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九路將於年底建成通車 它會是什麼模樣?

2020年06月23日07:08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新川九路將是什麼模樣

  前探

  新穎

  ●邊坡支擋採用新技術,配備滴灌系統可栽種植物,植物和山坡融為一體,安全環保兩不誤

  新意

  ●設主線供旅客快速通過,同時規劃旅游支線,滿足旅客探險、賞景、就餐等不同需求

  新奇

  ●嘗試在路面層下埋設電熱管或者採用新型材料,緩解路面結冰問題

  川主寺到九寨溝公路正在加快建設。按進度安排,年底川九路將建成通車。

  連接九寨溝、黃龍核心景區的川九路,是交通運輸部和四川省於2003年聯合打造的建設新理念示范公路。

  三年前,因地震受重創的川九路重建,交通運輸部和四川省提出建設更安全、更美麗、更具有示范效應的新川九路,打造災后恢復重建新示范、高質量旅游公路發展新標杆。新的川九路,將是什麼樣?記者來到負責川九路勘察設計的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四川公路設計院)一探究竟。

  亮點一安全綠色

  擋牆植物和山坡融為一體,5處路段繞避危害性大的區域

  在該公司勘察設計四分院,總工程師劉家順正在對“川九路重建理念與創新”進行修改。“重建理念在2017年9月就已經明確。”他說,此次修改,主要結合建設中發現和運用的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對川九路重建理念進行再總結、再完善,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老川九路一樣。”

  川九路是大九寨旅游環線中極其重要的一段。2003年建成通車的川九路,是全國新理念公路的示范,首創了“安全、舒適、環保、示范”“設計上最大限度保護、實施中最小限度破壞及最大程度恢復”等理念。

  新川九路建設傳承了這些新理念。以環保為例,老川九路在道路坡面採用了當時先進的鐵絲網、三維網、土工格式等技術。新川九路應用了更為先進的技術,邊坡支擋採用了裝配式、百葉窗式、搖籃式等擋牆,上面有不少可裝土的格子,配有滴灌系統可栽種植物,時間久遠植物的根系和山坡融為一體,既起到支擋作用,又能綠化環境。

  新川九路在安全上的考量也更為凸顯。新川九路不僅強調安全本身,還很重視沿線環境對公路的影響,特別是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全線有5處通過改線、建隧道等方式,繞避危害性極大的高危崩塌、滑坡災害段,比如,在上四寨至九道拐地震次生災害、高位崩塌危岩特別突出的段落,新建了一條3.6公裡長的隧道,這也是全線最長隧道﹔120余公裡裡程,沿路的地災隱患點能整治全部整治,不能整治處置,或不能繞避的,搭建起地災智能預警系統,對19處隱患點進行實時監測。

  亮點二融入景區

  穿越多類景觀,設置露營地,滿足快進慢游、沿途賞景需求

  九寨、黃龍景區是中國和四川的旅游名片、阿壩州的經濟支柱。新川九路如何做好“交通+旅游”這篇文章?設計項目負責人蔣瑜陽攤開 一張重建規劃圖:“讓公路服務旅游,我們進行了探索和創新。”

  在設計人員看來,新川九路不僅是一條國道公路——能快速從A點到B點﹔還是一條景區公路——穿越了雪山草原,沿途經過大熊貓保護區、草原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等,更能滿足快進慢游、沿途賞景的需求。

  新川九路上將打造服務型“驛站”。新修道路上將沿路既有的道班養護站改造成驛站,具備如廁、開水供應、短暫休息等功能,數量有5到7個,讓游客可以更靈活地選擇。

  新川九路改線、新建了20余公裡公路,作為主線可供旅客快速通過。同時將2段原路作為旅游支線,滿足旅客探險、賞景、就餐等不同需求﹔並通過4處立交連接國道與旅游支線,實現公路與核心景區旅游的深度融合。對於上四寨至九道拐的“知名段”原路也予以了保留,一方面作為應急備用通道,另一方面也作為獨特的旅游景點,保留了“8·8”九寨溝地震遺址原貌,在天氣晴好、安全可控時,向自駕游體驗者開放。

  在甘海子景區,新川九路側邊配套建設了一條半環形的騎行道、步行道。“最初沒有這個設計。”蔣瑜陽介紹,在新川九路建設過程中,得知當地政府規劃在景區內修建慢行道,深入對接后,提出在川九路上建造慢行系統,與景區慢行道無縫銜接,成為一條環湖慢行道,供游客騎行或步行。

  為了吸引游客住下來,新川九路上還精心設置一處露營地,利用川九路隧道中隧渣將一處坡地填平,打造成露營基地。

  亮點三聰明智慧

  實時監控、信息發布、技術應用,讓新路更安全智能

  四川省高速公路正在試點“智慧交通”,新川九路亦進行了嘗試。

  智慧,體現在對安全的監控上。全線建立起了邊坡預警系統,在山體中放置北斗衛星傳感器,實時收集土壤變形、含水量等基礎數據,傳送至后台,可自動分析發生滑坡、塌方等可能性﹔通過高清衛星地圖,獲取道路整體發育狀況,每周進行一次比對﹔日常監測將採用無人機巡邏,獲取更多角度、更多細節的數據,方便養護人員分析判斷。

  智慧,體現在對交通、旅游的服務上。新川九路的管理運營將集納公路運行和景區數據,並生成相關服務型信息,通過公路沿途和景區內的多個情報板及時發布,比如公路上的車輛運行狀況、有無堵車、有無安全事故、景區游客是否滿員、景區周邊哪裡有停車位、餐館賓館是否排隊等。

  智慧,還體現在新技術的應用上。在視野不好的地方將設置彎道會車提醒系統,對面有來車時,提示屏上將及時出現“前方有來車”等字樣。陰山面秋冬季暗冰多,是最為突出的安全隱患,目前多通過養護人員在路面撒鹽緩解﹔新川九路建設創造性地應用新技術、新手段,在暗冰突出地段嘗試了兩種方案:一種是在瀝青混凝土路面層下埋設電熱管,通過太陽能或電能發電,相當於給路面鋪了一層“電熱毯”,讓路面溫度保持在0攝氏度以上,不會結冰﹔另一種是採用四川公路設計院研發的新型瀝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改變了路面結構層的配料,不容易結冰。(四川日報記者 王眉靈)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