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雙流區援藏干部人才入駐巴塘縣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州)、區(縣)各級黨委、政府對口支援藏區系列決策部署,深入幫扶細謀劃、聚焦需求定目標、扎實推進落實處,在“精”字上下功夫,高質量完成了對口幫扶目標任務,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精准謀劃目標任務。按照省、市援建藏區工作部署,根據《四川省省內對口幫扶藏區彝區貧困縣工作方案》和《成都市對口支援省內藏區貧困縣工作方案》,雙流區精准編制了《成都市雙流區對口幫扶甘孜州巴塘縣規劃(2017—2021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內容主要是住房保障暖民、產業發展富民、教育幫扶惠民、醫療衛生愛民、基礎配套助民等“五大行動計劃”。
2017年以來,堅持以《規劃》為援建綱領,分年度編制實施方案,做好“五大行動計劃”的落地落實。截至今年初,已全面完成了桃源地塢和桃蹊甲英的易地搬遷,解決了兩鄉六村的貧困群眾的安全住房﹔實施的夏邛鎮“五改三化”項目,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蘇哇龍鄉王大龍村“草畜果蜂”、夏邛鎮孔打伙二村“巴塘院子”鄉村民宿、地巫鄉甲英鄉易地搬遷新村點“屋頂光伏發電”、夏邛鎮“蛟龍游樂園”、鬆多鄉“3180礦泉水”和“高原鮮”等產業項目,已經全部投產並逐漸產生效益。
精細推進幫扶項目。瞄准巴塘基礎設施,按精細規劃整合資源補齊短板。完成了巴塘縣政務服務中心、同心幼兒園、教育園區建設﹔實施了地巫鄉、甲英鄉整村易地搬遷配套提升工程,推進了地巫鄉污水管網項目﹔建成了措拉鎮措拉村和波密鄉格木村兩個黨群服務中心﹔幫扶了巴塘融媒體中心信息網絡提升工程﹔指導了巴塘縣中藏醫院和巴塘縣疾控中心分別完成了二級甲等醫院和二級乙等醫療機構的評審驗收﹔動員了社會力量捐贈淨水設備,解決1.5萬人的安全用水問題﹔打造了巴塘縣青年之家“鵬城書屋”和金弦子小學“陽光開放式書吧”﹔安裝了甘孜州第二個智能信包箱﹔在格木村安裝太陽能路燈﹔整合了社會幫扶資金在德達鄉、莫多鄉、波戈溪鄉等鄉鎮建立生態廁所3座、觀景台3個。
精致打造創業就業。投資實施蘇哇龍鄉王大龍村 “果草畜蜂”循環種養項目和夏邛鎮孔打伙二村 “巴塘院子”特色民宿項目,同步培育集體經濟組織,惠及188戶740人,年均實現集體經濟收入40萬元﹔引進雙流牧山香梨種植專業合作社,建成120畝胭脂脆桃種植基地,全面挂果后年產值可達30萬元﹔投資實施地巫鄉、甲英鄉整村易地搬遷安置點建成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實現每戶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制定《“五彩藏鄉”消費扶貧產業振興幫扶行動計劃(2019-2021年)》,在雙流景區、社區新增5個展銷點,舉辦巴塘特色產品推薦會,拓寬巴塘特色產品外銷渠道,鼓勵各類社會力量現場認購特色農產品500萬元。開展“送訓進巴”智力幫扶,選派了雙流教育、醫療、農業等相關領域專業技術人才17人次赴巴塘開展技術支援活動8次,組織了5名巴塘干部人才赴雙流挂職鍛煉,16名巴塘干部人才赴雙流跟崗學習﹔組織貧困村第一書記、駐村隊員、扶貧專干、財務人員共計305人,舉辦業務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3期﹔建立了貧困人口勞務輸出精准對接機制,組織了9家雙流區重點企業赴巴塘縣舉行“雙巴同心”專場招聘會,提供崗位1000余個,通過各類渠道方式實現1個月以上的轉移就業貧困群眾50人,組織貧困人口技能培訓150余人次。
精心培養主動意識。經過多年來的雙巴共建,巴塘住房、產業、教育、醫療衛生、基礎配套均發生明顯改變,干部群眾在共建共享中的感恩意識和內生動力也在不斷增強。指揮部創新提出的“千企幫千戶”脫貧奔康星級示范戶創評行動,有效引導群眾樹立了多創多得、不創不得的參與意識,鼓勵帶動了4鄉82戶,329名貧困群眾改水改廁改廚﹔在列衣鄉、德達鄉、茶洛鄉、措拉鎮等4個鄉鎮試點設立“潤育•千企幫千戶”愛心公益超市,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深受當地干部群眾好評﹔充分激發干部群眾參與共建共享的內生動力,在光伏電站,“巴塘院子”,地巫、甲英、竹巴龍桃園,蘇哇龍 “果草畜蜂”等項目推進中,群眾積極參與,主動投工投勞甚至出資參建。雙流援藏干部的艱辛付出和努力工作,得到巴塘干部群眾的充分認可。
精銳打造援藏隊伍。通過在單位部門挂職和深入基層的工作,援藏干部人才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思想的高度,思維的角度和思考的深度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處理日常事務、應對各種復雜問題時也表現出了越來越高的能力素質,很多同志都能夠獨當一面獨立完成艱巨任務。9名同志被授予“省級先進個人”稱號、2名同志被授予“州級先進個人”、19名同志被授予“市級先進個人”,1名同志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雙流區在2018年、2019年度連續兩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省內對口幫扶藏區彝區貧困縣先進集體”﹔教育援建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實地調研認可﹔雙流援建指揮部在全州、全省所有援建工作隊中唯一被評為“甘孜州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吳明剛 黃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