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認清園林常見帶毒植物

2020年08月27日09:09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快來認清園林常見帶毒植物

徐曄春

一品紅

郁金香

相思子

見血封喉

南天竹

曼陀羅

巴豆

何首烏

水仙

夾竹桃

一品紅、水仙花、郁金香、相思豆、夾竹桃……遍布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各種常見園林栽培花卉觀賞植物,每一種植物都有著自己獨特個性,美麗動人的植物中不少都帶有毒性,有些甚至全身帶有劇毒卻容易被忽視。令人驚訝的是,相思豆有劇毒,誤食將出現腹痛嘔吐,嚴重甚至致死﹔紅遍全球的一品紅全株也有小毒,觸碰其乳汁可引起皮膚紅腫,誤食會導致口舌灼燒感。

華南地區常見有毒植物,包括蔬果類有毒植物、園林栽培有毒植物、郊野有毒植物等類型。

專家檔案

徐曄春,研究員。從事花卉文化、園林植物分類研究、花卉栽培、示范推廣及產業化開發等工作。

現任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兼任廣東花卉雜志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花卉》雜志副主編。

市民盡量少碰觸路邊植物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曄春昨天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集中介紹了華南地區部分常見園林栽培有毒植物。他指出,隻有了解園林栽培有毒植物特性,做好對有毒植物的科普工作,才能避免園林栽培有毒植物對人體的傷害。對路邊植物,廣大市民盡量少觸碰,不誤食,不要讓汁液觸碰到傷口處,以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記者了解到,在英國有一個阿爾尼克毒藥花園,專門種植了上百種有毒植物,像罌粟花、毛地黃等在這裡也能找到。這個花園門口豎立非常明顯的骷髏頭標識,警告人們注意花園的危險性,提醒路人不要去輕易觸碰花園裡面任何一種植物。在一些比較危險植物上還會特意加上防護罩,防止游客不小心觸碰到它們,就連修剪枝葉的園丁也要穿著防護服工作。花園創立者希望此舉能普及對各種有毒植物知識的宣傳。

常見園林帶毒植物

一品紅。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全株有小毒,乳汁可引起皮膚紅腫,誤食導致口舌有灼燒感。擺放時不要觸摸其莖稈中的白色乳汁,特別是注意放在幼兒不易觸摸到的位置。

郁金香,別名旱荷花。花期3-4月,果期4-5月。其鱗莖汁液有一定毒性,含有生物鹼、強心苷等,忌誤食或與傷口接觸。因為郁金香顏色眾多鮮艷,紅得似火,黃得賽金,還有紅黃相間好似一團火焰,妖而不艷,博得很多人的喜愛,也成為公園常用景觀。

夾竹桃,別名柳桃。幾乎全年有花,以6-10月為盛。廣東公園、綠地、小區常見栽培。藥用植物。全株有毒,含有多種配醣體,毒性極強,可致死。

水仙,別名金盞銀台、凌波仙子。花期春季。花市有售。藥用植物。鱗莖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鹼、多花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誤食后惡心、嘔吐、腹痛等症。

巴豆,別名巴豆樹。花期4-6月。廣東有野生,植物園及藥圃有栽培。藥用植物。全株有大毒,種子含毒最高,可致死。

相思子,別名相思豆。花期3-6月,果期9-10月。廣東植物園及藥圃有栽培。根藤入藥,種子可做裝飾品,但有劇毒,含相思子毒蛋白、相思子鹼、葫蘆巴鹼等。誤食出現腹痛、嘔吐,嚴重可致死。

何首烏,別名首烏。花期8-9月,果期9-10月。廣東有野生,藥圃及民間有栽培。藥用植物。含有大黃素、大黃酚等,藥用過量出現痙攣、抽搐甚至發生呼吸麻痺等症。

見血封喉,別名箭毒木。花期3-4月,果期5-6月。廣東有野生,植物園、藥圃有少量栽培。樹干白色乳汁有劇毒,含強心苷,西雙版納少數民族用其涂箭頭來獵獸,中箭后會見血封喉而亡故得名。

南天竹,別名南天竺。花期5-7月,果期9-10月。廣東有野生,公園、植物園有栽培。藥用植物,全株有毒,含有南天竹鹼等生物鹼,誤食會產生全身興奮、脈搏不穩、血壓下降、肌肉痙攣、呼吸麻痺,意識模糊等症狀。

曼陀羅,別名醉心花。花期6-10月,果期7-11月。廣東有野生,公園、藥圃常見栽培。藥用植物。全株有毒,含莨菪( làng dàng)鹼,誤食有口干、心跳增快、頭痛、幻聽,嚴重者可死亡。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丹彤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