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殺手,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做好防護措施遠離靜脈血栓。哪些人易患靜脈血栓?如何預防血栓形成?一起來看看。
五類人易得靜脈血栓
長時間不活動的人。如長期臥床不動的患者,久坐不動的白領,長途坐經濟艙飛機的旅客等。長時間不活動會導致血液循環變慢,增加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的人。如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心衰等疾病,癌症患者以及老年人。
懷孕或者剛生產完的女性,以及使用口服避孕藥和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這些女性受體內激素或藥物的影響更容易產生靜脈血栓。
肥胖的人。研究顯示,肥胖(BMI>30)的人患靜脈栓塞症的風險是非肥胖者的2-3倍。
有患靜脈血栓栓塞家族史的人。
堅持運動可預防
是否有方法可以預防或減緩血栓呢?通常來說,多參加體育運動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液粘滯性下降,從而減少患血栓的幾率。太極拳、廣場舞、瑜伽、自行車騎行、慢跑、健步走、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預防血栓的運動項目。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連續4個小時不運動就會增加患靜脈血栓風險。因此每個人都要樹立按時、定時參加運動的習慣。
血栓患者飲食小貼士
血栓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限制髙油、高膽固醇食物。每日膳食中要減少總脂肪量攝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減少動物油脂攝入。烹調時使用植物油,保持每日每人用量在25克,每月在750克以內為宜。同時要限制膽固醇攝入,每日每人應在300毫克以內。
其次,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可多吃魚肉,特別是海魚。同時,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這樣對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血液粘滯十分有利。
第三,要控制糖類食品攝入量。過量攝入糖分會引起高血壓、糖尿病等。
第四,鹽分的攝入同樣需要控制。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宜超過6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隱形”的食鹽攝入同樣需要注意,例如炒菜時添加的醬油、味精等,平時食用的餅干、面包等同樣含有食鹽。這些同樣需要特別注意。
同時,每晚睡前喝一杯白開水,也可防止血栓形成。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水量為2500毫升。除了日常飲食中攝入的水分,每天應至少飲用1200毫升的水,這樣會有利於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黏度,對預防血栓很有好處。(華龍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