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葉繞指尖 巧手傳非遺

2020年08月31日09:57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枝葉繞指尖 巧手傳非遺

  袁潔手把手地教孩子們學東山草編。

  草編的耳墜。

  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觀察袁潔演示東山草編技藝。

  長長的椰子葉纏繞在靈巧的指尖,經過按壓、挑起、翻轉、穿插,不出幾分鐘,一隻栩栩如生的粽子就出爐了。若不仔細看,還真怕有人誤將其放進鍋裡煮了去,這其實是個草編織物。

  8月25日上午,在海口市秀英區旅游和文化體育局和區文化館的支持下,2020年“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做貢獻”七彩假期非遺公益課堂“東山草編”培訓活動在秀英派出所向榮警務室三樓舉行。作為市級非遺項目東山草編技藝的傳承人,袁潔為該區的20名小學生帶來了一堂豐富有趣的非遺公益草編手工課。

  不在意的草,手裡變成寶

  課堂伊始,袁潔向孩子們展示了她過往的草編作品。秀氣的耳環、精巧的小鞋子、獨特的手提包……看似平淡無奇的植物枝葉,經過袁潔的指尖,化成了一個個造型獨特而生動的草編織物,引得孩子們一片驚呼。

  “平時不會注意到的草,在老師手裡變成了寶,我也好想學會草編,做一個漂亮的包背出去。”10歲的曾雨靈面對採訪有些腼腆,但學習草編時若有一步沒明白,就立馬竄到了老師跟前大膽請教。

  “葉子一分為二,再對折分為四片,取中間點壓一挑一。”“葉子和人一樣,要善待它們才會得到好的反饋。”作為一名國際低碳環保志願者,袁潔在教學中時刻給孩子們灌輸尊重自然、愛護植物的理念,她希望孩子們學會的不僅是草編的技藝,還要領會到草編作為非遺背后的價值所在。

  遇到稍微復雜的技法,有些孩子就坐不住了,大嚷“我不會”。如何學好草編?袁潔說,興趣是學習的前提,而專注和耐心才是源源不斷的動力。學習草編需要“坐得住”,守得一草一葉的枯燥,不爭一朝一夕之快。

  “已知的草編編織技法有兩千多種,即使是最簡單的作品,也會用到三至五種技法,初學者感到雜亂無章是正常的,這時候往往更考驗耐力。”袁潔循循善誘,認真觀察孩子們的動作,不停上前講解、糾正,手把手親自指導,原本被孩子們揉皺的草葉在她指尖舒展開來,經過數次有規律的穿插,粽子的輪廓逐漸明晰,孩子們也漸漸舒展開緊皺的眉頭,興致漸濃。

  玩物“尚”志,傳遞匠心

  “‘玩物尚志’的草編魅力,不僅僅是一草一編的玩樂,更是世代傳承的匠心精神。”袁潔在朋友圈裡寫道。如今,她的草編技藝成熟、動作一氣呵成,這是扎實功底的呈現。

  “玩物尚志”是袁潔對自己傳承草編技藝的定位。

  從2013年正式學習草編起,袁潔上下求索,走遍全島,沉下心去向長輩學手法、討經驗,編寫《海南草編技藝大全》,目前已完成初稿。

  2019年,東山鎮草編技藝入選海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袁潔也成為首批草編技藝的傳承人。但,如何讓傳統草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又如何推陳出新?

  袁潔的作品在不斷創新。從傳統的草席、草衣、草簍延伸設計到現代化的草帽、草鞋、坐墊、籃筐等,她的作品工藝考究、朴素大方、細膩精巧,在實用性基礎上增強了觀賞性,將藝術元素融入到草編技藝中。

  利用暑期開展“東山草編”公益課堂也是實踐之一。這個8月,袁潔先后在秀英和瓊山兩區不同的地點,向200余名小學生做了12場次的非遺技藝培訓。

  “一來能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二來能讓他們了解非遺,了解草編文化,新生代力量注入傳統文化中,就是一種傳承。”袁潔說。時間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流逝,原本預計兩個小時完成的課程延長了半小時,下課了還有幾位孩子意猶未盡,圍著袁潔繼續學習。

  (文\海南日報見習記者 邱江華 圖\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