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降雨接連來襲,四川盆地遭遇暴雨“車輪戰”

2020年08月17日07:18  來源:四川日報
 

轉移

龍泉驛區

沖鋒舟裝載機出動

從8月15日20時至16日,一場40年來最大暴雨突襲成都市龍泉驛區。16日上午8時至11時,龍泉驛區最大降水量出現在柏合街道,多名群眾受困。

記者在現場看到,蘆溪河水漫過樂河橋,泄洪溝的洪水淹過柏雙路,柏合街道二河村4組的一處自建聯排房被洪水四面圍困。

“裡面還有7個人,趕快組織救援!”上午10時,該處房屋門口的路面流水深達1.2米,二河村黨委書記李君帶領該村應急搶險隊趕到后,立即撥打119,“房屋處於蘆溪河和泄洪溝之間,水流湍急,已無法徒步救援。”

消防隊員趕到后同樣遇到難題:水的深度會導致消防車熄火,沖鋒舟救援又可能發生螺旋槳“托底”。

隨即,消防隊員拆下沖鋒舟的發動機,徒手劃槳挺進。“第一次劃到房屋前,一下就被洪水沖走了。”李君和消防隊員商量后,決定從泄洪溝上游繞道房屋后側進行沖鋒舟救援,“在短暫的停留時間內,從窗戶上救了一名租住戶,沖鋒舟就又控制不住了,隻有返回。”

還剩6人被困,重型機械“上場”。搶險隊聯系了附近的鴻仁攪拌站,一輛重型裝載機趕來緊急救援。

搶險隊員鐘光富光著膀子站上裝載機駕駛室護欄,轟鳴聲中,裝載機駛到房屋門口,鐘光富躍入水中撬開房門,救出2名被困群眾。

“剩下4人的房屋,卷帘門都上了鎖,消防隊員用消防斧和撬棍撬開房門,一次性救出。”李君說,截至12時,7名群眾全部脫困,現均已妥善安置。

□記者 陳昊 吳亞飛

金堂

大喇叭提前預警

8月16日早上7時30分左右,家住成都市金堂縣平安橋橋頭的林朝被響亮的預警廣播吵醒。

廣播的大意是提醒大家不要去江邊圍觀,請低窪地帶的一樓居民撤離至安全處。“說實話,聽到廣播的時候還不是非常緊張,對金堂來說,汛期漲點水是司空見慣的。”林朝說,因為自家住28樓,怕電梯停電,心裡還是有點打鼓。

“要不是提早轉移東西,損失更大。”16日暴雨時,在金堂縣老城核心商圈做了14年生意的楊子明如此感嘆。楊子明有18間鋪面在老城,所有底層鋪面全部進水,位於玉龍街街口的鋪面進水最多,“被淹了一半,足有1.5米深。”楊子明說,玉龍社區工作人員從上午6時開始通過巡邏車上的喇叭預警,告知居民和商家盡快轉移。楊子明也一早就到鋪面轉移貨物。

記者了解到,金堂縣老城區和新城區低窪地帶的商家、住戶16日一早就接到所在街道、社區的通知,開始陸續將貴重物品轉移至3樓及以上更高處。金堂縣棲賢街道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街道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從早上7時開始就陸續安置轉移的群眾,“大部分是從幸福村白鷺島來的,還有少數幾人來自岳公社區。”

據了解,沱江干流三皇廟水文站所在的趙鎮老城區域居民樓一樓基本被淹,群眾已提前轉移,或就近安置,或轉移至地勢較高的學校,包括西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西南交大希望學院、楊柳慈濟學校、金堂中學外國語實驗學校等。

□記者 肖瑩佩 丁寧 張紅霞 陳昊

動態

本世紀以來最大洪峰過境金堂

8月16日,記者從省水文局獲悉,受強降雨及上游來水影響,當天20時45分,沱江干流三皇廟水文站(成都市金堂縣境內)出現洪峰水位446.29米,洪峰流量791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5.74米,超保証水位3.45米,重現期為50年一遇洪水。

