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軍節特別報道——“老兵故事”

退伍老兵陳浩自述:對口幫扶貧困村 他在高原堅守2年

2020年08月01日15:05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我叫陳浩,是成都農商銀行派駐德格縣汪布頂鄉龔加村的一名駐村扶貧干部。

2018年我所在的單位成都農商銀行,對口幫扶國家級貧困村德格縣汪布頂鄉龔加村。想到曾經在部隊服役,身體各方面素質都比較好,所以我就主動向單位申請此次駐村扶貧幫扶任務。我平時的工作主要是老百姓生活生產所需的各類幫扶,比方說村裡的建房、修路等等。

駐村兩年以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下半年,因為脫貧攻堅任務重,在一次走訪貧困戶的過程中,我發現我所駐的村有一大半的村民家中存在無固定取水點,超過半數村民沒有安全飲水,存在人畜共飲和冬季結冰的情況。在向鄉黨委政府及縣委政府遞交相關數據及書面報告后,我們駐村工作隊開始了漫長的飲水地點尋找工作,因為沒有專業設備,沒有技術支持,我們就利用手機GPS定位顯示海拔,憑著腳步去測量坡度。沒有植被覆蓋的龔加村不像其他村落一樣有著固定的泉眼及蓄水條件,整個村子都要在山下溪流中取水,往返時間及基礎設施不成熟的問題,讓村民們的每喝一口水都得節約。同時,村民們還面的一個問題是水打多了就會生青苔,水打少了又不夠人和牲畜喝。

2018年6月,在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我們仍然沒有放棄為村民們尋找水源的想法。最終,在2018年8月,龔加小組及燃麥小組蓄水池及管道鋪設完成,從此兩個小組村民告別下山打水、冬季無水的日子。同時,由於對水源地保護,也徹底結束了人畜共飲的環境問題。

兩個小組的自來水通了,剩下的也是此次飲水工程最大的問題,燃登小組有6戶長期居住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村民,而6戶居民就有4戶屬於貧困戶,由於海拔高水源無法引入,附近5公裡范圍內也無泉眼,居民依靠夏季喝滲透水,冬季下山打水來過日子。經過了大約兩個月的尋找,最終我們工作隊在與燃麥小組交接的一處山坳中找到了一處海拔高於4000米的水源作為長期飲水供應點,但由於兩地之間是相隔6公裡的無人區,地勢險峻,更別提行走的路了。

2018年8月16日,在3個村民的陪同下,我們進行了第一次踩點,在確定了原有露天蓄水池的海拔后,為了行走方便,我們每人隻帶了一瓶水,本以為6公裡多一點不過是這個山到那個山的距離,咬咬牙就走下來了,后來才知道,我們的體力和當地人相比有著太大的懸殊,一瓶水隻維持了前半個小時,走了五分之一的距離帶的水就沒有了,一直在斜坡上橫著走腳也磨破了,此時的渴和疼痛已經到達了極限,但是我一直鼓勵自己,曾經在部隊服役的時候,各種體能訓練都堅持下來了,於是一直鼓勵自己,加油,加油……

經過了4個多小時的行走,期間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因為心跳太快而隻能停下來休息,也不知道多少次因為頭暈耳鳴卻又生怕掉隊去追趕別人,終於看到了面前嘩嘩流出的山泉水……2018年國慶前夕,龔加村3個村民小組71戶居民全部喝上了安全飲水,至此傳染病及冬季飲水問題全部解決。

2019年的6月,我們按照慣例到村民家中走訪,了解和記錄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走訪到我們村貧困戶益西加村家裡后,在交談過程中,我無意中發現他的小兒子昂翁四郎有先天性唇裂,而且前期因為家裡照看不周,引起了孩子的左手小指和食指壞死。因為本來就是貧困戶,也無力去為孩子醫治了。作為一名父親,內心非常不忍。回到住處后,我徹夜難眠,想想本來貧困就已經給他們家庭帶來那麼多困難了,這件事情更是雪上加霜了。隔天,我主動向單位及身邊的同事朋友發起了籌款,在3天的時間裡,給孩子籌齊了5萬5千元的手術及后期恢復的生活費用,在向鄉黨委請示后,我帶著孩子和他的父親連夜驅車900多公裡到了成都,當時顧不上休整,第二天又驅車300多公裡去為孩子進行手術。

其實作為一名扶貧干部,我覺得群眾對我的肯定,就是我們堅守基層扶貧陣地的力量支撐。軍營給了我成長的基礎,而基層工作給了我成長的空間,舍小家為大家,我一直在堅持著,一直在前行著,守住這顆炙熱的不變的初心。(李平 趙祖樂)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