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老外與“中國老家”海南

2020年06月29日09:03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網紅老外與“中國老家”海南

27年前,隻有2歲半的他跟隨父母從加拿大搬到海南生活,在海南度過了六年的童年時光﹔27年后,他成了一名B站的知名搞笑UP主,這個金發碧眼的男孩操著一口流利的中文,被網友笑稱為“假老外”。

他叫杰裡德,一個喜歡自稱“海南人”的加拿大小伙。對他而言,海南是他的“中國老家”。

近日,杰裡德發布的視頻《我爸在90年代的中國拍了一支VLOG》,刷屏了海南人的朋友圈,視頻記錄了上世紀90年代杰裡德一家在海南的生活。在此之前,他就曾拍過《老外回中國老家,小時候竟然在這裡……》《扔飛鏢到中國地圖,扔到哪裡就去哪裡,竟然扔到了海南?》等視頻,講述自己與海南的不解之緣。

結緣

在海南生活六年 異鄉成了家鄉

當被問到“對海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時,杰裡德脫口而出:家!

杰裡德出生於加拿大一個靠近溫哥華的城市。1993年,由於父母工作調動,隻有2歲半的他便跟隨家人漂洋過海來到海南。杰裡德的父母在海南中學教英語,是當時學校裡僅有的兩名外籍教師,他也成了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裡唯一的外國小孩。

每周,海中校園裡都會舉辦英語角,有時在一號教學樓前的榕樹下,有時在“狀元廣場”的“文理樹”旁,隻要父母參加,杰裡德都會跟去。一來二去,不少學生都知道學校裡有個“黃頭發的外國小孩”。

因為隨父母住在學校宿舍樓,杰裡德的童年生活,大多是在海中校園裡度過的。

“當時海中一進門右拐的球場邊有個攀爬架,是我最喜歡玩耍的地方。教學樓后面還有一個小池塘,裡面有座假山,旁邊有座橋,我也很喜歡在那邊玩。”去年回到曾經熟悉的校園,即便20多年過去,校園景觀一變再變,杰裡德仍然能清楚地記得那片童年的棲息地。“那裡有我很多的童年記憶。”杰裡德說。

在海南生活期間,杰裡德一家有專門的“Family Time”(家庭時間)。一家子經常會一起打籃球,父母一隊,杰裡德和哥哥姐姐一隊,比拼總是很激烈,常引來不少人圍觀。

除了打籃球,杰裡德還會懷念一家人到海邊沙灘上吃燒烤的閑暇時光,或者在炎炎夏日吃一大碗炒冰。“炒冰是我的最愛,上次回去我還專門到海大南門夜市吃炒冰,現在的口味比以前多了好多,還可以做混合口味,反正依舊很好吃。”

在海南生活了六年后,為了陪伴提前一年回加拿大並且即將讀高三的哥哥,杰裡德父母辭掉了工作,舉家搬離了海南。原本想等著哥哥高中畢業后再繼續回海南教書,但最終因種種原因,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但對杰裡德而言,他早已融入海南這片故土,也早已把自己當作一個地道的海南人,即便那時是牙牙學語,他至今也仍然能記得“吃飯”的海南話翻譯是“jia mui”。“希望能有機會再學學海南方言,畢竟那裡是我的家鄉。”杰裡德說。

記錄

視頻裡的“老海口”引發懷舊

20多年前,杰裡德的父親用鏡頭記錄下了一家人在海南的生活日常,將上世紀90年代的海口景象原原本本地展現在了觀眾面前。“這個視頻的剪輯沒有調色和特效,就是記錄我們生活的一點足跡,記錄我們住的環境,還有這裡的人們。”杰裡德說這是父親拍攝的初衷。