據了解,791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系本世紀以來過境金堂縣的最大沱江洪峰。

預計這一輪沱江洪峰將於8月17日8時左右到達資陽城區,22時左右經過內江城區。

(記者 邵明亮)

強降雨接連來襲,四川盆地遭遇暴雨“車輪戰”

四川成8月全國降水中心,最近7天局地累計雨量直逼1000毫米

氣象專家認為——

四川正在經歷特大型暴雨

8月16日16時,省氣象台發布暴雨橙色預警。從8月14日開始,省氣象台的暴雨預警級別連續升級,從藍色到黃色再到橙色,預警范圍一天比一天大、強度一天比一天高。

過去30天,強降雨接連來襲,四川盆地遭遇暴雨車輪戰。新一輪降雨從8月14日夜間開始,15日開始加強。

省氣象台專家指出,此次降水過程覆蓋范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強降水落區主要在綿陽、德陽、成都、眉山、雅安5市和廣元西部、樂山北部及漩映地區。8月15日20時至16日08時雨量統計,全省暴雨554站,大暴雨409站,特大暴雨27站,最大降水量出現在綿陽安州區迎新鄉,為428.7毫米,最大小時雨量在德陽旌陽區黃許鎮,為118.7毫米。阿壩州汶川縣,綿陽市北川縣、安州區,成都市龍泉驛區一度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省氣象台認為,四川成為8月全國的降水中心,最近7天局地累計雨量直逼1000毫米,而且暴雨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本次極端暴雨過程的綜合強度評價為特大型(仍在持續中)。

過去幾天,四川盆地多地累計降水量在200毫米-300毫米,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今后三天,在副熱帶高壓外側的四川仍將是全國降水最強、最持久的地方之一,這種濕漉漉的天氣可能還要維持一段時間,等到副高東退,南落才將有所好轉。

氣象專家提醒:四川盆地西部持續暴雨,土壤含水量完全飽和,此次強降雨過程與前期降雨區域重疊,發生山洪、地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氣象災害風險高,請注意預防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山洪、江河洪水、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記者 陳婷)

遂寧

無人機送物資到河心洲

8月16日下午,遂寧射洪市金華鎮新黑水浩大橋上方,幾架無人機分別挂著一大袋子食品,盤旋著向對岸的黑水浩村方向飛去。該村位於涪江河心洲,四面環水,新黑水浩大橋是村裡連接涪江右岸的重要通道。

“村裡還有66名村民,15名鎮、村干部和公安干警,我們在送物資給他們。”黑水浩村黨委書記謝均己說。

時間倒回到16日6點,黑水浩村廣播響起,“天還沒亮就通知我們,要漲水了,趕緊收拾東西,在村口集合。”黑水浩村九隊村民譙臻說,“坐上橋頭的轉移車輛,上午10點半,我們一家撤到了應急安置點。”

“上午11點過,由於水位上漲很快,我們隻能停止轉移。村裡常住的287人,成功轉移了221位。”謝均己說,“按照應急預案,沒有轉移到岸上的村民已被遷到村裡的救生高台。”

為保障未轉移上岸人員的基本生活,15點,射洪市相關部門通過無人機和沖鋒舟,送去食品、水、汽油等生活必需品400公斤,保障群眾當晚、第二天的基本生活。

“晚上我們煮了玉米稀飯,剛剛還收到無人機送來的面包、方便面和礦泉水等。”還在村裡救生高台上的黑水浩村村支部書記李秋說。

截至8月16日21點,遂寧全市共轉移受洪水威脅群眾9000余人。

□記者 王若曄 陳君

極值、超保、攔洪

三個關鍵詞讀懂本輪強降雨

8月10日晚開始的本輪強降雨究竟有多凶?造成的洪澇災害有多重?我省又做了哪些應對?為此,記者走訪了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省水利廳等部門。

降雨有多凶?

