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這本有痛感的“月光”是為明天寫的

2020年05月08日07:38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敬一丹:這本有痛感的“月光”是為明天寫的

  以文字療愈失親之殤

  2019年4月27日,在敬一丹64歲生日這一天,媽媽永遠離開了人世。忍著悲痛,敬一丹開始寫作。

  時隔一年,2020年5月10日母親節前夕,央視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推出了為她母親所著的新書《床前明月光》。走出無盡的哀思,敬一丹第一時間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剛開口,她就給記者說抱歉:“這是本有痛感的書,讓你不輕鬆了。”但她希望讀者從中讀到的不隻有痛感。“失親之痛不能分擔,但生命的體驗可以共鳴。”

  A

  傳承母親的記錄

  2017年10月,敬一丹的媽媽被確診為癌症,她陪伴在母親的病床邊。“這段時光伴隨著病床邊的焦慮和憂愁,伴隨著病情起伏帶來的困惑與糾結,同時也留下了媽媽與子女最后的溫情。”敬一丹說,母親是一個愛記錄、喜歡留存和分享的人,她一直堅持用信件、文字、影像記錄自己和家庭的每一個歷程。所以,在創作《床前明月光》之前,敬一丹曾推出一本名為《那年那信》的書,裡面收錄了母親留存的1700封家信。敬一丹將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當時正在做放療的母親。

  如今,《床前明月光》出版了,但母親再也看不到。而這本書,還是母親鼓勵敬一丹去創作的。“在病床上,媽媽對我說,你把這一段寫寫吧,我不能寫了。”敬一丹理解母親最后的心願,寂靜的夜裡,她望著窗外的月亮,看著病床上的母親,一個書名在她的腦海裡油然而生——“床前明月光”。從小熟悉的這五個字,在特定情景裡有了新感覺,“那個時候我就覺得我媽媽一點一點地走進暗夜,但是即使是至暗時刻,在人生最后一個階段也是有光的,那就是月光。”

  2019年4月27日,在敬一丹64歲生日這一天,媽媽永遠離開了人世。女兒的生日,媽媽的忌日,竟然是同一天。敬一丹感嘆:“這個日子,是怎樣的安排?”最終,敬一丹說服自己接受這樣的事實:“64年前的這一天,我第一次脫離母體﹔64年后的這一天,我再一次脫離母體。”忍著悲痛,敬一丹開始寫作這本書。失親之痛,難以表述,她幾度陷入哀傷,寫作幾次中斷。家人勸她:“不行……就別寫了。”敬一丹說:“寫,難受,但不寫,更難受!”就這樣,斷斷續續兩個月時間,敬一丹用文字完成了與母親的真正告別。“雖然寫的過程很痛苦,但是當我終於寫完的時候,我覺得我完成了一種對生命的再認識,也完成了和我媽媽的一次靈魂對話。”

  B

  陪伴是不可替代的藥

  當母親去世后,敬一丹感覺到自己最大的改變就是比以往更能意識到自己站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上,“以前覺得夕陽啊、黃昏啊還不屬於我,是屬於我的父母。然而我媽媽去世后,我覺得我一下子就站在了夕陽裡,一下子就望到了月光,也望到了天慢慢黑下去的那一步。”這些痛感,敬一丹傾訴在了筆下,但她更希望的,是通過如此刻骨銘心的歷練,激勵和她一樣正經歷痛苦的人,獲得面對明天的勇氣。“這本書寫的是昨天的事,但是這本書是為明天寫的。”

  敬一丹寫作時總是伴隨著對象感,思考著大眾普遍關注的問題。比如,人老時以怎樣的姿態生活?面對生死時,持怎樣的態度?陪伴,對病床上的至親來說,意味著什麼?敬一丹直言:“陪伴它不是探望,陪伴就是朝朝暮暮,在各種各樣的瑣細當中,讓我們的至親感覺到你在。對於重病中的至親,特別是已經無藥可治的這種重病,我覺得陪伴就是藥,而且是不可替代的藥。”

  回顧創作過程,她坦言:“我們做兒女的,未必能夠感覺到,當我們的父母老去,慢慢失去一些能力的時候,他們也是需要肯定、鼓勵、贊賞的,就像我們小的時候經常得到他們的肯定、鼓勵、贊賞一樣。他們慢慢老去了,無力了,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尤其是精神的方式給他們這樣一種力量。”

  C

  不應忽略的生命課

  在生活中,敬一丹也是一位母親,她說自己其實是跟著媽媽學著當媽媽。寫這本書除了完成媽媽的囑托,還有一個原因是,敬一丹想把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女兒,和家裡的孩子們來進行一個深度的交流。“有的時候家裡遇到這樣至親逝去的時候,大家那個難過都深埋在心底,我覺得失去至親這種失親之痛,如果我們有一個深度交流的話,我們之間會有更多的情感,也會有更多的理解。”

  至於死亡,敬一丹也有自己的領悟,“在很多家庭,‘死’這個字是個忌語,但是對孩子可不可以說到這個字呢?特別小的小孩,他可能就會隱隱地對死有一種恐懼。我覺得我們從小到大對於生命課來說,是有很多缺失的。所以和孩子在合適的時候,合適的分寸下,是可以談生死的。”

  “媽媽不在了,媽媽還在,在字裡行間。”敬一丹把這本書視為自己的一部“生命的紀念冊”。生命是什麼?這是敬一丹想要和讀者們一起交流的,“我希望讀者能夠感受到的就是我們對生命的認識,對人生不同階段的體驗。生命這個詞,我們真的是理解嗎?我們從小到大,對生命的認識,其實也都是在一個持續認識的過程中,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經常會忽略。所以我們經常面對著生命的巨大變化的時候,會用到沒有准備、猝不及防、突然間、手足無措、失去平衡等等,經常會用到這樣一些詞。”經歷了成長和生離死別,面對生命的時候能否多一些從容呢?這是母親留給敬一丹的人生課題,也是她執著修煉的人生態度。

  敬一丹希望所有失去至親的人,能好好活著,像親人期望的那樣活著,“我們的生命,與親人血脈相連,不容辜負。逝者漸遠,留下的一切都將保持著生命的溫度,而我們對生命的認識和體驗會幫助自己獲得心靈深處的寧靜。新的日子,新的悲歡,該認真的認真,該寬容的寬容,該喜悅的喜悅,該付出的付出,該記住的記住。”

  末了,敬一丹提到了她書中最后的那句結束語:“擦去眼淚,我要在陽台上種花了,用我媽媽給我留的種子。”她希望,所有失去親人的人,都可以重新擁有春暖花開。(四川日報記者 肖姍姍)

(責編:高紅霞、羅昱)