6月21日“父親節”當天,杰裡德將父親的素材重新整理剪輯,發布了視頻《我爸在90年代的中國拍了一支VLOG》。時隔20多年,這些老舊的影像重新“面世”。

當鏡頭掃回上世紀90年代的海口,我們能看到,樓房普遍不高,人們上街大多還騎著自行車,與如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海口街景形成鮮明對比。視頻中,杰裡德一家到菜市場買菜的畫面,也讓許多老海南人倍感親切。那時的菜市場還沒有現在這麼成規模,多為露天小攤,有的沒有攤板,挑個筐就坐在路旁,爭相吆喝著。“豬腸子多少錢一斤?”“3塊一起(都給你)啦!”母親正操著不怎麼流利的中文向攤販詢價,這是他們的日常。

視頻發布后,短短半個小時之內,B站彈幕、微博評論區、微信朋友圈等都被刷了屏,“原來90年代的海南長這樣!”“海南人前來報到!”“簡直太珍貴了,謝謝你們記錄下這麼多寶貴的畫面。”

也有不少網友留言“相認”,有的是曾在校園裡和杰裡德一起玩耍的同伴,有的是曾在街上和杰裡德一家打過交道的街坊鄰居。“謝謝你發布的小視頻,第一次在你家吃了堅果,這是一份讓我珍藏的視頻,我先生也隨著視頻一同了解了我成長的高中校園生活。”昵稱為“可愛的三灃”的微博網友這樣留言道。

為什麼會選擇在“父親節”這天發布這樣一支視頻?

杰裡德坦言,由於相隔兩地,已有將近半年時間沒有見到父母,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將父親拍攝的素材呈現出來,給他們一個驚喜,“我翻譯了視頻的留言轉給他們,他們很開心。在這麼多年以后,我感覺自己好像成了一座‘橋’,把父母和海南聯結在了一起,我也很開心。”

延續

自稱“海南人”重返“中國老家”海南

三年前,杰裡德開始拍攝VLOG,主要以中西方對比的內容為主,推出了《老外剛來中國VS在中國很久以后》《中國童年VS西方童年》等一系列VS類的視頻,並逐漸走進觀眾視野,被許多人熟知。

在視頻裡,他多次稱自己是“海南人”,並將海南稱為“中國老家”,因為“童年回憶大部分都在這裡,這裡讓我有歸屬感”。

去年夏天,杰裡德回到海南,回到兒時住過的海南中學,拍攝並發布視頻《老外回中國老家,小時候竟然在這裡……》。

“就是這棟樓,以前我們住在樓上,現在變成了校史館!”“這是我當年玩輪滑的地方!”視頻裡,杰裡德興奮不已,一邊逛著校園,一邊對照著兒時的照片,擺出和當年一樣的姿勢,挨個地點打卡。不少畢業於海南中學的學生,也都紛紛在視頻下留言,有的還挂出了同款照片。

視頻中的景象與兒時的記憶早已截然不同,當年的黃毛小子已長大成人,玩伴也都各奔東西,但不變的是曾在這裡體會到的人文風情和地域文化,以及珍貴的童年記憶。

三個月后,杰裡德再一次踏上了“返鄉之路”,但有趣的是,這次“回家”是由飛鏢決定的。

在杰裡德拍攝的諸多VLOG中,“扔飛鏢到中國地圖,扔到哪裡就去哪裡”是最火的系列之一。站在地圖前,用布條蒙上眼睛,隨意投擲飛鏢,扔到哪裡就去哪裡。當飛鏢穩穩地扎在海南島的圖標上,杰裡德驚呼:“我要回中國老家了!”

隨著關注視頻的人越來越多,網友們也已經習慣了喊杰裡德“海南人”,有的甚至還開玩笑說:“看,這個海南人又在裝老外!”

如今,已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杰裡德長住上海,他時常給上海的朋友講述自己在海南的童年生活,在網上看到有關海南的新聞,也會跟朋友說“這是我老家”。

無論是父親留下的舊影像,還是杰裡德為了找尋童年記憶回到海南打卡拍攝,它們都化為一種鄉土情懷,穿越時空,跨越國度,將杰裡德一家和海南這片熱土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希望能有機會再多回海南看看,繼續拍一些與海南有關的視頻。”杰裡德說。( 文\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張琬茜)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