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抗疫歸來百天,他們提出醫院該這樣建

2020年07月28日09:09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武漢抗疫歸來百天,他們提出醫院該這樣建

“發生疫情的時候,是讓疾控系統,還是讓醫療機構來做傳染病的防治工作呢?”在近日召開的首屆群醫學與公共衛生論壇上,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院士表示,公共衛生不僅需要預防醫學,還需要臨床醫學,臨床醫學是公共衛生體系的有機、主流性組成,兩者必須協同作戰。但現在出現公共衛生問題的時候,兩條線卻溝通不順暢、責任不明確,協同推進存在一些困難,這是很大的問題。

“過去認為新型的醫院就是要夠大——一個科的候診大廳可以坐200人﹔現在新型的醫院,兩個沙發就夠用,診療、檢查的精准預約時間差少於15分鐘。”國家醫療隊領隊、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談到,疫情前后醫院急需觀念的轉變。

4月6日、7日,隨著援鄂醫療隊班師回京,多位參加援鄂救援工作的領導者們回到日常工作,時至今日百天有余。在武漢的親身經歷,讓他們對人民健康事業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彌合裂痕

需建新興交叉學科

“談及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預防醫學體系建設,人們經常忘了把醫療機構加進去,隻考慮疾病控制一條線。”王辰說。

在醫學實踐中,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的裂痕由來已久,其根源性因素在於兩類學科一直並行發展,忽略了學科間的融合。在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中,我國採取醫防結合的策略,將救治病患和控制傳染源高度結合,切斷傳播途徑,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了疫情。實踐強有力地証明了醫防緊密結合的重要意義。

反觀文章開頭時王辰院士的問題,它不是一個“2選1”的選擇題,而是一個“1+1>2”的論述題——如何彌合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之間的鴻溝,使多學科、多部門協同合作,提升人群整體健康水平?

為此,北京協和醫學院學術團隊提出建立新興交叉學科“群醫學”。王辰認為,當前我國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必須通過群醫學學科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通過建立完整的群醫學教育培訓體系,在臨床及公共衛生實踐中灌輸群醫學理念。

“勤洗手、戴口罩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是面向社會成員進行動員並由此產生的社會行動。而臨床醫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很大程度上偏於個體。誰替群體考慮得更多一些?”王辰說,群醫學要研究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怎樣在現有的學術水平和技術條件下,讓人群獲得最大的照護和健康效益,把人群整體的健康利益作為目標。

據介紹,2018年7月,北京協和醫學院依托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三個優勢一級學科,開始建設群醫學學科。

轉變觀念

醫院建設需多項調整

“過去認為醫院是治病的地方,有病才來。通俗地說隻管滅火,不管防火。”王建業說,疫情之后,醫院應該有觀念上的轉變,尤其在應對突發情況時,應該在人才、技術、設備、物資、科研、智能化上有所儲備。

疫情中很多人認識了ECMO,但在疫情初期能熟練使用它的人卻不多。“隻有幾個人會用,導致他們必須20多個小時連續工作。”王建業說,醫院買了設備,更應該注重技術人才儲備。

“前往援鄂的隊員中,專門做呼吸、做ICU重症監護、做急救醫學的不多,大部分是‘臨陣磨槍’,因此急需重大、重症疾病的專業救治人才,急需對全員進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培訓。”

“過去有一些設備的採購,是從醫院發展、經營的角度考慮。”王建業說,現在看來重要的生命支持醫療設備是必需的。此外,醫用口罩、負壓病房建設等平戰結合的物資也需要有所考量。

此外,在專科醫院中不設感染科、發熱門診,如果發熱病人來了,該怎麼去處理?

“專科意味著精准,但也有可能‘專’到隻看某一種疾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楊偉憲說,專科醫院應該培養出一支隊伍,平時在重症病房、急診室,但到防控階段拉出來就能應戰,能進行核酸採集防護工作。專科醫院需要正視專業太專,其他專業不夠的問題,構建平戰結合的人才和應對體系。(記者 張佳星)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