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城怎麼建?今年將推進33個重點項目

2020年06月28日07:21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今年將推進33個重點項目 全面提升城市基礎承載能力

  6月22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為全面提升未來科技城的城市基礎承載能力,今年成都高新區將推進33個重點項目,全年計劃完成投資50億元。

  作為西部科學城的“一極”,日前,成都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推出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將以“一核四區”構建“核心驅動、協同承載、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一核”即成都科學城,“四區”即新經濟活力區、天府國際生物城、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基地。

  其中,位於成渝發展主軸——東部新區,規劃范圍60.4平方公裡的未來科技城確定由成都高新區全力打造。

  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戰略規劃,未來科技城定位為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匯集區,重點圍繞智能制造、航空航天、6G、網絡信息等領域,建設國際合作教育園區,打造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范區和成渝國際科教城。

  “今年將加快未來科技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基礎承載能力。”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將全力加速推進33個重點項目,全年計劃完成投資50億元。

  具體而言,成都高新區將圍繞促進職住平衡、“人城產”融合、先進要素聚集、吸引優秀人才、提高外部交通物流效率,全面啟動未來科技城約54公裡骨干路網和約26公裡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打通6個向外交通節點,高品質打造福田TOD區域、大安溪公園景觀建設、鬆林山公園生態景觀等約154萬平方米的生態景觀。

  “在全力提升未來科技城城市基礎承載能力的同時,成都高新區還將結合未來科技城發展定位,快速導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科創平台、優質教育資源、高端產業化項目等。”該負責人表示,佔地約1600畝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天府校區,約500畝的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B區年內將實現動工。

  構建“兩軸三片”空間布局

  根據已經形成的未來科技城發展戰略規劃和空間規劃初步成果,未來科技城將著力構建“城市-片區-新鎮-社區”的四級多元空間體系,即屬於1個城市—形成1個片區—包含3個新鎮—建設40個社區。

  基於河流走向自然分割,未來科技城空間布局為“兩軸三片”。“兩軸”分別為東西向的絳溪河生態軸、南北向的創新產業聯動軸﹔“三片”即國際科教城、智造示范區、應用性科學中心,打造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美麗公園城市典范。

  其中,國際科教城重點建設國際教育園區,重點發展物聯網、5G/6G等下一代互聯網產業,承擔應用研究和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功能﹔智造示范區重點建設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等產業基地,承擔創新企業聚集功能﹔應用性科學中心重點聚集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知識產權服務等科技服務業,承擔應用創新綜合服務功能。

  為加快未來科技城建設,成都高新區圍繞地鐵18號線福田TOD,劃定了4.6平方公裡起步區。早前,成都高新區對外發布未來科技城起步區深度城市設計及重點地段概念建筑方案國際征集公告,方案征集工作將在今年10月完成,年底前啟動起步區建設。(四川日報記者 蔣君芳)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