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電網“智慧工地”新景觀

國家重點工程雅中800±kV換流站信息化建設場景運用見聞

2020年07月14日12:4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人民網成都7月14日電 網上遠程會商技術難題、“雲上安全員”智能監測現場、施工成果數據庫共建共享、VR\AR可穿戴設備生態感知作業各要素……7月12至13日,走進國家重點建設工程雅中±800kV換流站現場,一股濃厚的工地信息化建設氛圍扑面而來。

轉輾現場各施工區域后發現,移動互聯網技術加速倒逼和催生傳統電網建設管理模式變革和轉型,工程建設管理方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應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以構建“智慧工地”系統為抓手,加速信息化技術與電網基建現場的深度融合,徹底釋放出工程建設智慧管理效益。

BIM三維設計建模圖指導施工精准作業

7月12日,雅中±800KV換流站電氣B包項目部進行GIS安裝和換流變安裝交底。項目部結合施工圖紙,對GIS、換流變安裝進行BIM三維技術設計圖再場景化。到站卸裝、設備安裝、搬運推送……每一個施工環節,通過三維技術構建了施工過程精細“臨摹圖”,施工技術要領分解為各項標准數據和作業參數,幫助指導施工人員零偏差地去完成落實。

業主項目部質量專責李昱採用的GIS安裝三維設計效果交底圖讓施工人員聽起來很受用。“三維技術設計建模培訓交底,相當於一次實體案例教學,培訓解決了我們心中所有疑惑。”電氣B包黑龍江送變電項目部技術骨干郭欣說。

感受工作上帶來便利的還有業主項目部技經專責陳鄂球。7月11日,他正審核各施工項目部上月進度款申請撥付情況。他將工程三維設計BIM軟件與造價管控軟件對接,可立即精確確認6月現場工程進度,與工程量清單項目對比分析,便於科學分析建設進度情況。“這樣的數據精確無誤,又准確量化施工進度,使我們工作起來輕鬆不少,還能減少工作差錯的發生率。”

工程建設管理方國網直流公司將設計業務與信息化手段不斷深度融和,積極將工程信息、地理信息數據,通過三維建模技術、數字化協同設計技術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施工圖BIM三維設計全面化。對工程施工圖紙、現場培訓技術交底、工程檔案數據等一律採用三維設計技術,達到工程全過程三維可視化設計和信息一體化目的,並將三維設計通用模型、工程建設數據、設備參數數據接入現場智慧工地系統,起到了三維設計成果現場參建項目部共享應用效果。

“雲上安全員”讓安全防護“無縫對接”現場

“安全細節不忽視,隱患才能快除掉。嚴字落實在實處,小小疏忽不漏掉……”7月12日早上,剛進入現場,土建A包四川送變電項目部經理李剛手機上就收到了一份安全信息提示。這是智慧工地系統每天准時對進場人員推送現場氣象信息和安全作業風險辨識點的一景。

“工友們都親切叫我‘雲上安全員’,其實它才真正是。”談及智慧工地系統運用,業主項目部安全專責曹建泉是興奮不已。“現在自己工作強度鬆了不少,但工作效果卻提升很高。”據他介紹,智慧工地系統分布現場各作業點的168個視頻採集感知終端設備,完全實現了“一人一卡”“一點一機”“分級監控”工作,能對“人、機、料、法、環”狀態實時全天候監控,包括對電子圍欄、智能安全帽的應用,地基與基礎施工監測、混凝土與模板施工監測、沉降監測、吊裝監測、火災預警等實現動態監測,完成由智能監控到智能監測的提高。

走進現場智慧工地管控大廳,打開工程安全管理模塊,點擊安全監控分項鍵,現場的固定攝像、移動攝像和無人機巡航的音、視頻採集可立即及時上傳,可向上級管理部門進行數據動態實時傳輸,讓人對現場情況一目了然。

在極1高端防火牆混凝土澆筑點,盡管地處35.12米的高空作業,施工人員韓在發和其他施工人員安心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空隙時,他指著安裝作業點附近的安全微顯示屏說,“每天我們作業前,它會准時給班組推送當天的安全風險警示點﹔作業過程中我們施工行為會完全被它採集監控,若有一處安全違章都會得到它的及時提醒。若我們發現系統有未發現或安全數據庫風險辨識有遺漏地方,我們可進行登錄補充,實現友好互動。”

自動降噪降塵讓施工現場變為“綠色花園”

