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碼,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特定的時刻自會啟動﹔每一個村,也有它獨特的文化密碼,隨著歲月的積澱,它會在某個時候,可能是某一個春天,由一個人,帶領著一群人,去匡助開啟一個村寨厚重的過往與麗影今朝。
一座文化村碑,一顆扶貧初心
碧藍的天空與游走的雲絲下,是鄉野間無盡的蒼翠。在這藍白綠的映襯裡,屹立著一座小小而不屈的村碑,它在大自然的底色上涂抹著明亮一色,處之渾然,猶如一尊矗立在陽光下的豐碑,代表著一個村的貧窮已成為歷史。
這座矗立在曾經貧困的斗笠村村口的村碑,寓意著“托起斗笠,展翅高飛”。周義雙供圖
這尊3.8米高的村碑,豎立在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玉峰鎮斗笠村的村口。它是一座由鋼筋水泥構筑的雕塑,呈現的是一雙剛毅有力的巨手,托起一頂金燦燦的斗笠的畫面。
白色的巨掌張開,像一雙振翅欲飛的翅膀,直向藍天﹔而斗笠,更像是一輪金色的太陽,仿佛讓人們看到了斗笠村的百姓,正用勤勞和智慧,托起燦爛的明天。
村碑的設計者名叫周義雙,他坦言:“我設計這個雕塑的初心,是寄以展現‘托起斗笠,展翅高飛’的寓意。”
周義雙是斗笠村一名普普通通的駐村幫扶隊員。說普通,是因為作為全國萬千駐村工作隊員中的一名,他是普通的。而他的樣貌,他的行事風格,卻是絕無僅有的,是特立獨行的。
先說說他獨特的樣貌吧。
周義雙個頭高挑,卻是又黑又瘦,叫人看了總不免擔心,怕不是有什麼病吧?或者是飯沒吃飽吧?幾年前,大英縣人大主任第一次來斗笠村考察扶貧工作,周義雙興奮地迎上去,主任激動地抓住他的雙手,滿懷同情地說:“你是貧困戶吧?你受了不少苦吧?”
不是我說的,他身邊的人都這麼說,“你哪裡像個扶貧干部啊,你這身形,簡直就像個貧困戶。”
不過,你若看了他36年前的當兵照,你就會明白,這是“天生”的。30多年后的今天,他還是那張小小黑黑的娃娃臉,還是那副瘦得讓人擔心的身材。
脆紅李下,周義雙精心呵護套種每一株蔬菜幼苗。周義雙供圖
但就是憑著這樣一副看似羸弱的身子,周義雙在扶貧戰線上堅持奮斗了6年。如今55歲的他,成了大英縣幫扶時間最長、幫扶年齡最大、幫扶職務最高的駐村隊員。雖然斗笠村已於2018年底實現貧困村退出,2019年實現了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但是周義雙的扶貧腳步,卻未曾停下。
周義雙深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作為一名扶貧干部,周義雙的愛好是廣泛又獨特的。
周義雙愛好廣泛,書畫、詩詞、攝影、寫作。因此,與他志趣相投的文學藝術界的朋友頗多。他是當地書畫界骨干,還是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在村碑主體字框中,鈷藍色的底子上,是“斗笠村”三個燙金大字,左下角小字寫著“開心題”。“開心”即中國著名書法家何開鑫,他是周義雙的好友。為了斗笠村,周義雙沒少佔他的“便宜”,請他為村裡貢獻了不少墨寶。
村碑底座的碑記裡,寫著“承制:徐氏泥彩塑”,這個來歷也不簡單。“徐氏泥彩塑”是大英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泥塑是由徐氏泥彩塑的第五代傳人、65歲的徐興國親手打造。
碑記最下面一行寫著“捐贈:川投水務集團大英公司”,這即是斗笠村的對口幫扶單位,周義雙是該公司的黨支部副書記。
2014年,按照大英縣縣委、縣政府扶貧工作安排,川投水務集團大英公司的扶貧任務是,對口幫扶斗笠村,單位還要選派人員到村上參加駐村幫扶。本身在單位就分管扶貧工作的周義雙,便主動請纓。
他的妻子知道這個消息后,擔心地說:“你才從廣元調回來,這才多久,又要去駐村?組織安排你回來,是對你、對我們家庭的照顧。你也快50歲的人了,何必去折騰?你那身子,比我還單薄,累出個病可怎麼辦?”
