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今日舉行

2020年08月30日21:0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8月30日電 (黃嵐)今日,首屆“成渝雙城詩酒文化論壇”在瀘州古藺郎酒庄園舉行。來自成都、重慶的80余位詩人相會於瀘州市古藺縣二郎鎮,論壇上,“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暢談成都與重慶的詩歌情緣。

梁平:分不清自己是成都人還是重慶人

著名詩人梁平成長於重慶,成名於成都,他說,有時候分不清自己是成都人還是重慶人。梁平提到馬識途當年說過的一句話,“我們靠一種文化生活,用一種方言寫作。”他說“四川的詩歌重鎮這個符號,是成都和重慶乃至四川的其他市州所有詩人共同創造的!”

梁平表示:“此次論壇是一次成渝兩地老中青詩人的聚會,而這個老中青是四代,既有80高齡的老詩人,也有20多歲的年輕詩人。這是我們成渝兩地詩人的四世同堂,應該成為成渝兩地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符號!”

著名作家阿來曾寫下詩歌《三十周歲時漫游若爾蓋大草原》,在他看來,巴蜀文化歷史悠久,互相交融,要切斷它內在的聯系,是絕不可能的。在“美酒河”邊,阿來認為,釀一杯美酒需要工匠精神,而藝術家、文學家、詩人在創作中需要勇於探索、精雕細琢的精神,這兩種精神其實是高度相通的。

“駿馬獎”獲得者、著名女詩人魯娟表示,詩歌是一座橋梁,連接川渝老中青三代詩人,川渝兩地詩歌秉承相同的風骨,又各有特點,兩地三代詩人必將在交流碰撞中生發出更多相互交融又獨具魅力的好作品。

傅天琳:我是四川人在重慶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傅天琳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出生的詩人,至今仍然活躍在詩壇上。她說:“有的樹木到了冬天都不落葉,而詩人,落了葉還可以重返樹上,這得益於良好的生態環境。我是四川人,我小時候在成都生活,我家的親戚全都住在成都。曾經一度我非常想遷居成都,那是我想了幾十年的城市。前幾年,我從重慶搬了好多東西到成都,一心要到成都居住,可是住了一段時間就不行了,一切都太舒服了,我還是習慣於在重慶適度地爬坡上坎,適度地流汗,感覺身體很舒服通泰。成都和重慶是我最喜歡的兩座城市。”

詩人李鋼回顧自己與成都詩壇數十年來的交往:“曾經,我作為重慶詩人,對成都非常向往,成都有《星星詩刊》《四川文學》,現在還有《草堂》,很多重慶詩人把作品送到成都發表。我曾經寫好作品之后,晚上坐一個通夜的火車到成都,把詩送到《星星詩刊》編輯部。我還記得那時候看門大爺姓陳,我大清早把陳大爺的門敲開。晚上就住在流沙河的辦公室裡。”

詩人尚仲敏說:“我成長在重慶,在成都待了三十多年,成都是我的家。這兩座城市已經進入了我的血液。” 詩人喻言說:“我是典型的重慶人在成都,重慶出產原創詩人,很多詩人到成都淬煉之后,修成了正果。”

詩人鄧翔說:“巴蜀文化難分難舍,就拿飲食文化來說,重慶有種開創性,成都更精細化,成渝兩地的詩歌也是如此。” 詩人邱正倫則說:“成渝雙城是詩壇上的雙子星座。”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