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衣冠、拜孔子、點朱砂…來品味一下古人的開學典禮

2020年09月02日08:08  來源:封面新聞
 
原標題:正衣冠、拜孔子、點朱砂…來品味一下古人的開學典禮

  進入9月,中小學陸續迎來了開學的日子,學校通過形式多樣的開學禮,和孩子們共同迎接新學年的到來。在中國古代,新生入學有開學儀式或“開學典禮”嗎?答案是:有的。新生入學不僅有隆重的“開學儀式”,而且頗受重視,“入學禮”更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之一,與成人禮、婚禮、葬禮相提並論。通常的“開學儀式”包括正衣冠、行拜師禮、淨手淨心、朱砂開智等環節,可謂儀式感滿滿。

  01

  入學四大環節

  第一課便是“正衣冠”

  據《禮記》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因此,古代開學儀式的第一課即是“正衣冠”。古人認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讓學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整潔,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課。入學時,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幫學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齊”地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

  步入學堂后,先要舉行拜師禮。學生先要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所謂六禮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師禮時弟子贈與師父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早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干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淨手淨心。行過拜師禮后,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淨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於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朱砂開智,也叫朱砂啟智或朱砂點痣,是開學儀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先生手持蘸著朱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像“痣”一樣的紅點。因為“痣”與“智”諧音,朱砂點痣,取的其實是“智”的意思,意為開啟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學生日后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02

  學期有長有短

  入學年齡多在8-15歲

  古代,由於是農業社會,學生的入學時間與學期長短和現代的秋季入學有很大差別,因為多是圍繞農事展開。比如漢代,入學時間是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三個開學時間中,“八月暑退”與現代開學時間最為接近。如果春季開學,一般是正月十五之后。南北朝時,開學時間相對統一,主要是冬季入學。開學日期的選擇,與學期的長短相關。短的三個月,是冬制入學﹔長的一年。以明代為例,一般從每年的臘月到次年三月。

  古代學生入學年齡一般在8-15歲。比如東漢哲學家王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都是8歲入學。從先秦到明清,這種“大齡入學”傳統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但也有例外,唐代孩子入學年齡與現代差不多,要比之前和之后的朝代提前1至2歲,即六七歲入學。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便是“七歲就學”。具體幾歲入學,古人也視孩子的心智發育情況而定。據《舊唐書·孫思邈傳》上說,孫思邈雖是7歲入學,但當時已能“日誦千余言”,受到同齡人羨慕。

  古代的教育屬於奢侈品,很多孩子上不起學,還有20歲讀小學的。所以在一個學堂裡,看到年齡不等的學生也用不著大驚小怪。明代學者魏校在《庄渠遺書·渝民文》稱,“凡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社學,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詔令所設的“鄉村小學”。

  03

  古代學子也有“學生服”

  青衿和襕衫很傳統

  現在學生身著校服,古代學子也要穿“學生服”。“青衿”是中國古代最傳統的“學生服”,明清時的秀才便全著青衿。青衿,亦寫作“青襟”,並非是明清時才流行的“學生服”。早在先秦時,青衿即已在學子中間穿開。《詩經·鄭風》裡《子衿》,詩中主人心裡想著的那個人,就是穿青衿的鄭國學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故《毛詩注疏》就此解釋:“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所服。”為什麼學生要著青衿?東漢鄭玄認為:“父母在,衣純以青。”唐孔穎達進一步解釋:“是由所思之人父母在,故言青衿。若無父母,則素衿。”這種顏色搭配,其實是先秦時儒家“禮”的需要。

  此外,“襕衫”也是古代的學生裝,這是唐宋時開始在學子中間流行的服裝。襕衫是一種長袍,上衣與下裳合而為一,由秦漢時的深衣改變而來。從明初起,學子便著襕衫。除了衣服外,學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講究,如春秋時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則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

  現代學子如果去外地讀學,往往要帶個行李箱。在中國古代,人們外出裝收物件的工具有“褡褳”、“包袱”等。由於書本和衣物如果放在褡璉或包袱內很容易起褶、變形,所以,古代學子多用“笈囊”或“篋笥”、“箱籠”等東西來放置學習、生活物品。但由於笈囊、箱籠一類行李很沉,不事農活的學子帶著上路,確實不易,有條件之家往往還會物色一名年輕仆人,謂之“書童”,又稱為“伴讀”,專門侍候孩子讀書,幫著負笈、挑擔。

  04

  古人如何上課?

  《傳經講經圖》描繪漢代授課場景

  如果說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名師”,那麼,文翁的特別在於他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公立學校”,自己成了“第一任校長”,還培養了“第一批專職教師”。文翁,名黨,字仲翁,西漢廬江郡舒縣人。漢景帝后期,擔任蜀郡守,文翁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辦學上,其創建的文翁石室,是中國第一所由地方政府開辦的學校,也是連續辦學兩千多年未有中斷、未曾遷址的學校,后來逐漸發展成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學。

  出土於成都的《傳經講經圖》描繪了漢代的學校是如何授課的。老師面向學生坐於榻上,雙手置於前,六位學生席地跽坐,雙手捧簡,恭敬地聽老師講經授課。唐代裴铏的“文翁石室有儀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宋代陸游的“蠶叢角歌吹,石室盛書詩”、清代顧光旭的“文翁啟石室,教化盛西漢”等紛紛贊譽過蜀地濃重的好學之風。

  現藏於成都博物館的東漢蜀郡太守李君碑、裴君碑,出土於天府廣場東御街,是迄今為止四川地區發現的體量最大、文字最多、保存較為完好漢代石刻。兩座漢碑贊頌了裴、李二人作為蜀郡太守為振興蜀地教育而做出的努力。《李君碑》說李君“珍儒重能”,“拔擢英才”,他積極辦學,“同心齊魯,誘進儒墨。遠近緝熙,荒學復殖”。《裴君碑》則記載了裴君重建學校的事跡,“孔修泮學”,“恢興七藝”,終於“救復衰漸,舉道崇行”,贊其“儒宗詠述,永垂億萬”。以教育營養城市,可見,蜀地崇文尚教之風一直存在。

  封面新聞 段禎 綜合山西晚報、北京晚報、央視網、成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