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
10月至12月,岷江、嘉陵江等7條重要江河流域2021年度水資源調度計劃要編制完成。這是記者近日從全省水資源調度管理工作視頻會獲悉的。
作為水資源調度工作的重要內容,編制省內重要江河生態流量方案成為此次會議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
強化水資源調度恢復河流生態環境
為什麼要實施水資源調度?受氣候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等因素影響,枯水期內,四川省境內的江河會不同程度地出現流量減少,有些河流甚至會出現斷流現象,帶來水環境質量下降和生物多樣性降低等一系列河流生態環境問題。
曾正伢是都江堰人,岷江外江支流金馬河從他老家附近流過。在他的印象裡,兒時河水滔滔。但2018年以前,一到冬季,金馬河裡的水常斷流。
當前,要為全省提供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確保河湖生態系統功能加快恢復,開展水資源調度管理工作,為省內重要江河明確生態流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去年,四川省印發實施了岷江、沱江等7條跨市(州)重要江河流域水資源調度方案,確定152個河道內水資源調度控制斷面,明確最小下泄流量指標,為水資源調度提供了基本遵循。
“通過優化配置,全省江河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據省水利廳總規劃師權燕介紹,原來存在間歇性斷流的成都境內毗河、金馬河實現了不斷流目標,其他江河生態流量保障程度逐年提高。
去年全省河湖生態系統功能加快恢復,濕地面積逐年回升,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全省河湖水質創“十三五”以來最佳水平,87個國考斷面中優良水質斷面達85個,10個出川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優良標准。
“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水利的需求也逐步從防洪、飲水、灌溉向更高層面轉變。”權燕表示,目前水資源承載能力明顯不足仍然是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短板。
今年初步建立生態流量監管體系
為繼續確保全省江河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局面,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水利保障,今年全省水資源調度工作要怎麼干?
今年四川省將編制完成第一批國家級岷江、雅礱江4條河流9個控制斷面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完成第一批省級11條河流19個控制斷面生態流量保障目標確定和實施方案編制,初步建立生態流量監管體系。同時,力爭8月底前編制完成安寧河流域水資源調度方案,初步確定重要水利水電工程最小下泄流量和流域年度用水計劃,10月底前完成審查批復手續。
此外,根據來水預測和流域用水需求進行“量體裁衣”,四川省將於10月至12月先后編制完成岷江、嘉陵江等7條重要江河流域2021年度水資源調度計劃。
據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2020年枯水期,全省水文系統從僅對岷江、沱江水資源調度控制斷面進行監測,到全省7條重要江河全覆蓋監測。“通過加強對主要江河枯水期水量監測工作,可以為全省水資源調度計劃提供堅強技術支撐。”
“我們也在謀劃構建跨區域、跨流域引水補水網絡。在此基礎上,努力實現省內大江大河的互聯互通和全省水資源調配‘一盤棋’。”省水利廳總工程師梁軍介紹。四川省在2018年11月啟動首次跨流域生態應急調水行動,預計在2035年前構建川內“五橫六縱”跨區域引水補水生態水網,將逐步消除各主要江河生態用水短缺現象。(記者 邵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