日降雨量兩次刷新全省第二極值,全省面積的12%被大暴雨籠罩

“目前來看,這是入汛后強度最高、范圍最廣的強降雨。”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舉例,本輪強降雨期間,省氣象台歷史首次連續兩天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究竟有多凶?從降雨強度來看,氣象學上,降雨量超50毫米至99.9毫米就是暴雨。統計顯示,8月10日至16日8時,全省累計降雨量最大點位為德陽什邡市師古鎮,達到542.5毫米,超過全省大部分地區常年降雨量一半。

從日降雨量來看,成都彭州市三界鎮24小時降雨量達436.7毫米,超過四川歷史第二極值。隨后的15日8時至16日8時,這個紀錄再次被德陽旌陽區黃許鎮新太村打破,達到466.7毫米。

截至記者發稿時,全川大暴雨籠罩區域已達5.7萬平方公裡,佔全省面積的12%。統計顯示,8月10日晚以來,我省雨量超過200毫米的有52縣(市、區),超過400毫米的有9縣(市、區)。

災害有多重?

22條河流超保証水位,超過多年平均值兩倍

“本輪強降雨主要發生在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和嘉陵江5條江河的上游,導致洪水從源頭開始,波及全流域。”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透露,監測顯示,8月10日以來,全省已有41條河流超警戒水位。其中,22條河流超保証水位,數量上超過整個汛期多年平均值的2倍。

其間,青衣江支流蘆山河發生50年一遇洪水,沱江干流金堂段、青衣江干流雅安城區段、岷江彭山到眉山城區段發生20年一遇大洪水。而涪江支流安昌河達到建站以來最高水位。

以涪江為例,8月16日的涪江干流遂寧段洪峰已超過20000立方米/秒,逼近2018年“7·11”洪峰﹔16日20時45分,沱江干流三皇廟站(金堂縣境內)洪峰流量7910立方米/秒,已超過2018年“7·11”洪峰。

江河洪水外,本輪強降雨期間,我省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鏈式反應持續暴發,部分山體溝道反復發生災害。僅8月11日至13日的3天內,全省就發生山洪災害上百起,防洪基礎設施損毀嚴重。至16日8時,強降雨已導致18個市(州)183.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6人,直接經濟損失83.9億元。

到底咋防御?

預警、避讓和工程調度,三招應對洪澇

“提前預警、提前避讓、提前調度。”談到應對措施,省防指相關負責人給出本輪強降雨期間,我省三個防災減災路徑。

看預警。8月10日晚至16日,全省對主要雨區開展專題調度4次,在降雨密集時段對重點地區開展點對點調度。其間,累計發布洪水預警410站次、山洪災害風險預警578次,組織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對降雨覆蓋區域手機用戶發送防汛提醒短信3000余萬條。特別是8月11日晚,省防指下達首個全省性景區、農家樂“應關盡關”通知,要求各地盡量勸返游客,以免生意外。

看避讓。8月11日,我省先后連續派出4個水利搶險工作組分赴雅安、綿陽、廣元、阿壩指導,督促21個督導組下沉一線蹲點督導。目前,各地已緊急轉移安置11.2萬人。其中,成都金堂縣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1.49萬人。

工程調度上,全力削峰滯洪。自8月10日以來,我省先后調度紫坪鋪、武都、亭子口、寶珠寺、升鐘等水庫預泄騰庫,增加防洪庫容2億立方米。強降雨期間,又先后通過武都、亭子口、寶珠寺、紫坪鋪水庫控泄錯峰,對涪江、嘉陵江和岷江的削峰率達30%至50%,累計攔蓄洪水4.4億立方米,有效減輕下游防洪壓力,確保了涪江、嘉陵江、岷江沿江地區安全度汛。

□記者 邵明亮 王成棟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