周義雙勸慰妻子道:“我曾經在農村生活鍛煉過,我能吃苦,身體也沒問題。況且,農村窮,農民苦,這我也是有親身體會的。我們這些在城市長大的人,吃的、用的、穿的,哪樣跟農民沒有關系?現在有這機會幫助他們,我當然很想去。”
深夜,周義雙在床上輾轉無眠,他心裡,也是百轉糾結,充滿了矛盾。他在回遂寧市大英縣之前,在廣元市劍閣縣擔任川投水務劍閣公司總經理,期間在廣元生活了7年,和妻子長期兩地分居,對女兒照顧得少,對家庭虧欠得太多。他內心,充滿了對妻子、女兒和這個家,深深的愧疚。
然而,他和農村又有著不解之緣。
他曾兩次被派往農村,幫助開展工作。一次是上世紀90年代初,周義雙被縣裡安排,到農村參加“清經(清理經濟)”工作﹔另一次是2014年,在擔任川投水務集團劍閣有限公司總經理期間,被劍閣縣政府安排,參與當地的秦巴山農村扶貧開發工作。
所以,周義雙對農村工作有一些了解,對農民生活的艱辛更是十分明了和同情。自小城市長大的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農村與城市的距離,城市,對農村虧欠的太多,太久。
良心,在他眼裡,是一個人靈魂的守衛,也是一個人靈魂的中心,是一個人自我堡壘中最該守衛的財富,更是我們每個人不能跨越的警戒線。
周義雙是大英縣人,1983年至1986年曾在北京軍區某部服役,當兵那會兒,是部隊政治處的專職放映宣傳員,還曾榮立過三等功。下地方后,他依然保持著部隊傳統——聽黨指揮、無私奉獻、善打和敢打勝仗的優良作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曾榮獲四川省國資委和川投集團“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他帶領的團隊獲得“全國總工會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的殊榮。
他想事、行事,總是不由自主地,把工作任務和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說:“扶貧,是一場關系貧困群眾切身利益的一場偉大戰役。我也曾經當過兵,下過農村,投身這場戰役,我是義不容辭。”
曾經的斗笠村是貧窮的,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子是艱辛的。
斗笠村地處川中盆地丘陵地帶,位於大英縣西北15公裡。上世紀70年代,這裡興建四五水庫,因此,村界周邊淹沒區較多,人均耕地還不到五分。全村284戶887人中,就有貧困戶85戶215人,貧困戶幾乎佔了全村的1/3,其中,又有特困戶35戶98人,殘疾戶28戶,長期患病家庭8戶,扶貧任務十分艱巨。
周義雙曾經寫過一首歌,《我是扶貧駐村員》,表達了他對斗笠村的扶貧初心:
五年前的那一天
仿佛還在我眼前
貧瘠的土地泥牆邊
鄉親們望穿雙眼
這裡雖沒養育我
心裡卻想把你改變
為了這個鄭重誠若
從此我們不懼風險
……
一個人的初心,始發於他的思想本真,體現在他的一言一行。
一所歷史村館,一段文化密碼
周義雙,將他的德與思,言與行,他廣泛而獨特的愛好,滲透在他的每一段扶貧歷程中。
在他的倡導下,村裡建起了一所“斗笠鄉村藝術館”。這個40多平方米的地方,不僅是一個文化藝術館,還是一個村的歷史博物館,它留存著斗笠村的歷史記憶,傳承著一個村的精神文化,延續著一個村的血脈親情。
斗笠村建村歷史悠遠,文化底蘊厚重,關於“斗笠村”名字的來歷,還流傳著一段離奇的傳說。
據說在清朝乾隆年以前,斗笠村村邊有個黑龍潭,所以它之前叫做“黑龍潭村”。張獻忠敗走成都后,沿龍脈東下,來到黑龍潭邊,養精蓄銳。在一個月黑風高夜,他化作一條黑龍,在此地界翻雲覆雨,生靈涂炭。乾隆登基后,查看龍脈,見蜀地一個村庄連月陰雨,有異象作亂,便將一頂斗笠扔出,化為一座斗蓬狀的山巒(現叫斗篷山),此山擋住陰雨,黑龍潭村從此太平。乾隆遂給此村賜名“斗笠村”。
這結局美好的神話故事,流傳至今,它表達了農人們對風調雨順的祈求,對幸福安寧日子的渴望。
