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貧困區域農產品賣難滯銷 四川省消費扶貧館開館

【查看原圖】
大屏幕可以實時顯示農產品交易情況。郭瑩 攝
大屏幕可以實時顯示農產品交易情況。郭瑩 攝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9月04日21:28

人民網成都9月4日電 (郭瑩)會理的石榴,安岳的檸檬,理縣的白菜......今后,成都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四川各地的特色農產品。9月4日,位於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四川省消費扶貧館宣布開館。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面積達20000㎡,包括2000㎡展銷館和18000㎡大宗扶貧產品銷售專區。其中,展銷館首批入駐的扶貧產品品種達838個,涵蓋了23個貧困縣,其中獲得“四川扶貧”商標授權的產品695個。在線下場館基礎上,扶貧館在線上同時建立消費扶貧展區。

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副總經理李瑾介紹,扶貧館的總體運用思路為:一個中心、兩大平台和N個服務。具體運營方式為,以產業扶貧為中心,利用線下批發市場網絡實體和“惠民白家”線上銷售兩大平台,為全川21個市州扶貧產品提供信息撮合、展示展銷、品牌孵化、冷鏈物流、金融、檢測等各種綜合性服務。通過聚焦聚力拓展扶貧產品的銷售渠道,解決貧困區域產品賣難滯銷問題。

依托市場內3000余名批發商、日均3萬採購車次、全川70%蔬菜流通份額等實體資源優勢,借助市場年交易量240萬噸、交易額220億元、扶貧產品銷售超30億的分銷渠道能力,未來,四川省消費扶貧館將努力打造成為中西部地區消費扶貧的重要載體和平台。

分享到: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