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都遇上紐約,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2020年07月03日07:49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有機更新 動力不竭

紐約帝國大廈。新華社記者王迎攝(資料圖片)

成都歐洲中心。 記者尹鋼攝

紐約,

1213.37平方公裡,地區生產總值達80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萬億元)。

成都,

14335平方公裡,地區生產總值達17012.65億元。這,是成都與紐約的差距。有人曾說過:“世界上最酷的人不是在紐約,就是在去紐約的路上。”這裡有華爾街的金融精英,也有文藝至極的格林威治村最落魄的藝術家,還有常青藤大學的思想領袖,這裡將各色人等推上同一個舞台,這裡把多元的文化與價值觀都包容在一起,一代代紐約客在這裡追尋夢想。

成都也是多元文化的產物,歷史上因有若干次移民,使得成都文化充滿包容力和吸收力。

同樣都是“大熔爐”,成都和紐約的差距在哪兒?紐約經營城市的經驗與教訓,又能給成都哪些啟示呢?

□本報記者 雷倢 程文雯

植入新空間 激發城市新活力

紐約

抓住中心城區有機更新的契機,形成“硅巷”,以獨特的街區文化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一躍成為能與硅谷匹敵的美國第二大科創高地

成都

正在推進“中優”戰略,在中心城區的有機更新中如何留住人、吸引人、激活人,成都需要向紐約學習

紐約時間早上9點,成都人楊樹來到位於SOHO區的辦公室,開始編程工作。紐約大學信息技術專業畢業的他,沒有選擇去硅谷,而是留在紐約。“過去,談到紐約,大家想到的都是金融中心,但短短10年間,紐約抓住中心城區有機更新的契機,形成‘硅巷’,以獨特的街區文化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人才。”

紐約以熨斗區、切爾西地區、SOHO區和聯合廣場為起點,逐漸向曼哈頓下城和布魯克林蔓延,通過改造老舊的城市空間,將現有的老寫字樓、老廠房改造、棚戶區改造釋放出來的空間,形成了無邊界的科技產業聚集的“硅巷”,一躍成為能與硅谷匹敵的美國第二大科創高地。

當前,成都正在推進“中優”戰略,這點和紐約的城市發展路徑頗為相似。在成都市相關負責人看來:“在中心城區的有機更新中如何留住人、吸引人、激活人,成都需要向紐約學習。”

對此,紐約大學瓦格納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郭湛表示:“紐約通過引入高新科技企業,在老城區、舊建筑中‘見縫插針’,植入科創空間,激發老舊社區活力,吸引年輕人來就業,創造社區新生命。”

成都市住建局更新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也在嘗試在老舊建筑中植入新空間,近年來打造了東郊記憶、峨影1958國際影視創意孵化園、明堂創意工作區等文創園區,推動產業轉型優化,提升現有業態,激發城市活力。”

針對老區做重新開發,會遇到諸如現有土地所有者的權益保障、新舊居民間的矛盾等情況,郭湛教授建議:“政府部門需要開創性地探索規劃管理方法和技術才能跟上時代的要求。哈德遜場的稅收改善基金和開發權轉移,綠點社區的包容性經濟適用房,都是規劃技術創新的典范,成都可以借鑒。”

值得注意的是,紐約的街區並不是千篇一律,特色也是街區活力的源泉之一。

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所所長姚南告訴記者:“曾經成都的社區設計,是自上而下進行的,有時一個團隊會負責好幾十個項目,很難創造出差異性,同質化在所難免。”

但成都也在努力避免,讓每個街區都有自己的故事。曾經的老成華國稅局辦公樓現已成為集“猛追灣故事館”“幾何書店”“共享辦公”多種業態於一體的新空間,中醫藥文化則賦予棗子巷“靈魂”,大川巷以藝術之名喚醒沉睡街巷……

成都市住建局更新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的街區打造,在對文化歷史的挖掘與再現上,將更具設計感與現代感,也更加注重突出獨有的元素。”

城市天際線 讓城市疏密有致

紐約

建設摩天大樓與空中開發權緊密相關。空中開發權允許紐約的地產開發者購入多個地塊,並將各個地塊各自未被使用的空中開發權合並使用到一棟建筑之上

成都

希望形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間形態,面向城市開敞空間和主要道路應形成高低錯落的天際輪廓線

端午假期,追逐成都城市天際線10年之久的黃河,來到位於龍泉山的“城市之眼”登高遠眺。拔地而起的新地標,次第鋪展在眼前:天府國際機場振翅欲飛、天府奧體公園整裝待發……

“在很長時間裡面,成都的城市天際線並不是非常突出,成都也不是一個以摩天大樓著稱的地方。但近年來,成都的城市天際線卻在逐漸崛起,一些地標已經支撐起了成都的門面。”