7月13日上午,輾轉工地現場各處,發現一些作業區域空地上長滿小草鮮花,引來了當地特色花三角梅的美麗棲息,地面綠幽。身體呼吸系統並沒有感覺到空氣中有任何揚塵的不適,甚至連耳朵也未聽見以往工地施工現場常有機械作業發出的巨大轟鳴喧鬧聲的場景,整個工地就是一個“綠色花園”。

“有了這些‘寶貝’,創建綠色環保工地就不再是一件難事。”業主項目部副經理李斌指著現場安裝的72個區域環境參數測量設備介紹說,“揚塵過多、噪聲過大過去一直是建設工地的‘老大難’。如今,我們通過這些設備和其它輔助工具的‘敬業’工作,使整個工地完全真正實現了安全文明施工環境的創建標准。”

剛說完,一輛停放在雙極低端換流變廣場的霧炮機開始作業,高速噴出的大量水滴飛散在空中,頓時讓人感覺空氣濕度強了很多。

為解決工地揚塵過多或噪聲污染問題,業主項目部依靠智慧工地系統,附加和增設了自動降噪降塵功能,通過現場布置的72個監測設備,可實現對PM2.5、PM0、溫度、濕度、噪音、風速、風向等10指標精確測量。當任何一處粉塵指標超標時,系統雲服務器將自動啟動布置現場的霧炮機,進行噴淋降塵除霾功能。還可通過全站廣播系統或APP下發降噪指令,改善施工環境,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更加智能便捷。

遠程會商搭建技術交流“空中大課堂”

7月13日下午,業主項目部會議室裡,運用智慧工地系統遠程技術會商功能,業主項目部、施工項目部人員與異地相關技術專家採取可穿戴設備和增強現實技術,對提升換流變安裝工藝質量進行網上會商交流。

“盡管我們與技術專家相隔幾千公裡,但我們通過網絡‘鍵對鍵’,實現交流‘面對面’的效果,既避免了出差的車舟勞頓,更重要是節約了所遇到問題‘就診’的解決時間。”業主項目部經理鄒軍峰說,“得益於系統平台數據精確傳輸功能,利用無線感知技術,可將現場任何工序環節安全、質量、進度、風險等過程採集的數字化信息進行實時分享交流,利用語音、視頻、圖像、文字等手段進行交互式操作,實現施工技術難題‘空中課堂’問診。”

在雅中±800kV換流站,筆者佩戴一幅全息AR眼睛后,可快速識別已在數據庫中加載的現場遇見的施工人員、機械、設備、建筑物、地質環境等信息。而掃描已到運的第一批GIS設備二維碼后,立刻可透視設備內部構造,便於快速、全面掌握信息。

不僅主動向外“求經”,還積極將成果轉化分享。該站目標是建設新時代特高壓直流電網工程示范工程,目前已積累和總結存儲了40多種典型經驗、典型案例、新技術應用和BIM應用庫。業主項目部將這些數據庫全面向參建單位開發分享,方便參建單位內部進行培訓、交流和學習。現場看到,該系統遠程數據訪問點擊量已突破300次,大多數來自業內電網施工參建單位。

“智慧探頭”擔當施工工藝質量“最佳判官”

13日下午,業主項目部專責陳新剛與土建B包上海電建項目部經理黃成相一起巡檢極2高端防火牆施工質量,他倆對嵌入防火牆混凝土內部的探頭所採集的溫度數據進行二次採集,並錄入手持系統終端設備,經智慧工地雲服務器診斷分析后,判斷給出超標范圍答案與否。

在換流變廣場,矗立的雙極低端防火牆已掀開防護措施,露出了真容——走近用手輕輕觸摸后,感覺有如鏡面平滑之感。“現場早晚溫差大,加之高原地區日照強烈,都對混凝土澆筑質量是一大考驗和難題。我們通過在大體積混凝土中布設三層測溫探頭,實現了澆筑時最佳質量的溫度控制。”現場施工項目部一位技術人員說。

現場混凝土澆筑大概在4萬方左右,任何點滴的澆筑有瑕疵,都將影響工程整體質量。

“像這樣的探頭,我們在土建施工階段混凝土集中澆筑時大量使用,加起來共有86個。它可全面感知混凝土自身體溫和環境溫度,經雲服務器診斷分析后,實現對GIS閥板基礎、換流變筏板基礎、防火牆澆筑等現場大體積混凝土低端自動養護,變粗放型養護措施為自主精細化養護,避免因養護不及時而出現質量通病問題,全面提升現場混凝土澆筑實體質量。”陳新剛介紹說。“稱呼它為‘智慧探頭’一點不過分,它讓我們建設管理時完全擯棄憑經驗和感覺說話,實現了精確量化管理的提升。”(劉環 謝永濤)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