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打造可循環農業 私家菜園融入城市生活

【查看原圖】
四川科道農業公司創新構建出“城鄉四態循環農業建筑系統”,讓城市的高樓大廈裡生長出瓜果蔬菜,讓魚塘苗圃與居家生活零距離。宋艷 供圖
四川科道農業公司創新構建出“城鄉四態循環農業建筑系統”,讓城市的高樓大廈裡生長出瓜果蔬菜,讓魚塘苗圃與居家生活零距離。宋艷 供圖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20年07月17日10:55

人民網成都7月17日電 (王軍)住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之中,你是否也想擁有一個小小的菜園:家的樓裡樓外,全部種上有機果蔬,做飯時,伸出手揪幾把,變成餐桌上的美味菜肴。為實現這一夢想,四川科道農業公司創新構建出“城鄉四態循環農業建筑系統”,讓城市的高樓大廈裡生長出瓜果蔬菜,讓魚塘苗圃與居家生活零距離。目前,該系統已經在成都市雙流區全面展開試點,為當地的居民生活帶來全新的改變,為城市的發展賦予了新的可能,從而產生出的雙流經驗也贏得了業內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7月16日,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副主席,現任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謝克昌院士與國家“無廢城市”發起人之一的能源與環境工程技術專家陳勇院士一行來到位於雙流區的科道農場,該農場作為四川科道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研發、實驗基地,也是中國農科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的試驗示范基地。對“城鄉四態循環農業建筑系統”有著最直觀的呈現。

依托“城鄉四態循環農業建筑系統”建設而成的生態農業建筑最明顯的特征是:通過專業化的設計和改建,可以在建筑外牆和陽台上實現農業生產,為每戶居民搭建一個‘私家菜園’,根據時令種植茄子、苦瓜、番茄等蔬菜,桃子、柑橘等矮化水果及綠色植物。居民隻需要在每一年年初的時候‘點好菜’,決定好具體要種什麼,成熟了再採摘食用即可。

值得一體的是“城鄉四態循環農業建筑系統”在實施工程中,可應用於多個場景,對於新舊小區、院落等均可實施,讓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私家菜園”不再只是夢想,為城鄉居民生活帶來全新變革。

根據沙盤模擬,城市常見的高樓大廈群,對其陽台和外牆空間進行改造,搭建起綠植培育空間,培育上果蔬、綠植,從底樓到頂層一排排管道整齊排列,構建起中水處理、黑水處理、沼渣沼液、居民家庭有機生活垃圾、城市有機垃圾等系統,居民的生活污水、廚余垃圾等通過多個系統完成循環處理,成為果蔬、綠植成長所需的灌溉用水、培基土壤,培育出的果蔬則可以直接食用,從而構筑起一條可循環的綠色生態循環之路。

隨后,院士專家團走進雙流區東升街道五洞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抬眼望去,50余平米的樓頂空間綠意盎然,多層安置的70余個種植箱中培育的各類蔬菜、果樹、食用菌、芽苗菜長勢正旺,最底層是一片魚池、養殖有草魚、鯽魚和錦鯉。“從規劃到實施歷時近2個月時間,原本空曠的樓頂空間被建設成了一片樓頂田園。”據該項目實施負責人介紹,上層種植果蔬等農作物,底層進行水產養殖,構成了一個有機的循序系統,上層的果蔬為魚群生長提供食物和養料,而魚類的排泄物經過處理又將轉化為可供果蔬生長的養分,整個生長過程經過科學的管理,培育出的都是有機綠色食品。

“下一步,這裡將移交給社區進行統一管理,社區將引導居民對果蔬、水產品等進行認領。”五洞橋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樓頂空間不僅能起到樓棟美化的作用,也將是居民溝通交流的陣地、環保科普宣傳的平台,讓社區居民在林立的高樓裡感受到田園生活的愜意。

據了解,在科道農場經過系統研發,目前“城鄉四態循環農業建筑系統”已經在雙流區多個區域進行了落地建設。通過改變城鄉建筑和傳統綠化的功能理念,集成多重技術資源體系,創造性地將原創“建筑系統”各項專利技術與生態體系“四性合一”價值化專利技術相融合,重構未來城鄉形態,重塑城鄉辯証統一的無限價值。據了解,目前“創新農業”、“有機廢料可循環利用”等十數項相關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局授權,並正申請國際專利。

分享到: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