村中歷史遺跡和典故頗多,現有東漢墓崖2處、宋代鹽井4口,一塊咸豐皇帝封贈的八品誥命墓碑,一座保存完整的清代曾家大院,有村中名醫但大夫懸壺濟世的傳說,有英勇抗擊土匪外侵的母親寨遺址,還有60年代曠氏家族割肝救母的致孝故事。
由周義雙提煉並謄寫的“斗笠村人文八景”書法扇面。周義雙供圖
在藝術館中,存有兩把特別的書法扇面,皆為周義雙親手所書。
其中一把扇頁題記中寫道:“客居玉峰鎮斗笠村五載有余,提煉出人文八景,並自作七律一首”。其字跡筆酣墨飽,勁骨豐肌,歷練純熟。現摘抄如下:
乾帝笠威妖孽滅
漢存崖塚泣聲絕
地藏老井經風雨
樹掩殘垣阻惡邪
救母割肝傳大孝
懸壺濟世渡微劫
孤燈青廟隨煙盡
白鶴歸來話久別
這人文八景即:乾帝降龍、東漢墓崖、宋代鹽井、母親寨、割肝救母、但大夫懸壺濟世、清代曾家大院,以及現代鄉間生態引來白鷺歸來的自然風光。
一個村庄的歷史文化傳承,需要挖掘,需要有人延續和記載,當村民們隨著物質的不斷豐裕,一定會在某個時候,更加緬懷這個村的過往,那時,如果它的歷史是一段空白或殘缺,人們的心,或許將會在那一處留下永遠的遺憾,日復一日,不斷追溯逝去的過往,久久無法平息。
周義雙主動承載了這個使命,承載了這份光榮,他把斗笠村當作他前世今生的緣分,去開啟它的文化密碼。
第二把書法扇面,非常特別。其字跡,另有一番行雲流水、筆走龍蛇的風格。而令人感嘆的是,抄寫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創作的一首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周義雙謄錄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周義雙供圖
這是周義雙最喜歡的一首詞,詞中的文思和情懷,讓周義雙激發出一種“生也斗笠,死也斗笠”的豪邁之情。
他定是將焦裕祿作為自己的精神榜樣,平日裡細心體味。作為一名幫扶干部,他的情思,此間可窺一二。
在斗笠村中,可以看到很多關於感恩奮進教育、弘揚傳統文化以及宣講扶貧政策的文化牆和宣傳牌,生動的文字和彩畫,提振了鄉村精神文明風貌,也美化了村容村貌,濃厚了村中文化。
這樣大大小小的文化牆大約有100多面,如村委會牆面寫著“多一分寬容和關愛,多一分謙讓和理解”,稻田邊,紅色大牌上寫著“產旅融合 振興斗笠”,中間還有一個可愛的斗笠村LOGO,那是一個戴斗笠的農民巨幅卡通動漫。難得見到哪個村子有自己的LOGO,這也是周義雙想出來的,他在2018年向公司申請資金后設計實施的。
館中還珍藏了不少反映斗笠村村風村貌的當代名家碑刻、牌匾和字畫,大多是他書畫界、楹聯界的朋友,受其邀請到村裡免費為斗笠村而作。除此,館中還有一些農家古瓦罐、農具等器具,這些也都是周義雙花時間收集,為大家珍藏的。
館中收藏的村民留存的酒壺。周義雙供圖
周義雙喜歡攝影,也頗為專業。他用鏡頭,記錄著斗笠村的成長,為村裡的農人們留存著寶貴的影視圖片資料。
他在彩視視頻上,制作了斗笠村宣傳片共計50余部,累計播放量達80萬次之多﹔在他微信朋友圈中,晒出的一張張圖片,也展示了斗笠村的生產生活。那些視頻和圖片中的畫面,有斗笠村美景,勤勞的鄉民,還有扶貧干部的日常。
一個文化農庄,一個鄉村未來
周義雙深知,鄉村振興規劃先行,鄉村旅游需要樣板。
2019年斗笠村被列為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后,周義雙懷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與相互促進的戰役中。
他和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們積極行動,共同研究,結合村裡豐富的村史文化和旅游資源,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提出了發展生態文化旅游的構想。
他們的小目標是:趕超隔壁的卓筒井!
