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

“產業+旅游” 打造農林景觀“大觀園”

2020年08月21日09:44  來源:廣安在線
 
原標題:“產業+旅游” 打造農林景觀“大觀園”

園區名片

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成立於2012年,涉及豐禾鎮柏埡頭村、復盛鎮龍門橋村等兩個鎮5個行政村,擁有使用權限50年的流轉土地6000余畝,主要發展特色臍橙、鄉村旅游觀光、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水產養殖和蔬菜種植等。

園區自成立以來累計投入資金約1.58億元,2017年底正式對外開放接待游客。2018年榮獲四川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9年被廣安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廣安市現代農業園區”,2020年2月被省農業農村廳命名為省級示范農業主題公園,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已通過初檢驗收。

8月20日,記者走進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放眼望去,2300余畝的果園裡一片青蔥翠綠,樹梢上,一顆顆圓潤的果實挂滿枝頭。在臍橙林間,20多名工人正忙碌著為果樹噴洒除虫劑,以確保果樹健康生長。

近年來,“鄰水臍橙”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提升品質佔領市場,已成為鄰水縣最具知名度的特色農產品之一,也是帶領群眾脫貧奔康、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始終堅持農旅結合,以“一園帶多園”的發展理念,不斷優化臍橙產業規劃布局,集農耕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於一體,形成了可供觀賞、休閑的景觀園區。

發展產業 擦亮“鄰水臍橙”名片

作為鄰水縣最大的臍橙基地之一,鈺錦現代農業園區不論是種植規模還是臍橙品質,都首屈一指。

園區技術總監何明強向記者介紹說,鈺錦現代農業園區是鄰水縣近年來重點發展的臍橙種植基地。該園區通過“打時間差”,重點發展“頭年春季開花、翌年春季成熟上市、花果同枝”的臍橙品種——倫晚,既填補了2—6月的市場空白期,避開全國柑橘集中成熟旺季的上市壓力,而且還賣得起價。去年,園區共產臍橙150萬斤,實現產值300萬元。

“從目前坐果情況來看,今年產量將達到200萬斤,產值大概在400萬元。”作為園區的技術負責人,何明強每天都要在臍橙園裡巡視,查看坐果情況。

擦亮“鄰水臍橙”名片,光靠數量還不夠,品質也得同步跟上。

“園區種植的臍橙,以晚熟的品種紐荷爾、倫晚為主,兩種果實一為圓形、一為橢圓形,呈淺橙紅色,外觀漂亮,肉質致密脆嫩,汁液多、味濃甜,維生素C含量高。”說起臍橙的品種及特點,何明強如數家珍。

“臍橙樹,枝要稀,密閉枝葉病虫棲﹔臍橙果,莫早採,酸不溜秋沒人買……”這樣的管理口訣,在園區務工的果農都熟記於心,在管護的時候,也更加精心。

為使園區產品走“綠色食品”路子,不僅不施違禁化肥,園區還與現代科技養豬場簽約,生豬排泄物經處理,通過排水排糞管道轉為有機肥,用於臍橙及蔬菜等施肥,確保了農產品的“綠色質量”。

“我們的臍橙品質好,不愁銷。”何明強告訴記者,到了臍橙成熟季,到園區採摘的游客、批發的商人摩肩接踵,車來車往,熱鬧非常。去年,在臍橙成熟之前,就有外地商人先行支付了140萬元的保証金,提前預訂。而今年也早已有數家大型水果商前來訂購,價格每斤最高達到8元。

功能齊備

打造休閑旅游景觀園區

今年2月,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又傳喜訊,被省農業農村廳命名為省級示范農業主題公園。原因何在?

“我們這裡不僅是農業產業發展園區,還集農耕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於一體。”何明強一語道破。(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在建設之初,便由四川農業大學和重慶園林設計院按照“因地制宜”原則規劃設計,農旅相結合。園區布局設置種養區域4500余畝,核心園區休閑觀光區域420余畝,農事體驗區域80余畝,餐飲住宿接待區域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以及度假別墅23棟。方案優先產業,注重環境、景觀和配套設施建設,為園區全方面發展埋下了伏筆。

記者漫步在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裡,隻見一條3.8公裡長的景觀大道貫穿整個園區,區域內道路兩側分片栽種了月季花、玉蘭花、櫻花、荷花等觀賞花卉,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場及游泳池功能齊備,遠處更有高山觀景台、休憩亭,園區集餐飲、住宿、會議、休閑娛樂於一體。

“游客春天、夏天看花避暑,秋天冬天採摘垂釣,一年四季在這裡都能找到樂趣。”何明強說。

2018年春節期間,“川東首屆田園花燈節”在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舉辦。花燈節以“熊貓樂園”為主題,有“熊貓新春迎福”“熊貓山水竹林組圖”“熊貓鬧春”“熊貓游戲”等花燈景點,同時還進行了多場各類晚會演出。在花燈節期間,園區接待游客10萬余人。

而依托觀光旅游帶來的人氣,讓附近村民開起了小商店、農家樂,售賣農家土特產,收入節節攀升,生活越來越好。

助農惠農

示范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園區產業從無到有,環境逐漸完善優美,充分展示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效益,綜合經營收入也穩步攀升。僅2019年,鄰水縣鈺錦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收入就實現2000余萬元。

園區發展得好,村民也跟著受益。不僅在園區務工的附近村民收入達1800元/月,還有更多的村民改變了種植觀念,積極發展經果種植。復盛鎮龍門橋村村民陳竹珍就是其中之一。

“從園區開始種植臍橙,我就在園區務工,每年都有幾千元工資。”陳竹珍說,而讓她更為看重的,則是園區還經常聘請一些專家來為他們進行臍橙種植的技術培訓。

“通過培訓,我學到了一整套的臍橙種植技術,在自家的6畝地裡也種上了臍橙,每年收益上萬元。”陳竹珍說,不僅如此,她還成為鄉親們心中的“技術達人”,果樹發現病虫害或者需要養護時,都會找她咨詢,而陳竹珍也會毫無保留地教他們處理。

在園區種植示范的帶動下,周邊村民紛紛效仿開始種植各類高效益農作物,特別是高價值的水果、蔬菜種植,都實現了增收。還有部分村民,則由園區的“臨時工”轉了正。

今年51歲的龍門橋村村民甘文剛就是由在園區打零工變成了園區接待中心的負責人。

“通過幾年的用工觀察,我們發現他干活認真,不偷懶,人前人后一個樣,便有心留下他,做了園區常用工。”何明強告訴記者,現在甘文剛每月都拿固定工資,成了正式的“上班族”,他也不負期望,將接待中心管理得井井有條。

和甘文剛一樣“轉正”的村民,園區裡共有65位。他們都在園區的幫助下,摘了“貧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鄉村振興路,奮進正當時。“下一步,園區將以建設雕塑、文化牆、展覽室等形式,展示以優質臍橙為主的特色產業文化,傳統與現代相對比的農耕文化,提高園區文化品位,打造出更有文化內涵的現代農業園區。”何明強說。(鄰水記者站 舒艷 廣安日報記者 盧琴 文/圖)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