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引領未來,數字經濟助力治蜀興川

羅昱

2020年06月09日16:39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6月8日,一場以“數字天府,智投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數字經濟投融資雲路演在四川成都舉行。6家成都本地科技公司,帶著衛星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圖像處理、智慧城市等領域的黑科技,共同登上雲路演的“舞台”,開啟了國內投融資機構與四川優質企業深度對接、合作之旅。

“誰能領先數字經濟,誰就能領先未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數字經濟的優勢就有直觀體現。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從智能制造到5G“新基建”,從“雲辦公”“雲課堂”到網購甚至外賣,數字經濟帶來了新的就業方式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對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數字經濟的發展,深刻詮釋了“危”和“機”的辯証關系,也為今后社會經濟的豐富發展提供了啟示。

防控疫情、復工復產、脫貧攻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數字經濟的作用。他在浙江考察時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他在陝西考察調研時強調,電商不僅可以幫助群眾脫貧,而且還能助推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在四川省“5+1”現代產業體系中,“1”就代表數字經濟。據統計,2019年四川省數字經濟總量超1.4萬億元,佔全省GDP比重超過30%。四川作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之一,還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的發展,可讓智能制造業、數字服務業發展空間得到充分釋放,實現產業在空間上的重新布局,改善就業結構。如四川省社科院專家盛毅所言:“有電子科大這類基礎高校,很多國防科研院所布局,技術方面,這是四川的天然優勢。”同時,四川城鄉居民的生活性消費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教育、醫療、電商、外賣、網約車等服務消費線上線下也在加快融合發展。

“后疫情時代一定是數字經濟時代和科技化的年代”。目前,四川數字經濟指數、數字消費力、大數據應用水平等指標排名全國前列,網絡規模和服務能力穩居西部第一,涌現出一大批電子信息、5G規模化組網試點、大數據應用等數字產業集群和政務服務、健康養老、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智慧應用形態。作為全國數字經濟的“排頭兵”,四川的目標是力爭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超兩萬億元。眼下,四川省政府和數字經濟投融資聯盟應擔負起共同的使命,將資本、技術和地方優勢結合起來,補齊短板,讓數字經濟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提供強力支撐。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