斗笠村所在的玉峰鎮,與卓筒井鎮比鄰而居。卓筒井鎮內各村,尤其是以吳家橋村為首的村子,近年來產業發展迅速,他們大面積種植桃樹,並帶動鄉鎮周邊村庄,打造了千畝桃花旅游賞花景點,頗有名氣,成為了大英縣的一個鄉村旅游熱點,老百姓收入也很是可觀。
這引起了斗笠村村兩委的高度重視,兩委一班人,通過近一年的跟蹤考察學習,終於在2018年,在斗笠村引進了適合自己的產業——脆紅李種植。
在大英縣政府和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們成立了大英縣玉鑫麗景產聯式合作社,採取“企業+農戶+村集體”模式,投資200萬元,在斗笠村種植脆紅李近600畝,林下土地也不浪費,套種見效快的有機蔬菜400余畝,他們用賣蔬菜的錢,來補助當年土地入股和村民務工的費用,產業種植發展的經濟效益立竿見影。
周義雙正籌劃著,明年2-3月份,搞個李花節,打造大英縣繼卓筒井之后又一個鄉村旅游熱點,實現當初的小目標。
“我們比起卓筒井的鄉村旅游,有三個優勢:一是有更長的花卉觀賞和果實採摘期,二是有大面積庫區的湖面觀光和水上娛樂,三是有厚重的村史文化魅力和獨特的生態產業景觀。”周義雙和村兩委們,信心滿滿。
雪白成片的脆紅李花朵是大型觀賞主題,他們策劃舉行“原鄉笠影 聖潔李花”的主題活動。他們計劃著建設農家樂、康養中心等,留住客人,穩定增收。
他們還謀劃著:在斗篷山頭,建造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斗笠雕塑,將其打造成為地標式的宣傳名片﹔講述好乾隆賜名、割肝救母等村史故事﹔依托四五水庫,打造湖上景觀、游玩、垂釣、餐飲等一體的“夢幻水城”。
他們還有很多想法:開展網絡“百詩百書百畫百聯”有獎征集創作活動,在端午節組織龍舟賽,構建兒童樂園,開辟世外桃源等。
在具體配套實施中,他們將“不留余地”地實施生態綠化和環境美化打造,將村裡剩余土地,分塊布局,營造四季花果飄香的亮麗景點。
這樣美的農村,這麼豐富的文化和有趣的娛樂活動,誰不想去呢?
村干部們共同規劃了20多個景點,由周義雙牽頭,起草編制了《斗笠村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4年規劃》,探索“農旅結合+鄉村振興”模式,打造星級農家樂樣板,帶動斗笠村經濟發展,力爭把斗笠村建設成為一個風格獨特、魅力無限的鄉村旅游示范村。
周義雙一直琢磨著塑造一個“星級農家樂”,樹立一個鄉村旅游農家樂的樣板。
有次一群老同學聚會,一個女生說起她很愛種花,目前和老伴兒已經退休,准備找一處清靜的地方養老,最好是在農村租一所農民閑置的房子,門前種花,屋后栽樹,過一把鄉間的慢時光。
這浪漫的設想,被一旁的周義雙聽到,他眼睛一亮,立即熱情地向老同學推薦:“你這個願望簡單啊,到我們斗笠村來吧!我們那裡正有一處空置的房子可以出租給你們。不過我想把它打造成一個精品農家樂,相當於打造成一個樣板間,好讓村裡的農民們學著做,以后多開幾家農家樂,結合我們村的產業發展,打造農旅融合的新樣子,讓村民掙到更多的錢票子……”
周義雙看老同學饒有興趣的樣子,便接著說道:“你們兩口子正好又做過餐飲,廚藝好,開農家樂沒得問題,裝修那些我可以幫忙。不知你們願不願意過來,這既是實現你們養老的夢想,也是幫我個忙,不對,是幫我們這個曾經的貧困村——斗笠村這個忙?”