給城市“穿靴戴帽”,紐約有什麼可以借鑒?夜晚,從哈德遜河中央遠眺曼哈頓,高樓大廈緩緩點亮,那些密密麻麻的窗戶,投射出溫黃色的燈光,像一面巨大的星際之牆。

郭湛談道:“紐約摩天大樓的開發和建設雖沒有單獨規范,紐約市也未對天際線的形態進行專門控制,完全由市場機制引導,但建設摩天大樓與空中開發權緊密相關。空中開發權允許紐約市的地產開發者購入多個地塊,並將各個地塊各自未被使用的空中開發權合並使用到一棟建筑之上,一幢摩天大樓就此誕生。”

成都也越發注重城市天際線的打造。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在降低建筑尺度上,將編制城市設計導則加強管控,希望形成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間形態,面向城市開敞空間和主要道路應形成高低錯落的天際輪廓線。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紐約的天際線並不僅靠摩天大樓。風貌的保護,也是維護天際線“整潔明亮”的重要手段。

在這點上,郭湛建議成都巧妙靈活推進。“政策和市場的配合往往比兩者中的任何一個都更有效,政府和私有資本都可以從中獲益。如在紐約市高線公園的改造中,高線公園的空間開發權被轉讓給西切爾西區的其他用戶,從而使房地產開發商手中獲得更多的資金改造鐵路,打造高線公園,並維護歷史風貌,房地產開發商也可從高線公園中獲益,因為房地產價格由此上升。”

區域一體化 塑造有影響力的都市圈

紐約

借助極具發展遠見和全局觀的頂層設計,紐約打破了區域界限,一個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在內的紐約大都會區,塑造著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圈

成都

成德眉資區域內各市可以考慮聯合成立由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等組成成都平原區區域規劃咨詢委員會,促進跨區域、跨部門合作

翻開地圖,在美國東海岸找到紐約,你會發現這座城市只是哈德遜河口一個小小的圓點。但在這1213.37平方公裡裡,商業、金融以及文娛、傳媒、時尚、體育等產業高度活躍,造就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會。

紐約是如何做到的?關鍵在於打造“都市圈”。紐約市打破了區域界限,加上周圍的都市圈,一個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在內的紐約大都會區,一起塑造著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圈。

報告以濃重的筆墨介紹了四版“大紐約城市區域規劃”。第四版區域規劃的范圍覆蓋3個州的31個縣,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

1922年,由商界人士、專業人士和民間領袖成立了一個永久性的非盈利組織——區域規劃協會,開始跨區域提供規劃。歷時近百年,為了都市圈的利益,更多的區域規劃機構在組織架構上完成了合並。

“這給當前的成德眉資一體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考。”郭湛說道。

一方面,要敢於打破界限,為城市發展謀求更大空間。“其實紐約在大都市圈裡,產業的層次布局方面原本是有劣勢的。它地處三州交界,想做好產業布局,有很多行政上的條條框框。”郭湛分析,借助極具發展遠見和全局觀的頂層設計,紐約打破了區域界限,獲得了新的發展空間。

郭湛建議,成德眉資區域內各市可以考慮聯合成立由政府部門、企業、研究機構等組成成都平原區區域規劃咨詢委員會,促進跨區域、跨部門合作。

另一方面,要突出中心城市的極化發展與核心功能帶動作用。“紐約市在紐約大都會區中是一個‘眾星拱月’的存在。優越的溢出效應,才帶來群星璀璨。”

今天,從產業分布上能明顯看出,大都會地區呈現從跨國金融為主導的中心城區、科技創新與研發的外圍城市再到以生產消費性制造業的遠郊城市產業空間布局特征。在紐約主要發展金融、科創、文創等高附加值產業同時,周邊城市則依托紐約強大的產業帶動能力,打造納米技術、半導體開發、航空設備、生物醫藥等產業分工集群,形成產業高地。

此外,百年以來,交通是紐約四版規劃中一以貫之的重點。就成德眉資而言,郭湛表示,現在是時候全面考慮區域規劃,並在整個地區倡導以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戰略。

城市名片

紐約概況

2018年常住人口約84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8017億美元(約合5.5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9.42萬美元(約合64.63萬元人民幣)。紐約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特色支柱產業主要是金融信息服務、貿易、旅游,另有房地產業佔GDP總量的13.9%。從2000年起,紐約連年被GaWC(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評為Alpha++級(全球一線城市特等)城市。

特色亮點

●推動大都市區產業圈層式布局,實現區域產業一體化發展

●以紐約為核心區集聚尖峰產業,分工細化促進區域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帶動周邊城市形成錯位協同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強化培育開放式創新街區,引領城區產業轉型升級

●強調法定化與市場化結合的控制方式,管控城市形態

(四川日報記者記者 雷倢 程文雯)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