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收獲季節,廣元市朝天區核桃產業捷報頻傳。
“全區核桃基地面積達50萬畝,核桃產量突破5萬噸,已連續12年居四川省縣區首位,核桃產業綜合產值近30億元﹔ 人均擁有2.5畝、50株核桃樹,年人均核桃收入達4000元﹔朝天核桃產品遠銷全國40多個大中城市及日本、韓國、歐美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朝天核桃滾全球……”
作為山地地貌面積達91%以上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區、川陝革命老區和汶川特大地震重災區,朝天區是如何念好“山”字經,在小核桃上做出了富民增收大文章的?
8月28日,2020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分會場暨第五屆四川·朝天核桃文化旅游節全體與會人員,踏行朝天大地,訪核桃博覽館、進核桃產業園、走核桃加工企業,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朝天核桃”探秘之旅。
“據史載,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得種植於秦中后,朝天便逐漸開始了核桃種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走進朝天核桃博覽館,厚重的歷史氣息扑面而來。而博覽館展示的不同產地品種的核桃、種植管護核桃的各類器具、以及精美的核桃工藝品和文化藝術作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一台機齡近百年的核桃木楔式榨油機,引得大家紛紛圍觀拍照,不少與會人員更是“親身上陣”,感受傳統的榨油工藝。
移步朝天核桃現代林業示范區,站在觀景台上極目四眺:遠處西城高鐵、京昆高速與國道108線交匯而過,玉帶般的潛溪河蜿蜒向前,東西部扶貧協作草莓示范基地連片成帶﹔近在眼前的,則是迎風招展的核桃樹黛綠的枝條,和林下套種的即將豐收的扯篼子紅皮小花生﹔好一副林旅融合發展的勝景。據介紹,該示范區總體布局為“一帶五片”,“一帶”10萬畝,“五片”10萬畝,同時帶動區內面上約25萬畝。預計至2023年,項目區年採收干果10萬噸以上,年產值可達30億元以上﹔核桃精深加工產值20億元以上﹔林業觀光、餐飲娛樂、商貿流通等實現產值4億元以上,項目區農戶人均核桃收入達10000元以上。
“從種植到加工、從產品研發到銷售,今天的行程把朝天核桃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都展現在了我們面前。”在輾轉越齡食品責任有限公司等朝天核桃加工企業以及朝天核桃銷售門店后,與會人員陝西省寧強縣文旅局局長李波感嘆道,以前,“朝天核桃滾全球”對於他來說不過就是一句廣告詞,而通過今天的實地參觀考察,他知道了這句話所言非虛、名副其實!
一山翠綠一山黛,一山核桃一山金。近年來,朝天區堅持把核桃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名片產業,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抓,堅持“核桃種植全域化、核桃加工精深化、核桃產品品牌化、核桃產業融合化”,全力加快建設全國知名、全省最大的核桃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走出了一條盆周山區生態林業富民強區的特色發展之路。
核桃產業發展結出“碩果”,榮譽也接踵而來。朝天核桃先后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証、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証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朝天區先后被評為中國核桃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風過秦嶺,經流不息。今天,50萬畝高大挺拔、根深葉茂的核桃林海深深扎根朝天大地,起著涵養水源、防風固土、調節氣候、降塵減噪、美化環境和富民增收的多重作用,這也是朝天區歷屆區委、區政府持續接力、潛心打造,為子孫后代蓄積的“綠色銀行”。而在50萬畝茂密的核桃林海裡,農家樂、休閑旅游、綠色消費風尚如火如荼,為傳統核桃產業賦予了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靈動內涵。朝天,正在成為彰顯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美麗范本”。(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