看著周義雙誠懇又熱心的樣子,老同學也被他的誠意打動。他可真是個對扶貧執著的人吶,一心想著幫扶他的斗笠村,什麼事都可以牽扯到他的斗笠村上。
同學最終答應了建設農家樂的事,打算投資40萬元試試。
他們於2020年5月份開始動工,加班加點,僅僅用了2個月時間,便打造完工,取名“笠影農庄”。
當你沿著村委會門前的那條道往前走不遠,就能見到那棟兩層樓的“笠影農庄”。那“笠影農庄”紅色四字招牌,寫在四張大圓簸箕上,一字排開,醒目地挂在院牆。順著農家樂的屋檐和小院兒的籬笆,挂著一溜一溜兒的紅燈籠。整個透著紅紅的喜慶。
周義雙親手扶助打造的“笠影農庄”農家樂開張啦。周義雙供圖
走近了,但見房前一個百來平米小院,圍著土紅磚砌的籬笆,紅牆上沿,是灰瓦堆疊的一圈兒鏤空層,隱約能瞧見裡面星星點點的花草。穿過拱形木制花架的院門,進得院內,裡面生滿新植的花草。
左邊雪白的牆面是“鄉村振興”的宣傳字畫,生動活潑,牆下角,種著一排濃綠的灌木,欣欣然,與字畫和諧相映。院中,一個河卵石砌成的水池,邊上種著矮草和秀挺的菖蒲,池邊擺放著綠皮青蛙和黃嘴白鵝的庭院布件,趣意昂然。右邊小徑的一頭,是一處茅草亭,主人正坐在裡面,與倆朋友談笑風生﹔若閑來無事,在此處也可把書沉吟。
這生動的場面,正如后來房間看到的一幅畫裡題文所寫:“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看花”。
這棟農家小樓中,一樓有4個雅間,每個雅間的名字,都用的村裡的小地名,貓兒井、天生橋、母親寨、斗笠坡。仿佛這小小的雅間,也承載著一個村的文化。
屋子中間的大圓桌上,是成套的青花瓷餐具,青花茶壺、茶杯、碗碟,甚至連筷子,都是青花瓷的,大家吃飯可要規矩了,不小心筷子落地上,可要摔斷嘍。
房間頂部吊燈非常簡潔,一個斗笠下,一顆大圓燈泡。亮白的牆壁,挂有玻璃鏡框裝裱的水墨字畫,畫中流淌的是鄉間閑趣,古韻山川,或是一些筆墨橫姿勁挺的字跡,有的為周義雙的親筆揮毫之作。每個房間的壁燈,也是他親自設計,精巧雅致。
整棟樓的房間設計和布置,周義雙花了不少心思和心血,體現出一個文人的儒雅氣質,展現了一個鄉村的獨特文化。
業主以前是搞餐飲的,自然有一手好廚藝,老臘肉的濃香,耙耙菜的清香,生態新鮮的食材,也自然叫人放心。做的斗笠麻辣巴骨肉,更是一絕,酥焦金黃的巴骨肉,面上撒著綠的青椒、紅的小米辣,花生米碎末、蔥花兒、蒜粒,那表皮酥脆,內裡肥美柔軟的肉,滑過唇齒之間,牽引著食客的舌尖和胃嚢。
二樓除幾間優雅的茶室外,是一處敞闊的茶坊,可容納100來號人,安置有十來個長條桌,兼具喝茶聊天,吃飯打牌的功能。若是舉辦個婚禮宴會的,也全沒問題。
從樓台望去,有碧冬茄的小喇叭花映襯著,放眼青綠的稻田,滿滿寫著鄉間的幸福與迷人的清新。
慶祝“笠影農庄”開張的那天,由周義雙的朋友幫著請了一個民間藝術團。大約有三四十人,全都是美女,個個化了彩妝,穿上亮綠的旗袍,風姿綽約,走起時裝步來,如清流中依次漂過的片片浮萍。
能覓得一處青山綠水間養老,朝看晨霧與曦光中漸醒的村庄,日看野花閑草、田間累累碩果,暮看日落黃昏炊煙起,這樣的日子,只是想想,都心生向往。
在“笠影農庄”的打造中,當地村民在房屋租賃和施工建設中,直接獲利15萬元。農家樂建成后,他們還聘用了村裡3個貧困戶在此常年打工,實現穩定增收。
自“笠影農庄”建設以來,周義雙每天張羅著,看著它,親手扶助它的成長。
他的規劃,以鄉土味道和村風民俗為重點,充分體現了斗笠村的歷史文化、保持了原始風貌,為遠離農村的人們,提供了一處青山綠水間的世外桃源,排解游子們心中的田園鄉愁。
在最近的一次縣脫貧攻堅先進表彰會上,曾經以為周義雙是“貧困戶”的那位人大主任,感慨良多地評價周義雙是——一個文化人,帶活了一個村。
周義雙不斷挖掘斗笠村的文化歷史,他在脫貧攻堅的歷程中,又不斷創作出新的鄉村文化。時代賦予了他神聖的職責,去挖掘、去創作、去牽引,開啟一個村的文化密碼,讓鄉裡鄉外的人們都看得清明,使他們看到了一個村文化永恆的價值。
