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亮相“代表通道”。
代表通道聚焦
燈光璀璨、氣氛熱烈。5月25日的北京,氣溫略有降低,下起了零星小雨,但人民大會堂內依然熱度不減。
當天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前,第二場“代表通道”開啟。全國人大代表、廣元市蒼溪縣白驛鎮岫雲村黨支部書記李君第二批上台,第四個回答記者提問。
岫雲村,這個與雲霧相伴並以此得名的川北小村庄,在李君的介紹下,在全國人民面前,真正從大地走上“雲端”。
用好互聯網
好產品賣出好價格,不再是被群山圍困的“孤島”
橘黃色的地毯上,35歲的李君還是那一身熟悉的打扮:黑色西服,淺藍色襯衫,金色半框眼鏡。
不同的是,代表面前,除了少數幾個工作人員,隻有兩個大屏幕和一堆麥克風。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人大代表通過網絡視頻回答記者提問,是“雲端”上的採訪。
李君剛站定,大屏幕上,記者就把問題拋了過來。“最近許多基層干部都在視頻直播帶貨,推銷地方特色產品,你怎麼看?”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沒有空話套話,他用事實說話:岫雲村有個貧困戶,以前是出了名的臟亂差。
2015年,李君通過互聯網,把他家兩頭肥豬拍出了7600元錢的高價,而當時市場價最高才3000元。從這以后,這家人有了精氣神兒,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打掃清潔衛生,養雞養鴨養豬,現在每年能掙2萬多元。
“互聯網能讓好產品賣出好價格。”在李君看來,互聯網無疑成為連接村庄和世界的一座橋。有了這座橋,岫雲村就不再是被群山圍困的“孤島”,而是全國大市場的一部分。
去年以來,該村開通岫雲村公眾號、創新“互聯網+小農戶”、入駐電商平台“益民優鮮”,全村人收入再創新高: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突破2.5萬元,帶動周邊近60個村落超3000戶農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
“不僅是橋梁,也是一種基層治理手段。”稍作停歇,李君繼續開講。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因為疫情影響,不方便走出去聽民聲問民意怎麼辦?“今年我履職(收集意見建議)時,通過拍視頻、開直播的方式,收集了很多對履職有用的意見。”李君介紹,就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當晚,他在直播間給村民開會,想第一時間給村裡老百姓傳遞兩會的好消息和自己的感受,沒想到直播間來了上萬人圍觀。“以前村裡開個群眾會最多來百十來人,有些老人行動不便,有些年輕人外出務工,現在通過互聯網就能把信息傳遞到位,互聯網不僅僅給代表提供了一種新的履職方式,也是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一種有益嘗試。”李君說。
開好扶貧餐廳
讓吃的人健康,讓養的人小康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你覺得要幫助鄉村特產走出去,加快鄉村振興,在‘互聯網+’方面還需要做哪些事情?”面對記者的第二個問題,李君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講了村裡的發展變化。
岫雲村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小山村,李君在那裡工作了12年,這些年岫雲村的變化可以說是翻天覆地。在他看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二是老百姓很勤勞﹔三是趕上了互聯網這個好時代,用好了互聯網工具。
說到未來打算,李君透露,岫雲村下一步要把扶貧餐廳連鎖化,如果有機會,想開到北京、開到上海。
2017年,李君帶領鄉親們在成都開辦了扶貧體驗餐廳,“餐廳效益非常好,店裡的雞鴨豬都是從村裡直達城市。一端連接大城市,一端連接小鄉村,讓吃的人健康,讓養的人小康。”
“最后我覺得,鄉村振興需要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輕人。”李君說,如果有更多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輕人回歸鄉村,“未來我們農村一定會成為讓城裡人羨慕的地方。”( 川報集團特派記者梁現瑞 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