水利 福澤天府

提起文翁的功績,著名學者流沙河評述道:“和都江堰一樣,文翁興學的功績至今澤及后世。”說起文翁,大家對他創辦地方官學、興學化蜀、移風易俗的功績如數家珍,殊不知,蜀郡守文翁十分關心經濟基礎,他還是一名優秀水利專家。《都江堰水利述要》記載:文翁任職期間,帶領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頃”。他是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擴大都江堰灌區的官員。

在彭邦本教授看來,文翁化蜀的另一重要政績是大力發展蜀地經濟。他大興水利,將蜀中水利工程體系拓展至湔江(沱江)流域,弘揚發展了大禹、李冰以來蜀地優秀水文化傳統,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貢獻。

根據《華陽國志》的記載:孝文帝(編者注:應為景帝)末年,以廬江文翁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頃。是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文翁治水,繼承弘揚了都江堰水利體系的生態工程模式,其渠首工程的關鍵部位在今彭州市關口,關口以下則是全程無壩引水的樹譜狀水利渠系,使得湔江流域等地方大片土地變成了高產農田。這種全程無壩引水的渠系,沒有改變江河及其水流的自然形態、狀態,因而沒有造成生態破壞,相反,由於無壩引水渠系把水進一步引向缺水少水之地,這就在更大的區域范圍內改良、優化了生態,促進了天府之國的形成。

彭邦本教授對文翁治水的功績贊不絕口,天府之國的形成並非偶然,得益於文翁“以水為師”的治水方針。這種歷兩千多年仍然生生不息的生態工程模式,和滲透於整個水利工程體系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深邃哲理,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范例,在當今看來依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攝影 陳羽嘯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