后 記
在大英縣縣委、縣政府的主導下,在扶貧部門、幫扶單位和村干部們,以及全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斗笠村從“一窮二白”,當時連村委會辦公室都片瓦皆無的情況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曾經的斗笠村,地處偏僻、交通落后,水利不暢、種植落后,地少人稠、勞力緊缺,思想閉塞、環境不整,集體經濟多年為零。周義雙與村干部們一道在具體實施中,針對斗笠村不同的問題症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探索出了一條光明之路。
他們共同努力,在幫扶特困群眾的同時,以產業為抓手促農增收。2018年7月,50畝虎斑蛙養殖落戶斗笠村﹔2018年10月,玉鑫麗景產聯式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村裡已形成600畝脆紅李為主導、套種400畝蔬菜的核心產業,村民從合作社每年獲得近100萬元務工收入,人均每月增收近1000元,村集體經濟年增收5萬余元。
“把斗笠村當故鄉,視貧困群眾為親人”,這是周義雙的扶貧座右銘,他時時提醒自己,約束自己,不斷增強自己的韌性﹔他把“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作為扶貧誓言,傾注全部身心,投入到“村退出,戶脫貧”的攻堅戰斗中。
他抱著一顆反哺農村的感恩之心,扎根斗笠村6年。村上的干部班子換了一茬又一茬,唯獨他選擇了堅守。
6年裡,他與斗笠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與當地的貧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6年中,周義雙用堅實的步履丈量著“貧”與“脫”的距離﹔用親人般的關愛拉近“工”與“農”的關系﹔用黨員的標准去強化“黨”與“群”的融合。
他參加抗洪搶險、水庫救人,冒著傾盆大雨、電閃雷鳴,拯救農戶養蛙基地﹔他走街串巷、叫賣蔬菜,四處奔走、推銷農品,幫助農戶絕渡逢舟﹔他耐心調解、不厭口舌,解決鄉裡鄰裡瑣事糾紛﹔他駐守奮戰疫情防控一線,孫女燙傷住院、女兒醫院生產,他居然都狠心地沒有陪伴看望過親人一天……
扶貧干部所遭遇的艱辛、悲痛、矛盾與掙扎,他都親歷感受過。
歷盡千難萬苦,走過千溝萬壑,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近在眼前。此時,正是發起決戰、進入總攻最吃勁的時候,周義雙努力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咬緊牙關,爭分奪秒,“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怎樣的生命才是永恆?什麼樣的人生才能留芳千古?古人回答的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這才是對人生價值的最大肯定。周義雙和萬千扶貧干部們一道,正踐行著這不朽的人生諾言。
作者簡介:
羅薇,漢族,貴州安順人。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四川班學員。現供職於政府機關,從事宣傳工作。在《人民日報》《中國扶貧》《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四川扶貧》等報刊雜志上,發表過記敘文、散文、詩歌、新聞通訊、論文等近百篇文章,曾數次獲獎,並著有散文集《風隨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