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網址、“內部”指標......高考結束 警惕套路

2020年07月10日09:02  來源:重慶晚報網
 
原標題:虛假網址 “內部”指標 成教自考 假冒錄取

莘莘學子十年磨一劍,就是為了在高考金榜題名。學生和家長在其中傾注的大量心血和期望,可能正是犯罪分子牟利的“道具”,在考試、查分、志願填報、錄取等各個階段,可能存在犯罪分子精心設計的詐騙陷阱,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謹防犯罪分子高考詐騙“套路”。隨著高考結束,7月9日,九龍坡區警方為廣大考生及家長整理近年來常見的詐騙套路,並詳解應對方法,提醒廣大考生提高警惕,切勿上當受騙。

套路1

虛假網址來查分 個人隱私保不住

【真實案例】

2019年6月15日,九龍坡區石橋鋪派出所接到一男性孫某的報警電話,稱自己手機一天有十幾個騷擾電話,幾十條騷擾短信,不僅能說出自己的名字,還來自不同的號碼,連加入黑名單都很難解決,實在不堪其擾。經過詢問,孫某最近就隻在網上百度了高考查分網址,然后點進去要求輸入姓名、身份証號、准考証號、手機號,之后查分就顯示錯誤,孫某就沒管了,沒想到自己個人身份信息已經被泄露。

【警方提醒】

詐騙分子往往通過短信,發送虛假查分網址,在考生輸入身份証號、姓名、手機號、銀行賬號等信息后,將這些信息記錄並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下一步精准的電信詐騙。各位同學,要記住查分的官方渠道隻有一個,即考生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試院,可登錄其網站或官方微信等進行查詢,不能輕易相信“野雞”網站。

套路2

內部指標在這裡 隻要給錢就可以

【真實案例】

2019年6月17日,九龍坡區華岩派出所接到一女子楊某報警,稱他們得到中國礦業大學一招考老師黃某消息,通過內部指標,雖然差60分,但繳納20萬元即可進這所大學。楊某考慮到自己孩子的前途,便繳納了3萬元的定金,后來過了一段時間,打聽中國礦業大學都已經發放通知書了,自己打電話給官方一查,才發現被騙,就到派出所報案。

【警方提醒】

不法分子往往自稱是高校或招生部門某領導的熟人、親戚,聲稱能通過關系弄到“內部指標”幫助考生入學,以此為由收取巨額介紹費或錄取費。家長一旦付了錢,他們就逃之夭夭。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証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尤其是謊稱交錢即可上軍校、以特長生名義入讀等,都是騙局。

套路3

高等教育種類多 普招成教混一團

【相關事例】

犯罪分子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學考試,一些騙子利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大眾化、多元化發展態勢,把普通高等學校與現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混淆。比如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聲稱隻要肯花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學后才知道,這並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

另一方面,我國有上千所高校,命名方式大多是以地區命名。因此,一些高校的名稱就會很相似,容易使人混淆。名稱或許會有一兩字之差,但高校實力和名氣差距很大,含金量完全不同。家長和學生報考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他們之間的區別,避免混淆。在填報志願時,還要小心“野雞大學”:那些未經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門審批,沒有辦學資質而私自招生辦學的虛假大學。

【警方提醒】

充分了解所要填報學校的專業,大多的高校裡都設置有成人教育等學科,不同於本、專科,這需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同時,填報學校時,要小心名字易混淆的學校,注意關注教育部、人民日報權威發布的虛假大學名單。

套路4

偽造錄取通知書 詐騙錢財賊省事

【真實案例】

2019年6月25日,江蘇丹陽一快遞小哥收到14份裝有上海應用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快遞包裹,且送達每份通知書還會向簽收人代收6元資料費給寄件人,頓生疑惑,於是報警。經鑒定,這些錄取通知書均為偽造,犯罪嫌疑人朱某交代,朱某通過到付的方式詐騙錢財,考生收到假的錄取通知書,如果信以為真,學生正式入學,朱某得到6000~8000元不等的佣金。

【警方提醒】

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郵局、快遞公司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其指定的銀行賬號,進而騙取錢財。廣大考生們要引起重視,收到通知書仔細核對信息,檢查上面的公章,必要時可以直接撥打學校電話証實。在收到自己從未填報志願的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時,要高度警惕。

提到“錢”字就要小心

警方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長,無論哪一種方式的詐騙,都會圍繞一個“錢”字展開,凡是涉及轉賬、繳費的要求,一定要高度警惕。無論是查分、填報志願都要通過官方網站,仔細核對填報學校的信息,區分為普招、成教,專科、本科。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避免將自己的身份証、銀行賬號等信息透露給他人。遇到招生疑難問題,及時聯系官方或其他正規渠道。要是遭遇了高考詐騙,及時向招生機構和公安機關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彭光瑞 實習生 嚴梓尹)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